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機

《石山醫案》~ 卷之中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中 (18)

1. 小兒驚癇

一女年六歲,病左手不能舉動三年矣,後復病癇。初用人參、半夏,或效或否。予診左脈浮洪,右脈頗和。

曰:痰熱也。令以帛勒肚,取茶子去殼三錢,挼碎,以滾湯一碗,濾取汁,隔宿勿食,早晨溫服。吐痰如大蒜瓣者三碗許,手能舉動,癇亦不作。

予孫應達,初生未滿一月,乳媼抱之懷間,往觀春戲時,風寒甚切。及回,即啼不乳,時發驚搐。始用蘇合香,繼用驚搐藥,不效,眾皆危之。

予曰:小兒初生,血氣未足,風寒易襲,此必風邪乘虛而入也。風喜傷脾,脾主四肢,脾受風擾,故四肢發搐,日夜啼叫不乳。經曰「風淫末疾」是也。其治在脾。脾土不虛,則風邪無容留矣。因煎獨參湯,初灌二三匙,啼聲稍緩。再灌三五匙,驚搐稍定。再灌半酒杯,則吮乳漸有生意。

白話文:

【小兒驚癇】

有一個六歲的女孩,她的左手三年來無法正常活動,後來又開始出現癇症。起初,使用人參、半夏等藥物治療,但效果時好時壞。我為她把脈,發現左脈跳動浮大,右脈相對平穩。

我判斷這是因為痰熱所致。於是,我讓她用布帶綁住腹部,取三錢的茶子去殼,搗碎後,用一碗沸水沖泡,過濾出汁液。前一晚禁食,次日早晨溫服這碗汁液。結果她吐出了像大蒜瓣一樣的痰,約三碗的量,之後她的手可以活動,癇症也沒有再發作了。

我的孫子應達,出生不到一個月,由奶媽抱著他去看春戲時,天氣非常寒冷。回到家後,他開始哭鬧,不肯吃奶,並且時常抽搐。起初,我們使用了蘇合香,接著使用了抗驚厥的藥物,但都沒有效果,大家都感到非常擔心。

我說:新生兒的血氣尚未充足,容易受到風寒侵襲,這一定是風邪趁虛而入造成的。風邪最易傷害脾臟,而脾臟負責調節四肢的運作,一旦脾臟受到風擾,四肢就會抽搐,孩子會日夜啼哭不吃奶。古書上說「風邪侵擾末梢肢體」就是這個道理。治療的重點在於脾臟。只要脾臟功能健全,風邪就無法停留。因此,我煎煮了獨參湯,先喂他喝兩三匙,他的哭聲稍微緩和。再喂他三四匙,抽搐的症狀逐漸穩定。最後,喂他半杯的量,他開始吸吮母乳,生命氣息也漸漸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