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靜香樓醫案》~ 下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下卷 (3)

1. 黃疸門

面黑目黃,脈數而微,足寒至膝,皮膚爪甲不仁。其病深入少陰,而其邪則仍自酒濕得之及女勞也。

腎氣丸

詒按:此證載在《金匱》,近於《愛廬醫案》中,見一方甚佳。此病兼有瘀血,不但濕也。腎氣丸能否見效,尚未可定。

面目身體悉黃,而中無痞悶,小便自利。此仲景所謂虛黃也。即以仲景法治之。

桂枝,黃耆,白芍,茯苓,生薑,炙草,大棗

詒按:案明藥當。

濕停熱聚,上逆則咽嗌不利,外見則身目為黃,下注則溺赤而痛。

茵陳,厚朴,豆豉,木通,豬苓,橘紅,茯苓,黑梔

詒按:論病能一線穿成,用藥自絲絲入筘。

又按:咽嗌不利,可加桔梗、前胡之類。

白話文:

在黃疸這類病症中,病患會出現臉色暗黑、眼睛黃染的情況,脈搏雖快但弱,雙腳冰涼到膝蓋,皮膚和指甲失去知覺。這種疾病深入影響到少陰經絡,而致病的原因多是過度飲酒或濕氣過重,以及過度性行為所導致。

治療上,可以考慮使用「腎氣丸」。根據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這個病症在《愛廬醫案》中有一個很好的方子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這個病症除了濕氣之外,可能還伴隨瘀血問題。因此,「腎氣丸」是否有效,還需進一步觀察。

如果病人臉色、眼睛和身體皆呈黃色,但沒有胸腹脹滿的感覺,小便也能順利排出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虛黃」。依照張仲景的理論,應採用他的療法治療。

使用的藥材有:桂枝、黃耆、白芍、茯苓、生薑、炙草、大棗。

若濕氣滯留,熱氣聚集,向上逆流可能造成咽喉不適,外顯症狀則是身體和眼睛變黃,向下則可能導致尿液赤紅且排尿疼痛。

對於此種情況,可以使用茵陳、厚朴、豆豉、木通、豬苓、橘紅、茯苓、黑梔等藥材來治療。

另外,如果咽喉不適,可以再加入桔梗、前胡等藥材。

2. 痹氣門

胸背為陽之分,痹著不通,當通其陽,蓋陽不外行而鬱於中,則內反熱而外反寒。通陽必以辛溫,而辛溫又礙於臟氣,擬辛潤通肺以代之。

紫菀三兩煎湯服

詒按:此巧法也。特未知效否若何?

濕邪郁遏,陽氣不宣,外寒裡熱,胸滿溺赤。宜開達上焦。

紫菀,桔梗,鬱金,白蔻,枳殼,杏仁,貝母,甘草

詒按:此治肺痹之正法。

氣窒不散,便閉喘急,不能偃臥,猝難消散也。

紫菀,葶藶,厚朴,杏仁,橘紅,鬱金,枳殼

詒按:此證較前更急,兼有便閉,故用藥從中焦泄降。

再診:大黃,厚朴,檳榔,枳殼,杏仁

詒按:輕劑不效,故更與通腑以泄肺。

胸中為陽之位,陽氣不布,則窒而不通。宜溫通,不宜清開,愈開則愈窒矣。

桂枝,茯苓,乾薑,炙草,益智仁

詒按:再參入開痹之品,如杏、菀、橘、桔等,似更靈動。

食入,則胸背痞塞作脹,噫氣不舒。此陽氣不通。宜辛通之法。

草蔻仁,半夏,桂枝,茯苓,乾薑,炙草

詒按:此證亦與胸痹相似。

白話文:

[痹氣門]

胸部和背部屬於人體陽氣的區域,如果陽氣運行受阻,應該採取措施來疏通陽氣。因爲陽氣無法正常向外運行而在體內積聚,會導致內部過熱,外部卻感覺寒冷。要疏通陽氣通常需用辛溫藥物,但辛溫藥物可能對臟器產生不良影響,所以考慮使用辛潤藥物來通肺,作爲替代方案。

建議服用紫菀三兩煎煮的湯藥。

個人意見:這是個巧妙的方法,但不知道實際效果如何?

