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家心法》~ 消證 脈宜數大,忌虛小。

回本書目錄

消證 脈宜數大,忌虛小。

1. 消證 脈宜數大,忌虛小。

三消之病,一原於心火熾炎:火甚於上,為膈膜之消;甚於中,為腸胃之消;甚於下,為膏液之消;甚於外,為肌肉之消。上甚不已,則消及於肺;中甚不已,則消及於脾;下甚不已,則消及於肝腎;外甚不已,則消及於筋骨。四臟皆消甚,則其心始自焚而死矣。然其病之始也,皆由不節嗜欲,不慎喜怒,膏粱煿炙,酒酪湩乳,濕熱之氣浸淫燔灼,郁成燥熱,氣不宜平。

白話文:

消瘦症的病因,起因於心火旺盛:心火往上盛,灼傷膈膜,導致上半身消瘦;心火往中間盛,灼傷腸胃,導致中脘消瘦;心火往下盛,灼傷膏液,導致下半身消瘦;心火往外盛,灼傷肌肉,導致肌膚消瘦。心火上面的盛勢不退,會消瘦及肺部;心火中間的盛勢不退,會消瘦及脾臟;心火下面的盛勢不退,會消瘦及肝腎;心火外面的盛勢不退,會消瘦及筋骨。四臟都消瘦嚴重,心臟就會自己燃燒而死亡。然而,這種疾病的初期,都是由於過度放縱情慾、不節制喜怒、過食肥甘厚味、大魚大肉、飲酒食酪,濕熱之氣逐漸侵蝕灼燒,鬱結成燥熱之氣,氣機無法調和所致。

故其傳變之形,為飲水多而小便多,曰消渴,胃中津液乾枯,不能上榮舌本也;為善飢,多食而渴,小便數而消瘦,曰消中,胃中熱極,所入水穀隨火而化也;為渴而飲水不絕,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,曰腎消,是燥熱並及於胃底大小腸,故脂液凝濁,清陽與濁陰不能分疏也。三消之中,上、中可治,下消最難治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它們發生轉變的症狀如下:

  • **消渴:**喝水多但小便也多,是胃中液體枯竭,無法濡養舌頭根部所致。
  • **消中:**容易飢餓、飲食過多、口渴、小便頻繁、消瘦,是胃中熱度極高,所吃的水穀隨之轉化為熱所致。
  • **腎消:**口渴喝水不斷,腿部消瘦,小便中有脂肪液體,是燥熱同時影響到胃底、大小腸,導致脂肪液體凝結混濁,清陽和濁陰無法分開排泄。在三消中,上消和中消可以治療,下消最難治療。

然飲一未至溲二,猶可治;如飲一溲二,不可治矣。又三消久而小便不臭,反作甘氣,在溺桶中湧沸,其病為重;更有浮在溺面,如豬脂油,濺在桶邊,如柏燭淚,此精不禁而真元竭矣。何以甘氣為重?大抵水在天地與人身,皆有鹽有甘,甘為生氣,鹽為死氣,小便本鹽而反甘,是生氣泄也,是脾氣下陷入於腎也,土剋水,故死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喝了一杯水,卻只排不超過兩次尿,還算可以治療。但是如果喝了一杯水,卻排了兩次或以上的尿,那就無法治癒了。另外,如果三消症持續很久,小便卻聞不到臭味,反而有甘甜的氣味,在馬桶裡還會沸騰翻滾,這表示病情很嚴重。更嚴重的是,小便會浮在馬桶表面,就像豬油一樣,而濺到馬桶邊緣的就像柏樹蠟燭的蠟油,這是精氣無法收斂,真元耗盡的徵兆。為什麼小便有甘甜的氣味會很嚴重?因為在天地人和小便中,都含有鹽分和甘分。甘分是生氣,鹽分是死氣。小便原本應該是鹹的,卻變成甘甜的,說明生氣正在流失,這是脾氣下陷到腎裡。因為土克水,所以會導致死亡。

甘為生氣,鹽為死氣。此二言蓋欲為奇創之論,卻於物理,全未參核。夫五液之在人身,皆腎所主,故汗與涕、淚及痰,其味皆咸;其誕、唾與乳,悉淡而甘,以脾開竅於口,而乳乃胃中初釀之汁,所謂玄酒味方淡,可取以譬也,若小便乃三焦約膀胱之津液而下注,味獨加鹽,如海納百川,而水味更鹽,其理一也。若以鹽為死氣,則身中之汗、涕、淚、痰,皆為死液乎?非通論也。

白話文:

