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原理》~ 卷之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1)

1. 治痘疹大法

凡痘疹,春夏為順,秋冬為逆,但覺身熱,症似傷寒,疑似未明,便當宜服惺惺散,或參蘇飲。熱甚者,以升麻葛根湯、人參敗毒散。若見紅點,便忌葛根湯等發表之藥。如未顯斑點,乃外傷,宜升麻湯。

內傷,枳殼丸。大便軟者,枳朮丸。

傷冷者溫之,補應丸。

惡寒者發之,防風蒼朮湯。火熱者奪之。

大便秘者下之,桃仁承氣、四順飲、柴胡飲之類選用,察其在氣在血之分。

渴者清之,大渴者白虎湯,小渴者涼膈散。

小便不通者利之,如導赤、八正散之類,當求上中下焦用藥,驚者分輕重安之,瀉者察寒熱理之。

出不快,宜化毒湯;出太甚,犀角地黃楊、地骨皮鼠黏子湯。

咽不利,桔梗甘草鼠黏子湯。

煩者,甘桔梔子湯。肺不利者,紫草甘草枳殼湯。

大陽出不快,荊芥甘草防風湯。

陽明出不快,升麻加紫草湯。

少陽出不快,連翹防風湯。

四肢出不快,防風芍藥甘草湯。

白話文:

對於治療痘疹的大原則如下:

通常來說,痘疹在春夏季節發病是順勢,秋冬季節則為逆勢。一開始感到身體發熱,病症類似於感冒,但尚未明確診斷前,應該服用惺惺散,或者參蘇飲。如果發熱嚴重,可用升麻葛根湯或人參敗毒散。然而,一旦出現紅點,就應避免使用像葛根湯這類的發汗藥物。如果還未顯現出斑點,代表是外因導致,可用升麻湯。

若是內因導致,則應使用枳殼丸。若大便偏軟,可使用枳朮丸。

對於受寒的人,應使用溫補的補應丸。對於感到寒冷的人,可用防風蒼朮湯來發汗。對於有火熱的人,應進行清熱處理。

若大便乾燥祕結,可用桃仁承氣、四順飲、柴胡飲等藥物,選擇應根據病情是在氣分還是血分。

對於口渴的人,應進行清熱解渴,嚴重口渴可用白虎湯,輕微口渴可用涼膈散。

對於小便不暢的人,應使用如導赤、八正散等藥物。對於有驚嚇反應的人,應根據嚴重程度來安神。對於有腹瀉的人,應根據寒熱狀況來調理。

如果痘疹長得不順利,可以使用化毒湯;如果長得太過旺盛,可用犀角地黃楊、地骨皮鼠黏子湯。

喉嚨不舒適,可用桔梗甘草鼠黏子湯。

對於心情煩躁的人,可用甘桔梔子湯。對於肺部不適的人,可用紫草甘草枳殼湯。

對於太陽經絡痘疹長得不順利,可用荊芥甘草防風湯。

對於陽明經絡痘疹長得不順利,可用升麻加紫草湯。

對於少陽經絡痘疹長得不順利,可用連翹防風湯。

對於四肢痘疹長得不順利,可用防風芍藥甘草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