溼邪內盛,導致陽氣無法宣發,造成外表感受寒冷而體內有熱,胸口滿悶,尿色偏紅。應開啓上焦,使陽氣得以宣發。

可使用紫菀、桔梗、鬱金、白蔻、枳殼、杏仁、貝母、甘草這些藥材。

個人意見:這是治療肺部受阻的正確方法。

氣滯不散,便祕且呼吸急促,無法平躺,病情短時間內難以緩解。

可以使用紫菀、葶藶、厚朴、杏仁、橘紅、鬱金、枳殼這些藥材。

個人意見:這個病症比之前的更急迫,伴有便祕,所以用藥從中焦進行泄降。

再次診斷時,可使用大黃、厚朴、檳榔、枳殼、杏仁。

個人意見:如果輕劑無效,就改用通腑的藥物來幫助肺部排泄。

胸部是陽氣所在的位置,如果陽氣不能正常分佈,就會導致氣滯不通。應採用溫通法,而不是清涼開解,越開解反而越會加重氣滯。

可以使用桂枝、茯苓、乾薑、炙草、益智仁這些藥材。

個人意見:再加入一些開痹的藥材,如杏仁、紫菀、橘紅、桔梗等,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。

進食後,胸部和背部感到堵塞脹滿,噯氣不暢。這是陽氣運行不暢所致。應使用辛通法。

可以使用草蔻仁、半夏、桂枝、茯苓、乾薑、炙草這些藥材。

個人意見:這個症狀與胸痹很相似。

3. 脘腹痛門

蛔厥心痛,痛則嘔吐酸水,手足厥冷。宜辛苦酸治之。

川連,桂枝,歸身,延胡,烏梅,川椒,茯苓,川楝子,炮姜

詒按:此烏梅丸法也。

此腎厥也。心疼背脹,引及腰中。議用許學士香茸丸。

鹿茸,杞子,沙苑,大茴香,麝香

詒按:寒襲於腎,而氣上逆,故用溫養。脹及腰背者,督陽不用也。鹿茸溫通督脈,麝香開泄濁陰,故以之為君。

脈弦小腹痛,食後胃脘痛,上至咽嗌。肝火乘胃。宜泄厥陰、和陽明。

川楝子,木通,茯苓,甘草,石斛,木瓜

詒按:擬加延胡、山梔仁。

心腹痛,脈弦,色青,是肝病也。

川楝子,歸身,茯苓,石斛,延胡,木瓜

詒按:立方穩合。

白話文:

[脘腹痛門]

在談到因蛔蟲引起的嚴重心痛時,患者會有噁心、嘔吐酸水的症狀,同時手腳也會感到冰冷。對此,我們通常會採用結合辛、苦、酸三種味道的藥物來治療。

所使用的藥材包括:黃連、桂枝、當歸、延胡、烏梅、花椒、茯苓、川楝子、炮薑。

進一步來說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烏梅丸的配伍原則。

另一種情況,我們稱之為腎厥。這種情況下,患者會感到心臟疼痛、背部脹痛,甚至影響到腰部。對於這種情況,我們會使用許學士香茸丸進行治療。

藥材包括:鹿茸、枸杞、沙苑、大茴香、麝香。

詳細來說,這是因為寒冷侵襲了腎臟,導致氣血逆流。因此,我們選擇溫熱補養的藥物進行治療。尤其是當脹痛擴散到腰部和背部,這表明督脈的陽氣無法正常運行。鹿茸能夠溫通督脈,而麝香能幫助排出體內的濁氣,因此它們被作為主要藥物使用。

如果患者的脈象呈現弦狀,且伴有小腹疼痛,飯後胃部也感到疼痛,甚至痛感延伸至咽喉部位,這通常是因為肝火旺盛,影響到了胃部功能。對於這種情況,我們會選擇疏肝降火、調和脾胃的方法來治療。