把甘味比喻成生氣,把鹹味比喻成死氣。這兩種說法顯然是為了製造新鮮奇特的理論,卻完全沒有從物理角度驗證。人體的五液都受腎臟支配,因此汗液、鼻涕、眼淚和痰液都帶有鹹味;唾液、口水和乳汁則都是淡甜的,這是因為脾臟開口於口腔,而乳汁是胃中最初釀造的液體,就像淡而甘的「玄酒」,可以拿來比喻。至於小便,是由三焦和膀胱匯集的津液向下排出,味道特別鹹,就像大海匯集了百條河流,水味也更鹹一樣。這都是同一個道理。如果把鹹味視為死氣,那麼人體中的汗液、鼻涕、眼淚和痰液,豈不就是死水了嗎?這顯然並非普世通論。

小便常鹽,今變為甘,則水已敗,而土味下泄矣。此先後天真氣已絕,而為克賊之證,不死奚為?末後二語,乃是正論。

白話文:

小便中經常出現鹹味,現在轉變為甘味,表示體內的水液已經敗壞,而脾胃之氣下泄。這表明先天的真陽之氣和後天的陽氣已經衰竭,屬於邪氣剋制正氣的徵兆,如果不治療,還能活多久?最後兩句話纔是正確的論斷。

趙養葵曰:人之水火得其平,氣血得其養,何消之有?其間調養失宜,水火偏勝,津液枯槁,以致龍雷之火上炎,熱煎既久,腸胃同消,五臟乾槁,令人四肢消瘦,精神倦怠。故治之之法,無分上、中、下,先治腎為急,惟六味、八味及加減八味,隨證而服,降其心火,滋其腎水,則渴自止矣。內有桂、附之辛熱,壯其少火,灶底加薪,枯籠蒸溽,禾穗得雨,生意維新。

白話文:

趙養葵說:人體的水火平衡,氣血得到滋養,哪有消瘦的道理?調養不當,水火失衡,津液枯竭,導致腎陽虛火上炎,熱力煎熬久後,腸胃也會一起虛損,五臟乾枯,令人四肢消瘦,精神疲倦。因此,治療的方法不分上中下,要優先治療腎臟,使用六味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及加減八味地黃丸,根據症狀服用,降心火,滋腎水,這樣口渴自然就會停止了。其中有桂枝、附子的辛熱之性,壯旺腎陽,猶如竈底加柴,枯籠遇潤,禾穗得雨,生命力就能恢復。

論消證,專以心火熾盛,延而為上中下內外五臟之消,蓋舉《內經》心移熱於肺,傳為鬲消之一端而發,是但知熱之為病,而不知其心移寒於肺為肺消。《靈樞》論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腎脈微小皆為消。又五變篇及本氣篇,言五臟脆者與五臟柔弱者,皆善病消癉,易傷於邪。則知消之一證,屬虛寒者亦不少也。

白話文:

談到消瘦證候,主要以心火旺盛,蔓延到上中下內外五臟所致。這源自《內經》記載的心經熱傳至肺經,導致胃消瘦。這個說法只認識到熱證導致疾病,而忽略了心經寒證傳至肺經所致的肺消瘦。

《靈樞》記載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腎脈絡細微,都會導致消瘦。另外,《五變篇》和《本氣篇》提到五臟堅脆者以及五臟柔弱者,都容易患上消瘦,容易受邪氣侵犯。因此,消瘦證候不限於虛寒證,虛熱證也佔有一定比例。

奈後人悉言其熱,而置虛寒於不講,所以患是病而不愈者比比。人能即《靈》、《素》之理而研窮之,於陰陽、虛實之間,細為分剖,其實與熱者,可用古人治法,其虛與寒者,為補、為溫,覺之於早而用藥得當,烏在其不能愈耶!趙氏以六味、八味,專主水火津液之源,誠為探本之論,然亦在治之於早,而大劑以進,或全料,或半料,再入參兩許,審其陰陽而用之,庶可漸臻其效也。

白話文:

然而,後世的人大都只說其熱症,而把虛寒 (虛弱的寒證) 置之不理,因此患有這種疾病卻無法治癒的人不勝枚舉。如果能深入研究《黃帝內經》的理論,對陰陽虛實之間的關係仔細剖析,那麼對於熱症,可以用古人遺留下來的治療方法;對於虛寒症,則使用補虛溫陽的藥物,只要在病情早期診斷並用藥得當,又有何不能治癒的呢?趙氏用六味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,專門調理水火津液的根源,確實是探索病源的論述,但是這也需要在病情早期治療,而且要大劑量服用,可以全量服用,也可以半量服用,再加入參兩許,根據陰陽虛實的狀況調整用藥,這樣才能逐漸達到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