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樂亭指要》~ 卷四 (16)
卷四 (16)
1. 脘痛
某右,肝胃不和,為脘痛脹滿,為嘔吐,得噯則適。治以溫通理氣。
香附(一錢),茯苓(二錢),生熟砂仁(八分),良薑(五分),半夏(一錢),延胡(生炒,一錢)
又,香附(一錢),蔻仁(三粒),生熟砂仁(四錢),茯苓(一錢五分),丹參(一錢),半夏(一錢),姜(一)
鄭左,氣鬱兼寒,脘痛為之不已。
蘇梗(二錢),厚朴(八分),陳皮(一錢),延胡(生炒,一錢),烏藥(一錢),楂炭(二錢),廣木香(磨,四分)
茵左,寒熱停於中脘而作痛。
草果(炒,五分),延胡(生炒,二錢),製半夏(一錢),制香附(一錢),良薑(五分),茅朮炭(七分),陳皮(一錢),木香
又,脘痛稍平,近見嘔吐清涎,脈遲軟。前方加重溫通之品。
乾薑(四分),黨參(三錢),廣藿梗(一錢),蔻仁(三粒),半夏(一錢),貢丁香(三分),香附(一錢),良薑(四分),木香(四分)
許右,舌白脘痛,時常發熱惡寒。先為溫理中焦,續商調補營衛。
蔻仁,半夏,茯苓,香附,陳皮,砂仁,姜,棗
周左,舉重破氣,傷力傷中,以致勞動則脘痛頻發,氣逆而噯,中無柱矣。
四君子湯,加半夏、杜仲、大冬。
趙左,脘痛作酸,木乘於胃。
焦茅朮(一錢),砂仁(炒,一錢),蔻仁(五粒),半夏(一錢五分),茯苓(二錢),大麥仁(炒,三錢),陳皮(一錢五分),枳實(八分),炙草(三分)
陳左,濕鬱木侮,土衰脘痛。
焦茅朮(一錢),肉桂(四分),良薑(五分),防風(一錢),當歸(三錢),白芍(一錢),炙草(五分),山梔(六分),半夏(一錢五分),蔻仁(三粒)
此方,痛時服三四劑。
又,白蔻仁(五粒),貢丁香(五分),半夏(一錢),赤苓(三錢),陳皮(三錢),炙草(四分),生薑(一片)
馬右,脈至左寸關較數而大,胸脘左肋下作痛,此肝陽亢逆。
黃連(三分),山梔(八分),肉桂(八分),白芍(一錢),洋參(二錢),青皮(鹽水炒,一錢),大生地(五錢),烏梅(一枚),大棗(二)
王左,脈至遲弦,見於左關心口作痛。木鬱則氣不舒,母既不能疏泄,而子氣亦因而不宣。
肉桂(三分),遠志(七分),益智仁(八分),石菖蒲(八分),白茯苓(三錢),青皮(五分),川金(七分),柏子仁(一錢),降香(一錢)
此方,三劑心口即不作痛,病已半載而速效者如此。
又診,陳皮(一錢),半夏(一錢),茯苓(二錢),砂仁(炒,八分),柏子仁(一錢),遠志(七分),芝麻(三錢)
某,酸寒腥膩之物,入口即吐,出無餘,中脘作痛,自覺痞滿,按之中空,色脈兩虧。此係胃腸衰而不受,脾土弱而不運,恐成單腹脹之憂。且與溫培。
白話文:
某位先生,右邊身體不適,是肝和胃的功能不協調,導致胃脘部疼痛、脹滿,並伴隨嘔吐,打嗝後會感覺比較舒服。治療方法應該以溫通經絡、調理氣機為主。
處方用藥:香附一錢,茯苓二錢,生砂仁和熟砂仁各八分,良薑五分,半夏一錢,延胡索(生的和炒過的各一錢)。