適用的藥材有:川楝子、木通、茯苓、甘草、石斛、木瓜。

進一步來說,我們可能會添加延胡、山梔仁等藥材。

當患者心腹部疼痛,脈象弦狀,面色蒼白,這通常是肝臟疾病所致。

適用的藥材有:川楝子、當歸、茯苓、石斛、延胡、木瓜。

從配方上來看,這種治療方式穩定且合理。

4. 瘕癖門

臍下積塊,捫之則熱,病者自言,前後二陰,俱覺熱痛,其為熱結可知。況自來之病,皆出於肝耶。鄙見非泄厥陰,不能獲效。

龍薈丸五十粒酒下。

絡病瘀痹,左脅板實,前年用蟲蟻,通血升降開發已效,但胸脘似是有形,按之微痛。前藥太峻,茲用兩調氣血,以緩法圖之。

醋炒延胡,薑黃,阿魏,桃仁,生香附,麝香,歸鬚

為末蜜丸,每服二錢。

詒按:承前方來,雖曰兩調氣血,而仍以疏瘀為主。

脈虛數,色白不澤,左脅有塊杯大,大便小便自利。病在肝家,營血不和,此為虛中有實,補必兼通。

白朮,歸身,炙草,白芍,生地,茯苓,琥珀,廣皮,桃仁,紅花,沉香,鬱金

詒按:方治親切不膚。

時病食復,至今不知飢飽,大便不爽,右脅之旁,虛里天樞,隱隱有形。此陽明胃絡循行之所,多噯氣不化,並不煩渴,豈是攻消急驅實熱之證耶。擬用丹溪泄木安土法。

小溫中丸,如半月後有效仍以前法。

詒按:此中焦濕積阻結之證。

左脅積塊,日以益大,按之則痛,食入不安。凡痞結之處,必有陽火鬱伏於中,故見煩躁口乾心熱等證。宜以苦辛寒藥,清之開之。然非易事也。

川連,枳實,香附,川芎,神麯,茯苓,青皮,赤芍

詒按:脅塊有形益大,則營絡必窒,似宜兼通乃效。

大腹右有形為聚,脈大,食入即作脹,治在六腑。

白朮,茯苓,廣皮,生香附汁,三稜,厚朴,草果,山楂

詒按:方以疏通氣分為主。

心下高突,延及左脅有形,漸加腹脹。思正月暴寒,口鼻吸受冷氣,入胃絡膜原,清陽不用,濁陰凝阻,胃氣重傷,有單腹之累,殊非小恙。

厚朴,草果,半夏,乾薑,茯苓,蓽拔

另蘇合香丸一粒化服。

詒按:寒邪閉於營絡,故用溫通,方中可加桂枝尖。

白話文:

[病徵門]

在肚臍下方有摸起來熱熱的硬塊,病人自己說,在私密部位前面與後面都感覺到熱與痛,這可以知道是熱氣凝結造成的問題。況且,從過去經驗來看,這種病都是源自肝臟。我的看法是,如果不治療肝經,不會見效。

服用龍薈丸五十粒,用酒送服。

血液凝滯的病症,左側肋骨下部有堅硬感,前年使用昆蟲與螞蟻(中醫認為具有活血功能)的療法,促進血液流通已經見效,但是胸部與上腹部好像有東西存在,按壓會有輕微的疼痛。先前的藥物效果太強烈,現在我們要用更溫和的方式來調節氣血。

醋炒延胡、薑黃、阿魏、桃仁、生香附、麝香、當歸須,混合製成蜜丸,每次服用二錢。

我按:依照前一個處方,雖然說是調節氣血,但主要還是以排除血液凝滯為主。

脈搏虛弱且頻率快,面色蒼白無光澤,左側肋骨下有一塊像杯子一樣大的腫塊,大便與小便正常。疾病源於肝臟,身體的營養與血液無法協調,這是虛弱中帶有實證,補充身體的同時必須兼顧通暢。

白朮、當歸身、炙甘草、白芍、生地、茯苓、琥珀、廣皮、桃仁、紅花、沉香、鬱金。

我按:這個處方治療親切且深入。

季節性疾病反覆發作,現在不知道飢餓或飽足,排便不順,右側肋骨邊緣,靠近虛裡穴和天樞穴的地方,隱約可以看到有形的腫塊。這是陽明胃絡循行的地方,常有打嗝與消化不良的情況,但沒有煩躁或口渴,這並不是急著消炎退燒的症狀。打算使用丹溪泄木安土法。

服用小溫中丸,如果半個月後有效,就繼續使用這個方法。

我按:這是中焦濕積阻結的症狀。

左側肋骨下部有硬塊,一天比一天大,按壓會感到疼痛,吃東西後不舒服。任何結塊的地方,必定有陽火藏在裡面,所以會出現煩躁、口乾、心熱等症狀。應該使用苦、辛、寒性的藥物,來清理與開啟阻塞。然而,這並非易事。

黃連、枳實、香附、川芎、神麯、茯苓、青皮、赤芍。

我按:肋骨下部的腫塊越來越大,代表營絡可能已經堵塞,似乎需要同時通暢才會見效。

右側腹部有形狀可見的聚集,脈搏大,食物進入後立刻感到脹,治療應著重在六腑。

白朮、茯苓、廣皮、生香附汁、三稜、厚朴、草果、山楂。

我按:這個處方以疏通氣血為主。

胸口上方突出,延伸至左側肋骨下部有形狀,腹部逐漸脹大。回想年初突然的寒冷,口鼻吸入冷空氣,進入胃部的絡膜,導致清陽功能減弱,濁陰凝聚阻礙,胃氣受到嚴重傷害,有單純腹部負擔的問題,這可不是小病。

厚朴、草果、半夏、乾薑、茯苓、蓽拔。

另外,服用一顆蘇合香丸,溶解後吞服。

我按:寒邪封閉在營絡,所以使用溫熱與通暢的藥物,處方中可以加入桂枝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