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原理》~ 卷之七 (2)
卷之七 (2)
1. 治頭痛方
東垣白朮半夏天麻湯
治頭痛眼黑旋暈,噁心煩悶,氣促上喘,心神顛倒,目不敢開,如在風雲之內,無力以言,身重如山,四肢厥冷,不得安臥,此乃中氣虧敗,運動失常,以致脾濕壅鬱成痰,阻塞經絡,濕熱不得疏泄,郁久生風,上壅而作頭痛。是以頭痛眼黑旋暈,噁心煩悶,氣促上喘。夫心惡熱,心為熱炎,是以心神顛倒,不得安臥,目不敢開,如在風雲之內。
大熱則傷氣,是以無力以言,濕勝則身重,是以身重如山。夫陽為衛,而脾主四肢,今脾病不能舒布陽氣以通四肢,是以四肢厥冷。治宜補中氣以健脾驅風清濕、疏郁豁痰可也。是以用人參、黃耆、茯苓、白朮等補中氣以健運動,天麻驅風,蒼朮、澤瀉疏郁,黃柏清熱,生薑、半夏、橘紅等行氣豁痰,以神麯、麥芽等健脾和胃。
人參(甘溫,二錢),黃耆(甘溫,錢半),白朮(苦甘溫,一錢),茯苓(甘平,八分),天麻(苦辛涼,一錢),蒼朮(甘溫,一錢),澤瀉(甘鹹寒,一錢),黃柏(苦寒,八分),生薑(辛溫,七分),半夏(辛溫,一錢),橘紅(苦辛溫,八分),神麯(辛溫,八分),麥芽(甘溫,七分),水煎,食後熱服。
清空膏
治風熱上壅,頭因作痛,治宜疏風清熱為主,是以用川芎、防風、羌活等諸辛溫以疏風,柴胡、黃芩、黃連等諸苦寒之劑以清熱。
川芎(辛溫),防風(辛溫),羌活(辛溫),黃芩(苦寒),柴胡(苦寒),黃連(苦寒),等分共為末,每以一錢,用茶清調如膏,臨臥以抹口內,少用白湯送下。
徹清膏
治一切風頭痛。經云:風淫於上,散之以辛。是以用川芎、細辛、藁本、薄荷、蔓荊子等諸溫散風以止痛,少佐以生甘草瀉火和藥。
川芎(辛溫,七分),細辛(辛溫,六分),藁本(苦辛溫,一錢),薄荷(辛溫,八分),蔓荊(苦辛溫,一錢),生草(甘寒,五分),共末水煎,日三服。
元戎方
治風淫三陽經而作頭疼,經云風傷陽是也。治宜發表驅風為主。是以用葛根、蔥白髮表,助羌活引防風、荊芥以散太陽經邪,升麻、石膏、白芷等導防風以散陽明經邪,柴胡、川芎等導細辛、荊芥以散少陽經邪,佐芍藥伐肝,以治風木之本。
葛根(苦甘涼,一錢),蔥白(辛溫,二根),羌活(辛溫,太陽經藥,一錢),防風(辛溫,二錢),荊芥(苦辛溫,錢半。上二味,治風之要藥),升麻(苦寒,一錢),白芷(辛溫,一錢),石膏(辛寒,八分。上三味,乃陽明經之要藥),柴胡(苦寒,七分),川芎(辛溫,一錢。
上二味,乃少陽經藥),細辛(辛溫,錢半,三陽俱用),芍藥(酸寒,七分),水煎,每食後日進二服。
白話文:
[治頭痛方]
東垣白朮半夏天麻湯
這個方子是治療頭痛、眼睛發黑、頭暈、想吐、心煩氣悶、呼吸急促、喘不過氣、精神錯亂、眼睛不敢睜開,感覺像在風雲中一樣,沒有力氣說話,身體沉重如山,四肢冰冷,躺也躺不住的狀況。這是因為體內中氣虛弱,導致運化失常,使得脾胃濕氣過重積聚成痰,阻塞經絡,濕熱無法排出,久了產生風邪,往上侵擾頭部而導致頭痛。所以才會出現頭痛、眼睛發黑、頭暈、想吐、心煩氣悶、呼吸急促等症狀。心臟不喜歡熱,心屬火,所以精神錯亂、躺不住、眼睛不敢睜開,感覺像在風雲中一樣。
