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原理》~ 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)

1. 附方

六味地黃丸,滋陰大補丸,滋腎丸,俱虛損門。

白話文:

在虛弱損傷的治療範疇內,六味地黃丸、滋陰大補丸和滋腎丸都是用來滋補腎陰的藥方。

2. 便濁門(附遺精滑泄)

3.

便濁之症,盡由脾胃濕熱之氣下流,滲入膀胱,故使小便渾濁,或赤,或黃而不清,或白。其由一出於熱。經云:水液渾濁,皆屬於熱是也。但有氣血之分,如血虛而熱者為赤濁,乃心與小腸主之;氣虛而熱者為白濁,乃肺與大腸主之。而丹溪謂此症多屬濕痰流注,宜燥中宮之濕,兼以降火提氣。

又有遺精滑泄之候,與濁相類。夫遺精者,乃夢與鬼交而泄,是心氣不遂,思想無窮所致,治法在乎安神兼補,如茯苓、知母、黃柏之類,或佐以青黛等劑。其滑泄者,乃精隨溺出,又腎受濕熱氣鬱所致,蓋熱即流通,精隨溺出,法當在乎滋陰降火,如黃柏、知母之類,或佐以牡蠣、蛤粉以澀其滑。與此各類不同,學者宜再思焉。

白話文:

關於「便濁」這種症狀,主要是因為脾胃產生的濕熱之氣向下流動,滲透到膀胱,導致小便變得混濁,可能呈現紅色、黃色不清,或是白色。這些情況主要源於體內的熱氣過盛。正如古籍所言:如果體內水分呈現混濁,都可歸咎於熱氣過旺。然而,這種症狀還需根據氣血的不同來區分,例如,若是因血虛而產生熱氣,便會出現尿色偏紅的情況,這通常和心臟及小腸的問題有關;若是因氣虛而產生熱氣,則會出現尿色偏白,這通常和肺部及大腸的問題有關。而丹溪認為這種症狀大多是由於濕氣及痰濕在體內積聚,應當著重於去除脾胃的濕氣,並輔以降火及提升氣血的方法。

另外,還有「遺精滑泄」這種症狀,和「便濁」有些相似。所謂遺精,是指在夢中與異性交合而洩精,這通常是因為心神不安,思慮過多所致,治療上應注重安神及補養,可以使用茯苓、知母、黃柏等藥物,或者輔以青黛等草藥。而所謂滑泄,指的是精液隨著尿液一起排出,這是因為腎臟受到濕熱氣鬱影響,使得熱氣流通,精液隨著尿液一同排出,治療上應注重滋陰降火,可以使用黃柏、知母等藥物,或者輔以牡蠣、蛤粉等具有收斂作用的藥物。這些症狀雖然類似,但各有不同,學習者應當細心分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