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40)
二集 傳染病案 (40)
1. 燥疫白喉案
余曰:君謂藥片佳,故余欲一觀其成績也。內子怒余以目,謂此何等事,乃作隔岸觀火態度。余乃令屏保喉片弗服,更兩鍾,喉痛覺增劇,乃予麻杏石甘湯。喉遂不痛,越宿霍然愈矣。嗣是每值此證,予麻杏石甘,無不效者。
白話文:
我說:「你認為藥片很好,所以我想要看看它的效果。」妻子用眼神責怪我,認為這是什麼事,竟然採取旁觀的態度。我就讓她停止服用保喉片,過了兩個小時,喉嚨痛加劇了,於是給她服用麻杏石甘湯。喉嚨痛馬上就不痛了,隔天就痊癒了。從此以後,每遇到這種症狀,我就用麻杏石甘湯,從沒有不有效的。
何拯單(紹興同善局)
病者,趙運發,年卅二歲,供職他省,住紹興昌安門外富陵村。
病名,燥疫白喉。
原因,秋冬之交,久晴無雨,燥氣流行,從口鼻吸入,潛伏化火,適感風而暴發。
證候,初起頭痛惡風,身熱微寒,咽乾無痰,喉間介介如梗,發白如粉皮樣,或乾咳或不咳,或咽痛或不痛。
診斷,脈右寸浮數,按之微澀,舌苔薄白而糙,此肺病燥火本證也。其他肺熱喉病少發白,而此獨發白者,以實扶的里菌盤踞喉頭,乃生假膜,其色呆白,刮之亦甚堅韌也。
療法,先囑其用白喉血清注射,內服喻氏清燥救肺湯加減。以色白微苦性清質輕之西洋參,色白氣腥味淡性寒之生石膏為君者,此二味為清肺經燥火之特效藥,臣以桑葉、薄荷、苦杏、甘草,取其辛涼而合苦甘也。悉遵燥淫於內,治以辛涼,佐以苦甘之經旨。然疫必有菌,菌必有毒,故佐以金汁、銀花露之甘鹹解毒,而使以白蛇退者,以蛇性喜清潔,一染穢氣細菌即褪殼而換新皮,取其善退喉間之假膜也。
處方,真西參(二錢),蘇薄荷(錢半),光杏仁(三錢),生甘草(八分),白蛇退(三寸),生石膏(八錢,研細),霜桑葉(二錢),銀花露(二兩),陳金汁(一兩,二味同沖)
效果,注射後,喉間假膜漸化,色轉淡黃。繼服湯藥,一日二劑,諸證輕減。三日喉間白腐退淨,色轉嫩紅,微咳黏痰。原方去石膏、薄荷、杏仁、蛇退、金汁五味,加栝蔞仁四錢,京川貝、鮮石斛各三錢,雅梨汁、枇杷葉露各兩瓢。連服四劑,咳止胃動而痊。
廉按:白喉之證甚多,其固不一。必喉間發白生假膜成片者,乃為真時疫白喉也。互相傳染,大人易治,小兒難療者,以小兒在四五歲內,咽喉服藥處處不能如法,故治之較難也。此案探源辨證,按經處方,從喻氏救肺湯加減,不拘於養陰清肺,而應效反速者,注重於燥火二字耳。方中發明蛇退之生理作用及醫治效用,語雖新穎,卻有理由。
白話文:
【燥疫白喉案例】
患者,趙運發,三十二歲,在他省工作,居住於紹興昌安門外的富陵村。
病症,燥疫白喉。
病因,在秋冬交替之際,天氣長時間晴朗無雨,導致空氣乾燥,此種乾燥氣氛經由口鼻進入體內,積聚成為火熱,恰逢風邪侵襲,導致病情突然爆發。
症狀,剛開始會感到頭痛畏風,身體微熱並伴隨寒意,咽喉乾燥無痰,喉部感覺異物阻塞,表面出現類似粉皮的白色物質,可能乾咳也可能不咳,或是咽痛也可能不痛。
診斷,右手脈象浮數,按壓下微顯澀感,舌苔呈現薄白且粗糙,這是肺部受燥火影響的基本徵狀。一般肺熱導致的喉部疾病很少出現白色物質,但此例卻獨特地產生了白色的物質,因為實質上是細菌在喉部形成了一層假膜,其色澤呆滯呈白色,刮除時十分堅韌。
治療方法,首先建議使用白喉血清進行注射,並口服根據喻氏清燥救肺湯調配的藥物。以西洋參和生石膏作為主要成分,前者色白帶微苦,清熱質輕;後者色白帶腥,味道清淡性寒。這兩種藥材能有效清除肺部的燥火,輔以桑葉、薄荷、苦杏、甘草,因其辛涼的特性,結合苦與甘的口味。遵循內燥需以辛涼治療,並輔以苦甘的原則。然而,疫情往往伴隨著細菌,細菌必然含有毒素,因此添加了金汁和銀花露來解毒,並使用白蛇蛻皮,因為蛇類喜歡清潔環境,一旦感染細菌就會蛻皮更換新皮,取其能有效去除喉部假膜的作用。
處方,真實西洋參二錢,蘇州薄荷錢半,光杏仁三錢,生甘草八分,白蛇蛻三寸,生石膏八錢(研磨細碎),霜桑葉二錢,銀花露二兩,陳年金汁一兩(後兩者需一同沖泡服用)。
效果,注射後,喉部假膜逐漸溶解,色澤轉為淡黃。繼續服用藥湯,一天兩次,各種症狀逐漸減輕。三天後,喉部的白色腐蝕物完全消退,顏色轉為嫩紅,僅剩微弱的咳嗽和粘痰。原方去掉石膏、薄荷、杏仁、蛇蛻、金汁五種成分,加入栝樓仁四錢,京川貝、鮮石斛各三錢,雅梨汁、枇杷葉露各兩瓢。連續服用四劑後,咳嗽停止,胃部活動正常,病情痊癒。
附註:白喉的症狀繁多,種類不一。唯有喉部生成大片白色假膜的情況,纔是真正的時疫白喉。這種疾病容易相互傳染,成人較易治療,兒童則相對困難,特別是在四五歲以內的兒童,他們吞嚥藥物時往往無法配合,因此治療難度較高。此案例深入探討病因,精確辨識症狀,按照經典理論開出藥方,雖然基於喻氏救肺湯進行調整,未受限於滋陰清肺的傳統框架,卻因著重處理燥火問題而收到迅速的效果。方中對蛇蛻的生理作用及醫療效用進行創新闡述,雖然觀點新穎,卻具有合理的科學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