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樂亭指要》~ 卷二 (39)
卷二 (39)
1. 癃閉
陳右,癃閉而至嘔惡,出汗,氣逆不能下臥,已泛及中上二焦,棘手極矣。而脈至細弱,右尺如無,口思飲冷,胸腹脹悶,偏寒偏熱不敢輕投,偏補偏攻亦末便擅用。勉商滑利,宣通氣分一法。
北沙參(三錢),麥冬(三錢),通草(一錢),赤苓(三錢),滑石(三錢),冬葵子(三錢),蘇梗(磨沖,一錢),王不留行(三錢),陳粟梗(二錢),鮮車前草須(五錢),鮮荷梗(三隻),水牛瀝尿毛(十根),鮮菊花根鬚(五錢)
又,小便雖能稍通,而大便閉結,四五日未更衣。今肛門下墜,腫脹不收,腹內攻撐失氣,泄水穢濁而熱,渴思冷飲,脈至交昨略為流利,右尺依然若無,惟右寸關稍為滑數。蓋肺與大腸相為表裡,以見症而論,究屬火閉。經曰有從症不從脈之例,此其近似。然峻攻之藥,亦不敢輕易擅投。
先用更衣丸以通火腑,再商無陰則陽無以化之法以清膀胱。愚見如斯,未識當否。
黃柏(一錢),知母(一錢),桔梗(一錢),川貝(八錢),麥冬(三錢),黑梔(一錢),滑石(三錢),茯苓(三錢),通草(一錢),枳實(八分),澤瀉(一錢五分),蔞仁(三錢),元明粉(三錢),紫菀茸(三錢),老蘇梗(四錢),鮮車前草根鬚(五錢),鮮菊花根鬚(三錢),鮮萹蓄(三兩)
又,昨投更衣丸後,連得大便,始而乾結,繼下溏薄稀水,胸腹已寬,小溲已通。今脈象左三部流利,右尺仍若有若無。據述脈象向來如是,可以不必為慮。惟右尺緩大未平,此余焰還未清楚。方宜輕靈清泄。
北沙參(三錢),麥冬(三錢),茯苓(四錢),通草(一錢),黑梔(一錢),蘇梗(一錢),荷梗(一尺),鮮車前草根鬚(三錢),鮮菊花根鬚(三錢),燈心(五寸)
又,二便通利,脈亦和平。今神情懶倦者,病後之景象也。能調理小心,自然日愈一日。
洋參(一錢五分),茯神(一錢五分),生熟砂仁(六分),香附(一錢),通草(一錢),麥冬(三錢),丹參(三錢),穀芽(生炒,二錢),山梔(八分),車前子(炒,一錢),荷梗(五寸),燈心(五寸)
某右,濕熱壅閉,小溲為之艱澀。
赤苓(三錢),川通草(一錢),車前子(三錢),滑石(三錢),澤瀉(一錢五分),豬苓(一錢五分),黑梔(一錢),蘇梗(三錢),廣皮(二錢),瞿麥(三錢),燈心(五寸)
白話文:
癃閉
患者陳某右側身體出現排尿困難(癃閉),伴隨噁心嘔吐、出汗、氣逆(呼吸不暢)無法平躺等症狀,病情已影響到上中二焦(上焦指心肺,中焦指脾胃,下焦指肝腎),病情十分棘手。脈象細弱,右手尺脈幾乎摸不到,患者想喝冷飲,胸腹脹悶,症狀兼具寒熱,不敢輕易用藥,單純溫補或攻瀉都不適合。於是考慮使用滑利之品,宣通氣分的治療方法。
處方一:北沙參、麥冬、通草、赤苓、滑石、冬葵子、蘇梗、王不留行、陳粟梗、鮮車前草須、鮮荷梗、水牛瀝尿毛、鮮菊花根鬚。
雖然小便略通,但大便秘結四五天未更衣,肛門下墜腫脹,腹部脹滿,氣機不通,排出水液穢濁且伴有熱象,口渴想喝冷飲,脈象與昨日相比略為流利,右手尺脈仍然幾乎摸不到,唯右手寸關脈略微滑數。因為肺和大腸互為表裡,從症狀來看,屬於火閉。雖然有“從症不從脈”的說法,但此例相似,不敢輕易使用峻猛攻瀉的藥物。
先使用更衣丸通利大腸,再考慮滋陰以制陽的方法清利膀胱。我的想法是這樣,不知道是否妥當。
處方二:黃柏、知母、桔梗、川貝母、麥冬、黑梔子、滑石、茯苓、通草、枳實、澤瀉、鬱金仁、元明粉、紫菀茸、老蘇梗、鮮車前草根鬚、鮮菊花根鬚、鮮萹蓄。
服用更衣丸後,患者連續大便,先是乾結,繼而稀溏,胸腹已舒暢,小便也通暢了。現在脈象左手三部流利,右手尺脈仍然若有若無。據說脈象向來如此,不必擔心。只是右手尺脈緩大未平,餘邪未盡清除,宜用輕靈清泄之方。
處方三:北沙參、麥冬、茯苓、通草、黑梔子、蘇梗、荷梗、鮮車前草根鬚、鮮菊花根鬚、燈心草。
二便通利,脈象也平和了。現在患者精神倦怠,這是病後正常的景象。只要小心調理,自然會一天天好轉。
處方四:洋參、茯神、生熟砂仁、香附、通草、麥冬、丹參、穀芽、山梔子、車前子、荷梗、燈心草。
患者陳某右側,濕熱壅塞,導致小便困難。
處方五:赤苓、川通草、車前子、滑石、澤瀉、豬苓、黑梔子、蘇梗、廣皮、瞿麥、燈心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