另一位先生,也是用香附一錢,蔻仁三粒,生砂仁和熟砂仁各四錢,茯苓一錢五分,丹參一錢,半夏一錢,生薑一片。
鄭先生,左邊身體不適,是氣機鬱結又兼有寒氣,導致胃脘部疼痛持續不斷。
處方用藥:蘇梗二錢,厚朴八分,陳皮一錢,延胡索(生的和炒過的各一錢),烏藥一錢,焦山楂二錢,廣木香(研磨)四分。
茵先生,左邊身體不適,是寒熱交錯停留在中脘部位而引起疼痛。
處方用藥:草果(炒過)五分,延胡索(生的和炒過的各二錢),製半夏一錢,製香附一錢,良薑五分,茅朮炭七分,陳皮一錢,木香適量。
此外,胃脘部疼痛稍微緩解後,最近出現嘔吐清稀痰液,脈象遲緩而軟弱。應該在前方的基礎上增加溫通藥物的劑量。
處方用藥:乾薑四分,黨參三錢,廣藿梗一錢,蔻仁三粒,半夏一錢,貢丁香三分,香附一錢,良薑四分,木香四分。
許先生,右邊身體不適,舌苔白膩,胃脘部疼痛,時常發熱惡寒。先要溫和調理中焦,之後再考慮調補氣血。
處方用藥:蔻仁,半夏,茯苓,香附,陳皮,砂仁,生薑,大棗。
周先生,左邊身體不適,因為舉重時損傷了氣機,勞累過度傷及了脾胃,導致勞動後胃脘部疼痛頻繁發作,氣機上逆而打嗝,體內中氣不足。
處方用藥:四君子湯,再加入半夏、杜仲、麥門冬。
趙先生,左邊身體不適,胃脘部疼痛並伴有反酸,這是因為肝木之氣過於強盛,侵犯了脾胃。
處方用藥:焦茅朮一錢,砂仁(炒過)一錢,蔻仁五粒,半夏一錢五分,茯苓二錢,大麥仁(炒過)三錢,陳皮一錢五分,枳實八分,炙甘草三分。
陳先生,左邊身體不適,是濕氣鬱結,肝木之氣侵犯脾土,導致脾胃虛弱而引起胃脘部疼痛。
處方用藥:焦茅朮一錢,肉桂四分,良薑五分,防風一錢,當歸三錢,白芍一錢,炙甘草五分,山梔子六分,半夏一錢五分,蔻仁三粒。
這個處方,在疼痛發作時服用三到四劑。
此外,白蔻仁五粒,貢丁香五分,半夏一錢,赤茯苓三錢,陳皮三錢,炙甘草四分,生薑一片。
馬先生,右邊身體不適,脈象顯示左手寸關部位的脈搏較快而有力,胸部、胃脘部和左側肋骨下方疼痛,這是因為肝陽過於亢盛導致的。
處方用藥:黃連三分,山梔子八分,肉桂八分,白芍一錢,西洋參二錢,青皮(鹽水炒過)一錢,生地黃五錢,烏梅一枚,大棗兩枚。
王先生,左邊身體不適,脈象顯示遲緩而弦,左關部位心口疼痛。這是因為肝木氣機鬱結導致氣機不暢,肝氣無法疏泄,進而影響到脾胃氣機的運行。
處方用藥:肉桂三分,遠志七分,益智仁八分,石菖蒲八分,白茯苓三錢,青皮五分,川金錢草七分,柏子仁一錢,降香一錢。
這個處方,服用三劑後心口疼痛就消失了,病程已半年,能如此快速見效實在令人驚訝。
再次診斷,處方用藥:陳皮一錢,半夏一錢,茯苓二錢,砂仁(炒過)八分,柏子仁一錢,遠志七分,芝麻三錢。
某位先生,吃下酸冷、腥臭油膩的食物,立刻就會嘔吐出來,什麼都不剩,胃脘部疼痛,感覺痞塞脹滿,按壓卻覺得空虛,氣色和脈象都虛弱。這是因為胃腸功能衰弱不能接受食物,脾土虛弱無法運化,恐怕會發展成單腹脹的危險,需要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