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原理》~ 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)

1. 附方

四物湯,血門。

二陳湯,痰門。

當歸拈痛湯,腰門。

舟車丸,濕門。

大補丸,八味丸,並虛損門。

大黃左經湯,細辛,茯苓,羌活,大黃,甘草,枳殼,厚朴,黃芩,杏仁,前胡,各等分,加薑、棗,水煎服。

開結導飲丸,陳皮,茯苓,澤瀉,神麯,麥芽(各□兩),半夏(一兩),巴霜(錢半),枳殼,乾薑(各五錢),共為末,湯浸,蒸餅丸服。

獨活寄生湯,獨活(三兩),桑寄生,杜仲,細辛,牛膝,秦艽,茯苓,白芍藥,桂心,川芎,人參,防風,甘草,熟地,當歸(各兩半),共為末,每用一兩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【配方】

  • 四物湯:適用於調理血氣。

  • 二陳湯:專治痰症。

  • 當歸拈痛湯:主要用於腰部問題。

  • 舟車丸:針對濕症。

  • 大補丸和八味丸:皆可用於虛弱損傷的情況。

  • 大黃左經湯:此方含大黃、細辛、茯苓、羌活、甘草、枳殼、厚朴、黃芩、杏仁、前胡,各等份,再加入薑、棗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開結導飲丸:包含陳皮、茯苓、澤瀉、神麯、麥芽(各若干兩)、半夏(一兩)、巴霜(半錢)、枳殼、乾薑(各五錢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,用水浸泡後,製成丸狀服用。

  • 獨活寄生湯:獨活(三兩)、桑寄生、杜仲、細辛、牛膝、秦艽、茯苓、白芍藥、桂心、川芎、人參、防風、甘草、熟地、當歸(各兩半)。將所有成分混合後磨成粉,每次取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2. 瘟疫門

3.

瘟疫之病,乃天地不時之疫氣,其形質虛弱之人感而受之,狀若傷寒,始起於一人,續而傳染,一方一邑皆患此症。但中有輕重之分,若體氣壯盛之人感之淺者,輕而易療,若元氣虛敗,感之深者,重而難愈。其症自外而入,當從仲景傷寒法治療,但不可大汗大下,宜從中治,而用少陽陽明二經之藥,如小柴胡、升麻葛根湯之類。大要仍在補養元氣為主。

經云:養正而邪自除,學者宜致意也。

白話文:

瘟疫這疾病,是因為天地間不正常的疫情氣候所導致,身體較虛弱的人容易感染,症狀類似感冒,起初可能只有一個人患病,隨後便會迅速傳染,使得整個社區或城鎮的人都受到影響。然而,病情有輕重之別,對於體魄強健的人,即使受到感染,病情也會較輕,治療相對容易;反之,如果本來身體就虛弱的人,感染的程度較深,病情就會較重,治療起來也困難。這種病通常是由外而內的感染,應按照張仲景的傷寒論來治療,但不宜使用過於劇烈的發汗或瀉下療法,應採取適中的治療方式,使用少陽和陽明兩條經絡的藥物,例如小柴胡湯、升麻葛根湯等。最重要的還是要補充和調理人體的基本元氣。

古籍上說:只要身體健康,自然能抵禦病魔,讀書人應當對此有所認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