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曹滄洲醫案》~ 風溫濕熱(附伏邪伏署) (61)

回本書目錄

風溫濕熱(附伏邪伏署) (61)

1. 咳嗽門

音閃稍暢,咽乾頭痛,火升形寒。脈不揚。宜即守前意增損。

桑葉(三錢五分),蜜炙紫菀(三錢五分),竹茹(三錢五分),元參(三錢五分),桔梗(一錢),白蒺藜(四錢,炒去刺),白杏仁(四錢,去尖),川石斛(四錢),生蛤殼(一兩,先煎),生甘草(一錢),象貝(四錢,去心),枇杷葉(三錢,去毛,包),加玉蝴蝶(三分)

,頭脹咳逆音閃,夜來灼熱,食後作脹,舌中光,苔白黃,腰痠。宜擇要先治。

桑葉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,去心),鮮竹茹(三錢),薄荷(三錢五分,後下),枇杷露(一兩,衝入),知母(二錢),冬瓜子(七錢),鮮蘆根(一兩),白杏仁(四錢,去尖),生蛤殼(一兩,先煎),生草(八分)

,咳嗽兩旬余,心惕。防絡損見紅。

桑葉(三錢),象貝(五錢,去心),冬瓜子(一兩),鮮蘆根(一兩,去節),知母(二錢),枇杷露(一兩,衝入),竹茹(三錢),澤瀉(三錢),白杏仁(五錢,去尖),生石決明(一兩,先煎),生草(三分)

,咳嗽約起兩月餘,吐痰如沫,乍寒乍熱,自汗。防絡損見紅。

前胡(三錢五分),桑葉(三錢),象貝(五錢,去心),生蛤殼(一兩,打,先煎),白前(三錢五分),枇杷露(一兩,衝入),冬瓜子(七錢),澤瀉(三錢),牛蒡(三錢),白杏仁(四錢,去尖),赤芍(三錢)

,蘊熱戀肺,肺失清肅,咳嗆陣作,二便俱熱,口乾,晨起頭暈,灼熱,語聲重滯,脈數帶浮。一時不易速愈。

前胡(三錢五分),象貝(五錢,去心),冬瓜子(七錢),柿霜(一錢),白前(三錢五分),知母(三錢),慈孝竹(四錢),枇杷露(一兩,衝入),苦杏仁(五錢,去尖),赤芍(三錢,炒),白蒺藜(四錢,炒去刺)

,咳勢如故,溫邪留戀肺經也。濕隨氣陷,頗有腳氣之象,當兩顧治之。

前胡(三錢五分),紫菀(一錢),川牛膝(二錢),赤芍(三錢五分),牛蒡(三錢),白杏仁(三錢,去尖),冬瓜子(五錢),茯苓(四錢)

款冬花(三錢五分),象貝(五錢,去心),川萆薢(三錢),生米仁(四錢),加絲瓜絡(三錢五分)

,體虛易感,不時背寒發熱,咽癢咳窒,腰痠背痛,脈濡。法當表裡兩治。

蘇梗(二錢),紫菀(三錢五分),川斷(三錢五分,鹽水炒),白蒺藜(四錢,炒去刺),荊芥(三錢五分),白杏仁(三錢,去尖),金毛脊(鹽水炙去毛,三錢),桑枝(一兩,切),大豆卷(三錢),象貝(四錢,去心),陳皮(一錢),歸身(三錢五分)

,溫邪客肺,咳嗽,稍有表熱,脈數。法當泄化。

白話文:

咳嗽門

情況一:聲音嘶啞略微通暢,咽喉乾燥頭痛,內有火熱但形體卻寒冷,脈象不強。宜在原方基礎上加減藥物。

藥方:桑葉(3.5錢)、蜜炙紫菀(3.5錢)、竹茹(3.5錢)、元參(3.5錢)、桔梗(1錢)、白蒺藜(4錢,炒去刺)、白杏仁(4錢,去尖)、川石斛(4錢)、生蛤殼(1兩,先煎)、生甘草(1錢)、象貝(4錢,去心)、枇杷葉(3錢,去毛,包煎),加玉蝴蝶(0.3錢)。

