《要藥分劑》~ 卷五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5)

1. 人乳

[味甘鹹,性平,無毒。乃陰血所化也。

【主治】:主補五臟,令人肥白悅澤,療目赤痛多淚(別錄);和雀屎,去目中胬肉(蘇恭);益氣,治療憔悴,點眼止淚(大明)。

【歸經】:入心脾肝腎四經,為補虛潤燥之品(潤五臟滋血液老人便秘最宜)。

【前論】:韓飛霞曰:服人乳,大能益心氣,補腦髓,止消渴,治風火症,養老尤宜。

【禁忌】:經疏曰:性涼滋潤燥渴,枯涸者宜之。若臟氣虛寒,滑泄不禁,及胃弱不思食,脾虛不磨食,均忌。]

白話文:

人乳味道甘鹹,性平,無毒,是陰血轉化而成的。

主要功效是滋補五臟,使人肥胖、白皙、容光煥發,治療眼睛紅腫疼痛、流淚過多。還能與雀屎一起使用,去除眼中的胬肉,益氣,治療消瘦憔悴,滴入眼內可以止淚。

人乳進入心、脾、肝、腎四經,具有補虛潤燥的功效,尤其適合滋養五臟、滋補血液、治療老年人便秘。

服用人乳可以大大益氣補心,滋養腦髓,止渴,治療風火症,尤其適合老年人。

但體質虛寒、大便稀溏、以及胃弱不思飲食、脾虛消化不良的人,都應避免服用人乳。

2. 秋石

[味鹹。性溫。無毒。亦精氣之餘。降也。陰也。]

【主治】主虛勞冷疾、小便遺數、漏精白濁。(大明)除鼓脹、明目清心。(甄權)滋腎水、養丹田、安五臟、潤三焦、消痰咳、退骨蒸、軟腎塊。(嘉謨)

【歸經】入肺腎二經。為滋陰降火之品。

【前論】士材曰:秋石之咸,本專入腎,而肺即其母,故兼入之。時珍曰:古人惟取人中白、人尿治病,取其散血滋陰降火、殺蟲解毒之功。後世惡其不潔,遂設法煅煉為秋石。

【禁忌】訒庵曰:若煎煉失道,多服誤服,反生燥渴之疾。

白話文:

秋石味鹹性溫,無毒,是人體精氣的精華,具有下降、陰柔的特性。

主治虛勞、畏寒的疾病,頻尿、遺精、白濁。還能治療鼓脹,明目清心,滋養腎水、丹田,安五臟,潤三焦,消除痰咳,退除骨蒸,軟化腎臟腫塊。

歸經肺經和腎經,是滋陰降火的藥物。

古人認為,秋石的鹹味主要入腎經,而肺是腎的母臟,所以也入肺經。以前的人只用人中白(精液)和人尿治病,利用其散血、滋陰降火、殺蟲解毒的功效。後來因為覺得不潔淨,才研發出煅煉秋石的方法。

服用禁忌:如果煎煉方法錯誤,或服用過量、誤服,反而會導致口乾舌燥。

3. 紫河車

味甘鹹。性溫。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血氣羸瘦,婦人勞損,面䵟皮黑,腹內諸病,漸瘦悴者。(藏器)治男女一切虛損勞極,癲癇,失志恍惚,安心養血,益氣,補精。(吳球)

【歸經】入肝腎二經。為益血添精助氣之品。

【前論】丹溪曰:河車治虛勞,當以骨蒸藥佐之。氣虛加補氣藥。血虛加補血藥。

【禁忌】經疏曰:凡精虛陰涸,水不勝火,發為咳嗽,吐血,骨蒸,盜汗等症。此屬陽盛陰虛。法當壯水之主以鎮陽光。不宜服此並補之劑,以耗將竭之陰。胃火齒痛,亦忌。

以上補劑人部。

白話文:

紫河車味甘鹹,性溫,無毒。

主要治療血氣不足導致的消瘦、婦女勞損、面色萎黃、腹部各種疾病以及日漸消瘦的人。 也能治療男女各種虛損、勞累過度、癲癇、精神恍惚等症狀,具有安心養血、益氣、補精的功效。

