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家心法》~ 中風

回本書目錄

中風

1. 中風

(脈宜浮遲,忌急數。)

真中風者,其病不過在經絡,經絡之氣為風所逐,則氣逆行,氣逆行,則臟腑之氣血不能外達,故多卒然仆倒,不省人事;感之輕者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及經而止也。類中風者,其風自內出,七情恣縱,六淫外侵,真陰不守,久之水衰火盛,風從火出,離其故宮,飛揚飄逐,卒然仆倒,故其人兩腎腰胯間及臍下,必冰冷如鐵。

蓋別證必他臟先病,緩緩窮到腎經,惟中風竟是腎經與命門無形之水火自病,故一病竟絕也。當其發病之際,必有一股虛氣,從兩腎中間上夾脊,穿崑崙,過泥丸,直至命門。命門為三陰三陽結聚處,此股虛氣一衝,三陰三陽之氣亦突然而散,遂外不省人事,而在內臟腑之氣亦隨之而去矣。臟腑之氣既去,故手撒、眼合、遺尿、聲齁、口開等證,又相隨而來矣。

此命門,即《素問》至陰之根,結於命門。乃兩腎之上下左右,各相去一寸,其中間便是。《內經》七節之旁,中有小心是也。丹家謂之元神。此股虛氣,是即所謂無形之火也。緣無形之水,虛不能守,遂化作冷氣,騰空而去。

真中風者,小續命湯。其人形體實,無類中風證,而卒然仆倒者,北方有之,江南少見。類中風者,乃大虛也,其證卒然仆倒,眼合,口角歪斜,手撒,遺尿。大抵見一種猶可治,數種俱見不治。尤當急以手按其少腹,冰冷如石者,急當灸氣海,兼用蒸臍法。脈必二三至,闊大虛軟如棉花,急煎人參一二兩,附子一兩,或有生者。

俟其勢定,方用人參五錢,黃耆二兩,附子五錢,不數飲之,但覺臍下溫和,手足運動,口眼能動是矣。俟飲食如故,二便如常,大劑補中益氣湯加附子三錢,吞八味丸至兩許。大抵凡有頭目眩暈難開,開即見居室百物如倒轉,胸中漾漾,噁心欲吐,即類中風之漸也,治法同上,但不必灸,藥物足矣。

此論頗是正解,但好奇過甚,未免援引支離,夫兩間之理,惟在切近,使人易知易行足矣,不必探幽索隱以鳴高也。古所謂中風者,真中、類中、脫證三者而已。大江以南,無真中風,其所病者,大抵虛風類中耳!即有閉證兼見而屬實者,不妨略用通關開竅、疏氣行痰之劑,俾其大勢一定,然後審察其證而治之,其法大要和其陰陽,調其氣血,或有兼證,隨所現而治之,或溫,或清,或補,或散,以無失其宜為貴。若無閉證,總屬於虛,辨別其陰陽而重補之可也。

通泄之藥概不可投,若不審而誤用牛黃、蘇合,後即治得其法,亦不免為痼疾之人。脫證,即《內經》所謂急虛證也,五臟敗絕,定無生理,若見一二證而不遺尿者,用先生所言諸法而速救之,亦有生者。

白話文:

標題:[中風]

在中醫診斷中,中風患者的脈象應爲浮遲,若出現急數則需警惕。

真正的中風,病症通常侷限於經絡。當經絡氣血被外風侵襲,氣血運行受阻,逆向運行,導致臟腑氣血無法外達,患者可能突然倒地,失去意識。病情較輕的,可能出現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症狀會在一段時間後停止。而所謂的類中風,起源於體內,由情緒波動、外邪入侵、真陰不足等因素引起,長期發展可能導致水衰火旺,內風隨火而出,離開原本的臟腑,四處飄蕩,使患者突然倒地。這類患者腎區、腰部、臍下部位常感冰冷。

一般病症,其他臟器先出現異常,逐漸影響到腎臟。但中風是腎臟與命門無形的水火自我失調,一旦發作,情況危急。發病時,一股虛氣從兩腎間上升,穿過脊椎,直達腦部,衝擊命門。命門是人體陰陽交匯處,這股虛氣一衝,使陰陽之氣突然散亂,患者失去對外界的感知,內臟氣血隨之耗散。內臟氣血消失,會出現手撒開、眼睛閉合、遺尿、聲音嘶啞、口開等症狀。

命門,《素問》中稱爲至陰之根,位於腎臟上下左右各一寸的位置。丹家稱其爲元神。這股虛氣,就是無形之火。由於無形之水虛脫,轉化成冷氣,騰空而去。

對於真正的中風,可以使用小續命湯。如果患者體格健壯,沒有類中風的症狀,卻突然倒地,北方常見,江南少見。對於類中風,屬於大虛,症狀包括突然倒地、眼睛閉合、嘴角歪斜、手撒開、遺尿。出現一種症狀還有治療的希望,多種症狀同時出現則難以治癒。此時應立即檢查少腹部,若冰冷如石,則急需艾灸氣海穴,並使用蒸臍法。脈象會變得緩慢、寬大、軟弱,此時應緊急煎煮人參一二兩、附子一兩,或用新鮮的。

待病情穩定,可服用人參五錢、黃芪二兩、附子五錢,多次飲用,直到感覺臍下溫暖,手腳能動,口眼能活動。待飲食恢復,大小便正常,可加大劑量補中益氣湯,加入附子三錢,配以八味丸。頭目眩暈難開,一睜眼就感覺室內物品倒轉,胸口不適,噁心欲吐,這些都是類中風的前兆,治療方法同上,但無需艾灸,藥物治療即可。

這個理論雖正確,但過於複雜。對於中風,主要分爲真中、類中、脫證三種。大江以南地區,很少見真中風,大多數是虛風類中。即使出現閉證,屬於實證,也可先使用通關開竅、疏氣行痰的藥劑,待病情穩定,再根據症狀進行治療,主要是調和陰陽,調理氣血,若有兼症,對症下藥,或溫,或清,或補,或散,關鍵在於恰當用藥。若無閉證,總屬於虛,辨別陰陽,重在補虛。

通泄的藥物不宜使用,若誤用牛黃、蘇合,即使後續治療得當,也可能留下後遺症。脫證,《內經》中稱爲急虛證,五臟衰竭,無生存希望,若只出現一兩個症狀,且未出現遺尿,可迅速採用上述方法急救,也有生存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