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辨證奇聞》~ 卷八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12)

1. 癆瘵

用,順適湯,:白芍一兩,苓、術三錢,人參、甘草五分,白芥、鬱金、香附一錢,當歸二錢,陳皮三分、川芎八分。二十劑愈。此入肝又入脾胃,舒木宣土,故奏功。

僧尼、寡婦、未字女、久離妻,欲男子不可得,內火爍干陰水,致血枯經斷,朝熱,夜熱盜汗,鬼交,飲食懈怠,體倦肌削,面黑,人謂瘀血癆,誰知乾血瘵乎。女子欲火起於肝,肝火,木中火也。火本從木出,然肝火宜靜,以肝藏血也。肝火動則血不能藏,火動則血泄,再動再泄,火動不能遽止,故屢動屢泄,血安得不枯。

似宜泄肝火,然可暫泄以止炎,不可頻泄以損肝。用,清欲湯,:當歸、白芍、葳蕤、玄參、熟地一兩,柴胡錢半,丹皮三錢,骨皮五錢,白芥子一錢。十餘劑愈。此補肝兼補腎,水旺木榮,木平火息,尤妙補肝、補腎仍有開鬱。彼徒補肝血、泄肝火,尚隔一層。

濕熱積脾胃,加食生冷不化,久變寸白蟲或蛔蟲,腹疼痛,面黃肌瘦,盜汗淋漓,氣怯身弱,人謂蟲瘵,誰知蟲積不散乎。蟲雖濕熱所化,然濕熱積,本脾胃虛。堅土不生蟲,以堅無水沃也。土鬆則濕積,濕積必熱生,蟲乃育。宜健脾胃,仍佐殺蟲,則拔本塞源矣。用,滅蟲湯,:白朮、百部一錢,檳榔、炙草二錢,使君子二十個,人參、神麯三錢,楝樹根五錢,陳皮五分,黃連三分。三劑蟲滅,不必四劑。

此殺脾胃濕熱蟲,非殺脾胃血肉蟲。血肉蟲每靈,濕熱蟲無知,小治尚效,況用治癆蟲法乎。毋怪元氣回,殺蟲捷。[批]苦楝樹有種結子者,有大毒,不可用。文守江。

貪飲致成酒積,脾氣損傷,五更作泄,久之淹淹忽忽,飲食少思,多嘔吐,盜汗淋漓,人謂酒癆,誰知脾腎虧乎。酒從胃入,宜傷胃,不知酒雖入胃,受之者脾。脾,濕土,最惡濕,酒性正濕,乃移於腎,腎雖水臟,藏精不藏濕,酒氣薰蒸,腎受酒毒,乃傳脾,脾又不能受,遂傳大腸而出。大腸又惡酒濕,不肯久留而遄發。

飲酒既多,下泄必甚,下多亡陰,安得不病?宜先戒酒,後解酒毒,仍健脾益腎,救火土之衰。用,消酒散,:白朮、棗皮、苡仁一兩,葛花二錢,肉桂三分,茯苓三錢。三十劑愈。此脾腎兩補,分解酒濕。但酒性大熱,宜先解熱,何但治濕,且用肉桂助熱?不知濕不行,由命門火衰。

真火衰,邪火自盛,真火盛,邪火自衰,邪火衰,邪水自流,邪水流,邪火益散。

小兒多食水果肥甘成疳,身黃瘦,毛豎膚焦,形如猴,狀如刺蝟,人謂兒癆,誰知脾胃虛乎。小兒純陽,不宜虛寒。然先天腎無虧,後天脾胃斷無損。多食果物肥甘,正傷傷脾胃。脾胃一傷,臟腑之氣不能行運,後仍食果物肥甘,欲不成疳,得乎?宜補脾胃,調飲食傷,隨手自效。

白話文:

癆瘵

順適湯是用於治療女性因情志鬱結導致的疾病。方劑包含白芍、茯苓、蒼術、人參、甘草、白芥子、鬱金、香附、當歸、陳皮、川芎,二十劑即可痊癒。此方藥物入肝脾胃,疏通肝氣,健脾益胃,故而有效。