歸經於肝腎二經,是益血、添精、助氣的藥物。

古代醫家認為,治療虛勞時服用紫河車,應根據情況佐以治療骨蒸的藥物;氣虛者需加補氣藥;血虛者需加補血藥。

禁忌:精氣虛弱、陰液虧損、水不制火,導致咳嗽、吐血、骨蒸、盜汗等陽盛陰虛症狀者,應服用滋陰降火的藥物,不宜服用紫河車等溫補藥物,以免耗傷已不足的陰液。胃火旺盛、牙痛者也應忌服。

4.

[味甘;性平;無毒;感金水之氣而生;降也;陰也。]

【主治】:主補虛,除客熱,止咳嗽,和臟腑,及水道,小兒驚癇。(別錄)解丹毒,止熱痢。(日華)〔野鴨〕:主補中益氣,平胃消食,治熱毒風,殺腹臟蟲。(孟詵)

【歸經】:入肺腎二經,為益陰之品。(二經血分藥並宜用白鴨)

【前論】:葛可久曰:白毛烏骨者,為虛勞聖藥,取金肅水寒之象也。青頭雄鴨,則治水利小便,取水木生髮之象也。河間曰:鴨之治水,因其氣相感而為使也。弘景曰:黃雌鴨為補最勝。孟詵曰:野鴨專入脾胃。九月後、立春前,即中食,大益病,全勝家鴨,雖寒不動氣,大約除熱殺蟲之功居多。

白話文:

鴨肉味道甘甜,性平,無毒。鴨子因吸收金水之氣而生長,具有下降、陰柔的特性。

主要功效是滋補虛損,去除外感熱邪,止咳,調和臟腑,以及調理水道(泌尿系統),治療小兒驚癇。此外,還能解毒(治療丹毒),止瀉(治療熱痢)。野鴨則能補益中氣,益氣,和胃消食,治療熱毒風症,殺滅腸道寄生蟲。

鴨肉主要進入肺經和腎經。鴨肉具有滋陰的功效,尤其治療血分病症時,宜選用白鴨。

古人認為,白色烏骨鴨是治療虛勞的良藥,因其具有金肅水寒的特性;青頭雄鴨則能治療尿頻,因其具有水木生髮的特性。鴨子能治療水腫等症狀,是因其氣質與水相通應。黃色雌鴨的補益功效最佳。野鴨主要作用於脾胃,在九月之後到立春之前食用,療效最佳,遠勝於家鴨。雖然鴨肉性寒,但並不會影響其氣機運行,其主要功效還是去除體內熱邪和殺滅蟲害。

5. 烏骨雞

[味甘,性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主補虛勞羸弱。治消渴;益產婦;治女人崩帶;一切虛損諸病;大人小兒噤口痢。並煮食飲汁;亦可搗和丸藥。(綱目)

【歸經】入肝腎二經。為益陰補虛之品。(二經血分藥功能退熱)

【前論】時珍曰:烏骨雞毛色不一,但觀雞舌黑者,則骨肉俱黑,入藥更良。雞屬巽木。骨反烏者,巽變坎也,受水木之精氣,故肝腎血分之病宜之。烏雞丸治婦人百病,最妙。]

白話文:

烏骨雞味甘,性平,無毒。

功效:可以補虛勞羸弱的身體,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,滋補產婦,治療女性崩漏帶下等婦科疾病,以及各種虛損疾病。治療大人小孩的噤口痢(一種感染性疾病),方法是煮熟食用,喝其湯汁;也可以搗碎後加入丸藥中。

歸經:進入肝經和腎經。是滋陰補虛的藥材。(在肝腎經血分,具有退熱的功效)

古籍記載:李時珍說,烏骨雞的毛色不一,但只要雞舌頭是黑色的,那麼骨頭和肉也都一定是黑色的,入藥效果更好。雞屬於巽木,骨頭卻是黑色的,這是巽變坎的現象,吸收了水木的精氣,所以能治療肝腎血分方面的疾病。用烏雞製作的丸藥,治療婦女各種疾病,效果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