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先醒齋醫學廣筆記》~ 卷之三 (17)
卷之三 (17)
1. 秘傳治癰疽訣
各末,和勻,以綿紙包裹捻成紙捻二條,臘月豬油浸透,點火燒著,取滴下油搽上,立效。
治臀癰。
一人患臀癰,用五爪龍連枝搗汁酒漉服,日進四五次,膿從大便出,未成膿者內消。如有頭,以渣敷上立散。治魚口極效。
治下部火丹。(馬銘鞠傳)。
用蠶沙、山梔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、寒水石,共末,水調敷上,立愈。(切勿用芭蕉根)。
又方,川黃連末,蜜和,雞子清調敷。馬銘鞠云:若遇抱頭火丹,必砭去惡血方效。每用此法治人,其不肯砭者多誤事。予家兒輩試之,甚驗。
煎方,牛膝(三錢),木瓜(二錢),石斛(三錢),生地(五錢),連翹(三錢),黃柏(二錢),甘草(一錢),金銀花(五錢),地榆(三錢),茜草(三錢),赤芍藥(二錢)
水煎服。
治懸癰。(一名鸛口疽,生在陰囊後穀道前,療之不早,變為漏則難治矣。一僕試之,立消)。
大粉甘草一斤,每根劈作四片或二片,用泉水二碗,輪流蘸炙,以水盡為度。切片。河水十碗,熬至一碗,空心服盡即愈。(此孫真人方)。
談公武患跨馬癰,外勢不腫,毒內攻,膿多,瘡口甚小,突出如指大一塊,觸之痛不可忍。多飲寒劑,外敷涼藥,毒內攻,胃氣俱損。銘鞠盡去圍藥,洗淨瘡口,但用一膏藥以護其風,用大劑黃耆、山藥、懷生地、白芷、牛膝、米仁、金銀花,雜以健脾藥。十餘劑,膿盡;再數劑,肉長突出者平矣。後服六味丸斤許,精神始復。
江都尹奉麓乃尊,斃於腿癰。其子九歲亦患之,就醫彌月,勢漸甚。銘鞠按之堅如石,幸兒氣厚,可內消。用牛膝、薏苡、地榆、生地、鼠黏子、金銀花、連翹、粉草,皆仲淳常用法也。初劑加利藥微利之,即稍寬。過兩劑加汗藥微汗之,勢益寬。至數劑,取穿山甲末(五錢),半入煎,半調藥送下。
兒善飲,令兒一醉,自此頓消,半月地下行矣。初一醫欲開刀,遇銘鞠中止。凡外科宜以開刀為戒。
梁溪一男子生癤膝下,楚甚。仲淳適至,即於席間作劑服之,飲酒數杯,癤立破,出鮮血愈。連翹(二錢),白芷(二錢),粉甘草(水炙,三錢),金銀花(五錢),牛膝(三錢),懷生地(三錢),地榆(四錢),皂角刺(一錢),鼠黏子(酒炒研,一錢)。
陸封公養質患腿癰,瘍醫用忍冬花、角刺、連翹、白芷、貝母、天花粉、陳皮、乳香、沒藥,治之不效。仲淳即前方加棉地榆、炙甘草、紫花地丁,服三四劑愈。
治鶴膝風。(一人患此五年,敷藥三日即愈。王心涵傳)。
乳香,沒藥(各一錢五分),地骨皮(三錢),無名異(五錢),麝香(一分)
各為末,用車前草搗汁,入老酒少許,調敷患處。
臁瘡方(章宇泰傳,六郎乳母試之,神效)。
白話文:
秘傳治癰疽訣
各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,用棉紙包裹搓成兩條紙捻,浸透臘月豬油,點燃燒著,取滴下的油塗抹患處,立即見效。
治療臀部癰疽:
有人患臀部癰疽,用五爪龍連枝搗爛取汁,用酒過濾後服用,每日服用四五次,膿液會從大便排出,尚未化膿的則能內消。如果已經長出膿頭,則用藥渣敷在上面,膿頭很快就會消散。治療魚口(一種皮膚病)非常有效。
治療下部火丹(馬銘鞠傳):
