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先醒齋醫學廣筆記》~ 卷之二 (5)
卷之二 (5)
1. 飲
太學顧仲恭,遭乃正之變,復患病在床。延一醫者診視,驚訝而出,語其所親云:仲恭病已不起,只在旦晚就木,可速備後事。仲恭聞知,憂疑殊甚。舉家惶惶,計無所出,來請予診脈。按其左手三部平和,右手尺寸無恙,獨關部杳然不見,諦視其形色雖尪羸,而神氣安靜。
予詢之,曾大怒乎?病者首肯云:生平不善怒,獨日來有拂意事,惱怒異常。予曰:信哉!此怒則氣並於肝,而脾土受邪之證也。經云,大怒則形氣俱絕,而況一部之脈乎!甚不足怪,第脾家有積滯,目中微帶黃色,恐成黃疸。兩三日後,果遍體發黃,服茵陳利水平肝順氣藥,數劑而瘳。
李文孺四年前曾患黃疸,嗣後每診其脈甚沉澀,肝脾尤甚,望其面色如黃土。予嘗私語相知云:文孺色脈不佳,恐非久於人世者,且又好勞損神,多怒傷氣。後疸果復發不起。已上二條附。
白話文:
太學士顧仲恭遭遇政變後臥病在床,請來的醫生診斷後非常驚訝地離開,告訴顧仲恭的家人說他病危,隨時可能去世,要趕快準備後事。顧仲恭聽到後非常憂慮不安,全家都非常慌張,不知所措,於是來找我診脈。我診脈發現他左手三部脈象平和,右手寸口脈也正常,只有關脈完全摸不到。雖然他看起來很虛弱,但精神卻很平靜。
我問他是否曾經大怒,他說是。他說他一生很少生氣,但最近遇到一件很不順心的事,非常生氣。我說:果然如此!這是因為生氣導致氣血停滯在肝臟,而脾臟受到邪氣侵犯的表現。《內經》說,大怒會導致形神俱損,更何況只是一部脈象呢?所以關脈消失並不奇怪,只是脾臟有積滯,而且他的眼睛略微發黃,恐怕會發展成黃疸。兩三天後,他果然全身發黃,我給他服用茵陳蒿湯等利水消腫、疏肝理氣的藥物,服用了幾劑藥就痊癒了。
李文孺四年前曾經患過黃疸,之後每次診脈都發現他的脈象很沉滯,肝脾尤其嚴重,臉色也像黃土一樣。我私下跟熟人說,李文孺的臉色和脈象都不好,恐怕活不久了,而且他經常勞累傷神,又愛生氣傷氣。後來他果然黃疸復發而亡。以上兩個例子都說明了這個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