情況二:頭脹、咳嗽氣逆、聲音嘶啞,夜間感到灼熱,飯後腹脹,舌頭光亮,苔白帶黃,腰痠。宜選擇主要症狀先治療。

藥方:桑葉(3錢)、川貝母(2錢,去心)、鮮竹茹(3錢)、薄荷(3.5錢,後下)、枇杷露(1兩,衝入)、知母(2錢)、冬瓜子(7錢)、鮮蘆根(1兩)、白杏仁(4錢,去尖)、生蛤殼(1兩,先煎)、生甘草(0.8錢)。

情況三:咳嗽兩週多,心悸。預防肺絡損傷導致出血。

藥方:桑葉(3錢)、象貝(5錢,去心)、冬瓜子(1兩)、鮮蘆根(1兩,去節)、知母(2錢)、枇杷露(1兩,衝入)、竹茹(3錢)、澤瀉(3錢)、白杏仁(5錢,去尖)、生石決明(1兩,先煎)、生甘草(0.3錢)。

情況四:咳嗽約兩個多月,咳出的痰液像泡沫,時冷時熱,自汗。預防肺絡損傷導致出血。

藥方:前胡(3.5錢)、桑葉(3錢)、象貝(5錢,去心)、生蛤殼(1兩,打碎,先煎)、白前(3.5錢)、枇杷露(1兩,衝入)、冬瓜子(7錢)、澤瀉(3錢)、牛蒡子(3錢)、白杏仁(4錢,去尖)、赤芍(3錢)。

情況五:(兒童)體內蘊藏熱邪,侵犯肺臟,肺氣失於清肅,咳嗽氣急發作,大小便都熱,口乾,早晨起床頭暈,灼熱,聲音嘶啞沉重,脈象數而浮。一時不易很快痊癒。

藥方:前胡(3.5錢)、象貝(5錢,去心)、冬瓜子(7錢)、柿霜(1錢)、白前(3.5錢)、知母(3錢)、慈孝竹(4錢)、枇杷露(1兩,衝入)、苦杏仁(5錢,去尖)、赤芍(3錢,炒)、白蒺藜(4錢,炒去刺)。

情況六:咳嗽症狀如前,溫邪停留在肺經。濕邪隨氣下陷,有腳氣的症狀,應同時治療。

藥方:前胡(3.5錢)、紫菀(1錢)、川牛膝(2錢)、赤芍(3.5錢)、牛蒡子(3錢)、白杏仁(3錢,去尖)、冬瓜子(5錢)、茯苓(4錢)、款冬花(3.5錢)、象貝(5錢,去心)、川萆薢(3錢)、生米仁(4錢)、加絲瓜絡(3.5錢)。

情況七:體虛容易感冒,時常背部寒冷發熱,咽喉癢癢咳嗽氣憋,腰痠背痛,脈象濡弱。應同時治療表裡。

藥方:蘇梗(2錢)、紫菀(3.5錢)、川斷(3.5錢,鹽水炒)、白蒺藜(4錢,炒去刺)、荊芥(3.5錢)、白杏仁(3錢,去尖)、金毛脊(鹽水炙去毛,3錢)、桑枝(1兩,切)、大豆卷(3錢)、象貝(4錢,去心)、陳皮(1錢)、歸身(3.5錢)。

情況八:溫邪侵入肺臟,咳嗽,略有表熱,脈象數。應疏泄化解。

藥方:前胡(3.5錢)、桑葉(3錢)、象貝(5錢,去心)、生蛤殼(1兩,打碎,先煎)、白前(3.5錢)、枇杷露(1兩,衝入)、冬瓜子(7錢)、澤瀉(3錢)、牛蒡子(3錢)、白杏仁(4錢,去尖)、赤芍(3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