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讀書志》~ 卷上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)

1. 國朝四庫

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

民間行本

家珍一卷

上書五種,去復一種,凡四種。金易州上谷張元素撰。元素字潔古,八歲應童子舉,二十七試進士,犯廟諱下第,遂工醫。保命集,首列原道等總論十,次病論二十三,闡發深至。病機一篇,亦如原病式例,用至真要大論為綱,而援證精博,文氣滂沛,斷非守真所能。楊威直為河間遺書偽序付梓,明初寧王權重刻亦踵其誤。

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,始糾其繆而復其真。子壁,號云岐子,撰保命集二卷,專論傷寒,文頗簡潔,蓋家學也。注王氏脈訣一卷,與保命集並傳。

白話文:

在《國朝四庫》中提到的醫學著作有三卷的《保命集》,以及《家珍》一卷。在這四種著作中,《保命集》是金代易州上谷的張元素所寫。張元素,字潔古,八歲時就參加了童子科考試,二十七歲時考進士,但因觸犯廟諱而落榜,於是轉而深入研究醫學。

《保命集》首先列出了「原道」等十篇總論,接著有二十三篇關於疾病的討論,內容深奧且全面。其中的「病機」篇章,仿照《原病式》的編排方式,以《至真要大論》為主軸,輔以豐富的佐證,文章氣勢磅礡,遠勝過守真的作品。楊威直為《河間遺書》寫的偽序,被後人刻印出版,明朝初期寧王權重再版時也沿用了這個錯誤。

直到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的序例中才糾正了這個錯誤,恢復了《保命集》的真實面貌。張元素的兒子張璧,自號雲岐子,寫了兩卷的《保命集》,專門探討傷寒,文字簡潔,顯然是受到家學的影響。他還注釋了一卷的《王氏脈訣》,與《保命集》一起流傳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