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原理》~ 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)

1. 附方

理中湯,治寒腹痛。大小承氣湯治熱結大便秘,腹痛。

抵當湯,治蓄血腹痛。

桃仁承氣湯,治瘀血腹痛。

二陳湯,治痰積腹痛。

調胃承氣湯,大陷胸湯,小建中湯,桂枝芍藥湯,已上方俱見傷寒門。

木香見現丸,治飲食生冷過度,以致腹痛。積聚門。

三稜消積丸,治症同前。內傷門。

枳實導滯丸,治傷濕熱之物不化,腹滿作痛。內傷門。

三黃枳朮丸,條芩(二兩),黃連(酒炒),大黃,神麯(炒),陳皮(去白),白朮(土炒,各一兩),枳殼(麩炒,五錢),共為末,湯浸,蒸餅丸如綠豆大,每白湯下五六十丸。

當歸四逆湯,當歸,桂枝,芍藥,細辛(各三錢),炙草,通草(各二錢),大棗(三枚),水煎,溫服。

黃耆湯,黃耆,人參,芍藥,茯苓,白芍(各一兩),乾薑,陳皮,藿香(各五錢),炙草(七錢),姜三片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[附方]

理中湯,用於治療因寒冷導致的腹部疼痛。

大小承氣湯,適用於熱邪導致的大便乾燥、祕結以及腹部疼痛。

抵當湯,針對的是血液在體內淤積所引起的腹部疼痛。

桃仁承氣湯,適用於瘀血造成的腹部疼痛。

二陳湯,用於治療由痰溼導致的腹部疼痛。

調胃承氣湯、大陷胸湯、小建中湯、桂枝芍藥湯,以上配方詳情請參考傷寒類病症的相關章節。

木香見現丸,適用於飲食過量或食用生冷食物後出現的腹部疼痛。詳情請參考積聚病症章節。

三稜消積丸,適用範圍與上述木香見現丸相同。詳情請參考內傷類病症章節。

枳實導滯丸,適用於因濕熱食物消化不良,導致腹部飽脹和疼痛的情況。詳情請參考內傷類病症章節。

三黃枳朮丸,配方包含條芩(二兩)、黃連(酒炒)、大黃、神麯(炒)、陳皮(去白)、白朮(土炒,各一兩)、枳殼(麩炒,五錢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浸泡,用蒸熟的面團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六十粒,用白開水送服。

當歸四逆湯,配方包括當歸、桂枝、芍藥、細辛(各三錢)、炙草、通草(各二錢)、大棗(三枚)。用水煎煮,溫熱服用。

黃耆湯,配方包括黃耆、人參、芍藥、茯苓、白芍(各一兩)、乾薑、陳皮、藿香(各五錢)、炙草(七錢)、生薑三片。用水煎煮,服用。

2. 耳症門

3.

經曰:耳者,腎之外候。夫腎為水藏,年老之人,耳多無聞者,由腎元虧敗故也。壯年亦有聾者,盡由嗜欲過多,致損腎元,火炎水虧之故。其有大病之後,腎水枯涸,虛火上炎,亦致耳鳴等症日作,聾鍾之患漸成矣。又有忽聞非常之聲而致聾者,蓋由驚則神奪,玄府空虛,邪氣乘虛襲入於內,以致窒塞而無所聞。為症既有不同,治法亦難執一。

是故因腎元虧敗而致者,法當滋腎為主;因驚所致者,法當散郁為先,如因虛火上攻者,法當滋陰降火為要。全在樞機,不可執泥古方而療今病。

白話文:

根據經典所述,耳朵是腎臟的外部反映。腎臟被視為水的藏府,對於年長者來說,他們常會有聽力減退的問題,這主要是因為腎臟功能衰退導致的。然而,壯年人也有出現耳聾的情況,這通常是由於過度的慾望和活動,導致腎臟功能受損,火旺水虧所致。

在經歷重大疾病後,腎臟的水分可能會枯竭,虛火上升,也會導致耳鳴等症狀逐日發生,最終形成耳聾。此外,突然聽到非正常的聲音導致的耳聾,是因為驚嚇使得精神失常,導致玄府(指人體精氣神之所在)空虛,邪氣趁虛而入,堵塞聽覺,導致無法聽見聲音。

由於病因各不相同,治療方法也不應一概而論。

因此,如果是因為腎臟功能衰退導致的,治療應該以滋補腎臟為主;如果是因為驚嚇導致的,應該以疏解鬱悶為先;如果是由於虛火上攻,則應該以滋養陰液、降低虛火為主要目標。治療策略必須靈活,不能固守古方來治療現代的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