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原理》~ 卷之十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 (1)

1. 痛風脈法

《脈經》曰:脈澀而緊者,痹也。

又云:少陽脈浮由弱,弱則為血不足,浮則為風,風血相搏,疼痛如掣。

白話文:

【痛風診斷方法】

根據《脈經》的說法:如果脈搏感覺澀且緊,這可能是風濕病的徵兆。

另外也有提到:當少陽脈呈現浮而弱的情況,弱顯示血液供應不足,浮則可能有風邪入侵。當風邪與血不足的情況相結合,就會產生像抽筋一樣的劇烈疼痛。

這樣可以幫助你理解嗎?

2. 治痛風大法

痛風之症,多由濕痰濁血流注為病,因其道路遠僻,非烏附雄壯之劑不能達,是以此症必須烏附以為引經,但不可用為主治。分其腫與不腫而療,必在行氣流濕,疏風導痰,活滯血生新血。切不可肉食,蓋肉屬陽火能助火。須先以二陳湯加酒浸白芍藥,少佐黃連以降心火。宜以蒼朮、南星、川芎、白芷等為主,看在上下部分,隨經加減。

如在上,屬風,主方加桂枝、羌活、威靈仙。

如在下,屬濕,主方加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

如氣虛,主方加人參、白朮、龜板。

如血虛,主方加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。

如挾痰,主方加南星、半夏、生薑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痛風的大原則】

痛風這種病症,大多是由於濕氣、痰濕和血液混濁導致的疾病,由於影響部位通常較深且位置偏僻,非得使用強效藥物才能達到病竈,因此在治療時必須使用像烏頭、附子這類藥材來作為引導藥,但不能作為主要治療藥物。應根據患處是否腫脹來進行治療,主要目標在於調節氣血、排除濕氣、疏散風邪、化痰、活化瘀血並促進新血生成。絕對要避免食用肉類,因為肉類屬性偏熱,會助長體內的火氣。首先,應服用二陳湯,加入酒浸泡過的白芍藥,並輔以少量黃連來降低心臟的火氣。應該以蒼朮、天南星、川芎、白芷等藥材為主,再根據病情發生在身體的上半部或下半部,適當增減其他藥物。

如果在上半身,屬於風邪所致,應在基本方中加入桂枝、羌活、威靈仙。

如果在下半身,屬於濕邪所致,應在基本方中加入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

如果患者氣虛,應在基本方中加入人參、白朮、龜板。

如果患者血虛,應在基本方中加入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。

如果患者有痰濕,應在基本方中加入天南星、半夏、生薑。

3. 丹溪治痛風活套

痛風之症,因狀多端,並宜辛溫辛涼,行氣活血之劑為主治。如痛有常處,或痛處赤腫灼熱,或渾身壯熱,此乃欲成風毒,宜敗毒散為主加減。

如肢節痛,須用羌活。風濕亦宜用之。

如肥人肢節痛,多是風濕與痰飲流注經絡作痛者,宜南星、半夏為主。

如瘦人性急躁而肢節痛發熱者,用血熱也,宜以四物湯加酒炒黃芩、黃柏。

如肢節疼痛脈滑者,乃濕痰壅塞經隧,宜蒼朮、南星燥濕痰,木香、枳殼、檳榔行滯,在下者加牛膝、漢防己。

如肢節腫痛,脈澀數者,乃瘀血也,宜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,或佐大黃微利之。

如倦怠無力而肢節痛,乃中氣虛兼痰飲流注,宜以人參、白朮、半夏、南星。

如因痰,宜二陳湯加酒洗黃芩、蒼朮、羌活。

如因濕,宜蒼朮、白朮,佐以薑汁、竹瀝及行氣藥。

如濕鬱周身走痛,或節間痛,遇陰寒即發,宜白朮一味酒服。

如病久,兩腳痠軟疼痛,或膝腫如鼓槌,乃亡陰也,宜以歸、芎、芍、地補血之劑治之。若挾氣虛,加參、耆;挾風濕,加防風、羌活、白朮之類,切不可純作風治,專用風藥以燥其血,而終莫能愈。

