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讀書志》~ 卷上 (2)
卷上 (2)
1. 國朝四庫
尚論篇八卷
醫門法律十二卷
寓意草四卷
民間行本
尚論前篇二卷
尚論後篇四卷
醫門法律六卷
寓意草一卷
上書三種,南昌喻昌撰。昌字嘉言,明崇禎中以選貢入都,卒無所就,往來靖安間,後復寄寓常熟,皆以醫名。是書首為尚論大義一篇,謂卒病傷寒論十六卷,卒病論六卷已亡。傷寒論系王氏以己意編集,賴有三百九十七法,一百一十三方之名目,可以校正。又駁正序例,校定篇目,推方氏改叔和之舊,為有卓識。
殊不知方法之數,定於林億。傷寒卒病唐志本系一書,僅有十卷。王氏編後,尚有高氏,其叫囂拗執,實緣不善讀書。法律明治療之術,定功罪之律,專為庸醫誤人而作,思患予防,亦醫林之砥柱也。所引宋人劉溫舒撰運氣論奧三卷,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。明姑蘇人俞子容,字約齋,撰續醫說十卷。
懷慶河內人何柏齋,名塘,宏治壬戍進士,官南京右付都御史,撰醫學管見。弟子秀水徐彬字忠可,撰一百十三方發明,未載卷,金匱要略論注二十四卷,康熙辛亥梓行。沈明宗字目南,與彬同時同里。師海鹽石楷,撰傷寒論注十卷,金匱要略注二十四卷,康熙壬申梓行。二家書皆精爽可觀。
白話文:
【國朝四庫】
《尚論篇》共八卷、《醫門法律》十二卷、《寓意草》四卷,這些都是民間廣泛流傳的版本。此外還有《尚論前篇》兩卷、《尚論後篇》四卷、《醫門法律》六卷、《寓意草》一卷。
以上提及的三種書籍,均由南昌人喻昌撰寫。喻昌,字嘉言,在明朝崇禎年間,他以選貢身份進入京城,但最終未能取得功名,於是他在靖安一帶來回遊走,後來又寄居在常熟,均以行醫為業,名聲遠播。本書開頭即有《尚論大義》一篇,認為《卒病傷寒論》十六卷及《卒病論》六卷已遺失。《傷寒論》是由王氏根據自己的理解編輯整理,但因有三百九十七法、一百一十三方的目錄,所以仍能據此進行校正。同時,書中還批駁並修正了序例,校定了篇章目錄,推測方氏對叔和舊說的修改,顯示出卓越的見識。
然而,他忽略了方法的數量是由林億確定的。《傷寒卒病》在唐代圖書目錄中原本是一本書,只有十卷。王氏編輯後,還有高氏版本,但他們的爭論和固執,實際上源於對書籍的閱讀不夠深入。《醫門法律》明確了治療的技術,確立了功過的規則,專門針對庸醫誤人的情況,力求防患未然,堪稱醫學領域的堅實支柱。書中引用了宋人劉溫舒撰寫的《運氣論奧》三卷,詳情可見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。明代姑蘇人俞子容,字約齋,撰寫了《續醫說》十卷。
懷慶河內人何柏齋,本名何塘,宏治壬戌科進士,官至南京右付都御史,撰寫了《醫學管見》。他的弟子,秀水人徐彬,字忠可,撰寫了《一百十三方發明》,但未標明卷數,《金匱要略論注》二十四卷,在康熙辛亥年出版。沈明宗,字目南,與徐彬同時同地,師從海鹽石楷,撰寫了《傷寒論注》十卷、《金匱要略注》二十四卷,在康熙壬申年出版。這兩位作者的書籍內容精練,值得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