用蠶沙、山梔子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、寒水石,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後敷在患處,很快就能痊癒。(切勿使用芭蕉根)。
另一個方子:川黃連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,再加入雞蛋清調勻敷用。馬銘鞠說:如果遇到膿頭聚集的火丹,必須用砭石放出瘀血才能有效。我經常使用這個方法治療病人,那些不肯用砭石放血的人大多治療失敗。我家孩子們試用過,效果很好。
湯劑方:牛膝(三錢)、木瓜(二錢)、石斛(三錢)、生地黃(五錢)、連翹(三錢)、黃柏(二錢)、甘草(一錢)、金銀花(五錢)、地榆(三錢)、茜草(三錢)、赤芍藥(二錢)
水煎服。
治療懸癰(一種生長在陰囊後、肛門前的癰疽,稱為鸛口疽,治療不及時會變成漏瘡就難治了。一位僕人試用過,很快痊癒):
大黃粉與甘草各一斤,每根切成四片或兩片,用兩碗泉水,輪流蘸藥炙烤,直到水用完為止。切片。取十碗河水,熬成一碗,空腹服用,即可痊癒。(這是孫真人方)。
談公武患跨馬癰(一種長在跨部兩腿之間的癰疽),外觀不腫,毒素內攻,膿液很多,瘡口很小,突出如指頭般大小的一塊,觸摸時疼痛難忍。他服用很多寒涼藥劑,外敷涼藥,但毒素內攻,胃氣都受損。馬銘鞠去除所有圍繞瘡口的藥物,清洗乾淨瘡口,只用一種膏藥保護瘡口免受風寒侵襲,內服大劑量的黃耆、山藥、懷生地黃、白芷、牛膝、米仁、金銀花,並搭配健脾藥。十幾劑藥後,膿液排盡;再服幾劑藥,肉芽突出部分就平復了。後來服用六味地黃丸約一斤,精神才恢復。
江都尹奉麓的父親死於腿部癰疽。他九歲的兒子也患上了這種病,看病一個月,病情越來越嚴重。馬銘鞠按壓患處,堅硬如石,幸好孩子身體強壯,可以內消。用牛膝、薏苡仁、地榆、生地黃、鼠黏子、金銀花、連翹、粉甘草,這些都是仲淳常用的藥物。第一劑藥加瀉藥使其通便,病情稍有好轉。過了兩劑藥後,加用發汗藥使其微微出汗,病情進一步好轉。到服用了幾劑藥後,加入穿山甲粉末(五錢),一半煎藥服用,一半調藥送服。
孩子喜歡喝酒,讓孩子喝醉,從此病情迅速好轉,半個月後膿液排出。最初一位醫生想動手術切開,被馬銘鞠阻止。凡是外科疾病,都應該避免動手術。
梁溪一位男子患癰疽在膝蓋以下,非常疼痛。仲淳恰好來到,就在席間製作藥劑讓他服用,喝幾杯酒,癰疽立即破潰,流出鮮血痊癒。連翹(二錢)、白芷(二錢)、粉甘草(水炙,三錢)、金銀花(五錢)、牛膝(三錢)、懷生地黃(三錢)、地榆(四錢)、皂角刺(一錢)、鼠黏子(酒炒研末,一錢)。
陸封公養質患腿部癰疽,瘍醫使用忍冬花、皂角刺、連翹、白芷、貝母、天花粉、陳皮、乳香、沒藥治療,均無效。仲淳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棉地榆、炙甘草、紫花地丁,服用三到四劑就痊癒了。
治療鶴膝風(有人患此病五年,敷藥三日即癒。王心涵傳):
乳香、沒藥(各一錢五分)、地骨皮(三錢)、無名異(五錢)、麝香(一分)
研磨成粉末,用車前草搗爛取汁,加入少量老酒調勻,敷在患處。
臁瘡方(章宇泰傳,六郎乳母試用,效果神奇): (此處缺少藥方內容,原文缺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