過熱會損傷氣,所以沒有力氣說話;濕氣過重會使身體沉重,所以感覺身體像山一樣。陽氣是身體的防衛力量,脾臟主管四肢,現在脾臟生病不能順利將陽氣輸送到四肢,所以四肢冰冷。治療的原則應該是補益中氣、健脾驅風、清除濕氣、疏導鬱滯、化痰。所以用人參、黃耆、茯苓、白朮等來補中氣,促進運化;用天麻來驅風;用蒼朮、澤瀉來疏導鬱滯;用黃柏來清熱;用生薑、半夏、橘紅等來行氣化痰;用神麯、麥芽等來健脾和胃。
藥方組成:人參(甘溫,六克)、黃耆(甘溫,四點五克)、白朮(苦甘溫,三克)、茯苓(甘平,二點四克)、天麻(苦辛涼,三克)、蒼朮(甘溫,三克)、澤瀉(甘鹹寒,三克)、黃柏(苦寒,二點四克)、生薑(辛溫,二點一克)、半夏(辛溫,三克)、橘紅(苦辛溫,二點四克)、神麯(辛溫,二點四克)、麥芽(甘溫,二點一克)。用水煎煮,飯後溫服。
清空膏
這個方子是治療風熱之邪向上侵擾,導致頭痛的狀況。治療的重點應該是疏散風邪、清除熱邪。所以用川芎、防風、羌活等辛溫的藥來疏散風邪,用柴胡、黃芩、黃連等苦寒的藥來清除熱邪。
藥方組成:川芎(辛溫)、防風(辛溫)、羌活(辛溫)、黃芩(苦寒)、柴胡(苦寒)、黃連(苦寒),將這些藥等量磨成粉末,每次取三克,用茶水調成膏狀,睡前塗抹在口中,再用少量白開水送服。
徹清膏
這個方子是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頭痛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風邪侵犯頭部,應該用辛散的藥物來驅散它。」所以用川芎、細辛、藁本、薄荷、蔓荊子等溫性的藥來驅散風邪,以止痛,再少量配以生甘草來瀉火、調和藥性。
藥方組成:川芎(辛溫,二點一克)、細辛(辛溫,一點八克)、藁本(苦辛溫,三克)、薄荷(辛溫,二點四克)、蔓荊子(苦辛溫,三克)、生甘草(甘寒,一點五克)。將這些藥磨成粉末,用水煎煮,一天服用三次。
元戎方
這個方子是治療風邪侵犯三陽經脈而引起的頭痛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風邪會損傷陽氣。」治療的重點應該是發散風邪為主。所以用葛根、蔥白來發汗;幫助羌活、引導防風、荊芥來驅散太陽經的風邪;用升麻、石膏、白芷等來引導防風,驅散陽明經的風邪;用柴胡、川芎等來引導細辛、荊芥,驅散少陽經的風邪;再佐以芍藥來平肝,治療風邪的根本原因。
藥方組成:葛根(苦甘涼,三克)、蔥白(辛溫,兩根)、羌活(辛溫,太陽經的藥,三克)、防風(辛溫,六克)、荊芥(苦辛溫,四點五克,以上兩味是治療風邪的要藥)、升麻(苦寒,三克)、白芷(辛溫,三克)、石膏(辛寒,二點四克,以上三味是陽明經的要藥)、柴胡(苦寒,二點一克)、川芎(辛溫,三克,以上兩味是少陽經的藥)、細辛(辛溫,四點五克,三陽經都可以用)、芍藥(酸寒,二點一克)。用水煎煮,每次飯後服用,一天服用兩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