有些僧尼、寡婦、未婚女子或長期與丈夫分離的婦女,因缺乏性生活,內火灼傷陰液,導致血虛經停,出現早晚發熱、盜汗、性交疼痛、食慾不振、疲倦消瘦、面色發黑等症狀,人們誤以為是瘀血導致的癆病,其實是因陰血虧損所致。女性的性慾源於肝臟,肝屬木,肝火為木中之火。肝火應保持平靜,因為肝臟藏血。肝火旺盛則血無法貯藏,肝火動則血外洩,反覆如此,血就會枯竭。

雖然需要瀉肝火,但只能暫時瀉火以止炎症,不能頻繁瀉火以免損傷肝臟。清欲湯包含當歸、白芍、葳蕤、玄參、熟地黃、柴胡、丹皮、骨碎補、白芥子,十餘劑即可痊癒。此方既補肝又補腎,水盛則木旺,木平則火息,尤其善於補肝腎且能疏解鬱結。其他單純補肝血或瀉肝火的方劑,療效相對較差。

若因脾胃濕熱積聚,又經常食用生冷食物導致消化不良,日久則會產生寸白蟲或蛔蟲,出現腹痛、面黃肌瘦、盜汗、氣虛體弱等症狀,人們誤認為是蟲瘵,其實是蟲積未消。雖然蟲是濕熱所生,但濕熱積聚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胃虛弱。脾胃強健則不會生蟲,因為堅實的土壤不會滋生蟲子。土壤鬆軟則易積濕,濕積則生熱,蟲便得以滋生。治療應健脾胃,並輔助殺蟲,才能治本。滅蟲湯包含白朮、百部、檳榔、炙甘草、使君子、人參、神麴、楝樹根、陳皮、黃連,三劑即可殺蟲,不必服四劑。

此方殺的是脾胃濕熱所生的蟲,而非損傷血肉的蟲。血肉之蟲較為靈敏,濕熱之蟲則遲鈍,即使是小劑量治療也能有效,何況是用治療癆蟲的方法。因此元氣恢復,殺蟲也迅速。苦楝樹的果實有毒,不可使用。(文守江批註)

因過度飲酒導致酒積,損傷脾氣,出現五更瀉、精神萎靡、食慾不振、嘔吐、盜汗等症狀,人們誤認為是酒癆,其實是脾腎虧虛所致。酒從胃入,看似傷胃,但實際上受損的是脾臟。脾屬土,最怕濕,而酒性濕熱,會損傷脾臟,並移至腎臟。腎臟雖屬水臟,但藏精不藏濕,酒氣薰蒸,腎臟受損,再傳至脾臟,脾臟承受不了,酒毒則排出大腸。大腸也厭惡酒濕,故會迅速排出。

飲酒過多,大便次數增多,陰液流失,怎能不生病?治療應先戒酒,再解酒毒,並健脾益腎,補益脾腎之虛。消酒散包含白朮、棗皮、薏苡仁、葛花、肉桂、茯苓,三十劑即可痊癒。此方既補脾又補腎,能分解酒濕。酒性大熱,應先解熱,為何還要用肉桂助熱?這是因為濕邪不去,是因命門火衰。

真火衰弱,則邪火旺盛;真火旺盛,則邪火衰弱;邪火衰弱,則邪水自然排出;邪水排出,邪火也就消散了。

小兒過食水果肥甘之物導致疳積,出現消瘦、毛髮豎立、皮膚乾燥、形似猴子或刺蝟等症狀,人們誤認為是兒癆,其實是脾胃虛弱所致。小兒純陽之體,不宜使用寒涼之物。但若先天腎氣未虧,後天脾胃也無損傷,過食水果肥甘之物才會傷及脾胃。脾胃受損,臟腑之氣運行失常,繼續食用水果肥甘之物,怎能不生疳積?治療應補益脾胃,調理飲食,即可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