如手臂痛,是上焦濕痰橫行經絡作痛,宜半夏、酒芩、南星、白朮、香附、蒼朮、陳皮、茯苓、威靈仙、薄桂、甘草、生薑。

凡治頭風用薄桂者,蓋薄桂味淡,其性輕揚,能橫行胸脅手臂之間,引南星、蒼朮等至患所。

威靈仙治上體痛風最速,但虛弱人不宜多用。

凡痛風之症,世俗多用石絲藤、過山龍等草藥煮酒治此症,血虛之人大宜忌之,蓋此藥性熱而燥,不能滋血潤筋,惟善燥濕。若病之淺,濕痰得燥則開,瘀血得熱則行,故有速效。若病之深而血少者,愈服愈虛,終莫救。戒之戒之。

白話文:

【丹溪治療痛風的方法】

痛風這病症,原因種類繁多,一般應使用辛辣溫和或辛辣清涼的藥材,具有行氣活血功效的藥方作為主要治療方式。如果痛風部位固定不變,或者該部位出現紅腫、熱痛,甚至全身高燒的情況,這可能是風毒將要形成,應該使用敗毒散為主,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增減。

對於關節疼痛,應使用羌活。風濕症患者同樣適用。

肥胖者如果關節疼痛,大多是因為風濕和痰飲流於經絡導致的,應以天南星和半夏為主。

體型瘦弱且性情急躁的人,如果關節疼痛伴隨發熱,這可能是因為血液過熱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酒炒的黃芩和黃柏。

關節疼痛且脈搏滑動的人,這是因為濕痰堵塞了經絡,應該使用蒼朮、天南星來燥濕化痰,使用木香、枳殼、檳榔來消滯,如果是在下部,可以加上牛膝和漢防己。

關節腫痛且脈搏沉澀快速的人,這是由於瘀血,應該使用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,或者加上少量的大黃來通便。

疲倦無力且關節疼痛的人,這是因為中氣虛弱和痰飲流入經絡,應該使用人參、白朮、半夏、天南星。

如果是因為痰,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酒洗的黃芩、蒼朮、羌活。

如果是因為濕氣,應使用蒼朮、白朮,再輔以薑汁、竹瀝和行氣的藥物。

如果是濕氣鬱積全身導致遊走性疼痛,或者是關節疼痛,遇冷加重,可以單用白朮煎酒服用。

長期患病,雙腳酸軟疼痛,或者膝蓋腫大像鼓槌,這是因為陰虛,應使用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來補血。如果同時有氣虛,可以加上人參、黃耆;如果有風濕,可以加上防風、羌活、白朮等。切記不要只當作風病來治療,專門使用祛風的藥物來乾燥血液,這樣永遠無法痊癒。

手臂疼痛,是因為上焦的濕痰在經絡中橫行造成的,可以使用半夏、酒芩、天南星、白朮、香附、蒼朮、陳皮、茯苓、威靈仙、薄桂、甘草、生薑。

治療頭風使用薄桂,是因為薄桂味道淡,性質輕揚,能在胸脅手臂之間橫行,把天南星、蒼朮等藥物引到患處。

威靈仙對上半身的痛風治療效果最快,但是體質虛弱的人不適合大量使用。

對於痛風,民間常用石絲藤、過山龍等草藥煮酒治療,但是血虛的人應該避免,因為這些藥物性質熱燥,不能滋養血液和潤滑筋骨,只會燥濕。如果病情較輕,濕痰被燥後會消失,瘀血被熱後會流通,因此會有快速的效果。但如果病情嚴重且血液不足,服用後反而會更虛弱,最終無法救治。一定要謹慎。

以上就是丹溪治療痛風的方法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