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醫辨》~ 卷之中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中 (16)

1. 腳氣

腳氣之名,起自後代,其頑麻腫痛者,則經所謂痹厥也。痿軟不收者,則經所謂痿厥也。其衝心者,則經所謂厥逆也。

凡腳氣之候,或見食嘔吐,憎聞食臭,或有腹痛下利,或大小便閉澀不通,或胸中衝悸,不欲見光明,或精神昏憒,或喜迷忘,語言錯亂,或壯熱頭痛,或身體極冷疼煩,或覺轉筋,或腫或不腫,或䏶腿頑痹,或時緩縱不隨,或復百節攣急,或小腹不仁,引皆腳氣狀貌也。

方書以腫者為濕腳氣,不腫者為乾腳氣。

不問久近、乾溼及屬何經,並可用除濕湯加木瓜、檳榔、白芷各半錢,或芎芷香蘇散加赤芍藥、萆薢各半錢,仍吞木瓜丸。

腳氣衝心,丹溪用四物湯加炒檗、以附子末津調傅湧泉穴,以艾灸,泄引其熱下行。金匱八味丸,治腳氣上攻入少腹不仁。已上虛者宜之。檳榔為末,童便調服三脘散、大腹子散、桑白皮散、薏苡仁散,已上實者宜之。

腳氣,上氣喘息,紫蘇葉三兩,桑白皮(銼、炒)二兩,前胡(去蘆)一兩。㕮咀,每服八錢,水二盞半,檳榔二枚,杏仁(去皮尖)二十枚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盞,溫服無時。腳氣喘急,此係入腹,宜蘇子降氣湯,仍佐以養正丹或四磨飲。

腳氣,嘔逆噁心,宜八味平胃散加木瓜一錢,胃食者,宜生料平胃散加木瓜一錢。二證並可用半夏散、橘皮湯。

小便不通,用生料五苓散一帖,除濕湯一帖,加木瓜二錢重,分二服。

大便不通,羌活導滯湯。

大小便俱不通,檳榔丸,或五苓散和復元通氣散。

發熱不退者,敗毒散加木瓜一錢,或用敗毒散、五積散各半帖和勻,名交加散,更加木瓜一錢。

若久履濕,而得兩腳或腫或瘡,五苓散或和氣飲,加木瓜、蘿蔔子各半錢,大黃一錢。

腳氣日久,腳脛枯細,或寒或熱,或疼或癢,或一腳偏患軟弱嚲曳,狀如偏風者,宜小續命湯加木瓜,或獨活寄生湯、附子八味湯,吞活絡丹、虎骨四斤丸。

腳心痛者,宜大聖散二錢重,入木瓜末一錢,豆淋酒調,仍用川椒、香白芷、草烏煎湯洗。

腳氣隱痛,行步艱辛,用平胃散加赤曲同煎服最妙,雞鳴散亦佳。

診:脈浮弦為虛,濡細為濕,洪數為熱,遲澀為寒,微滑為虛,牢堅為實。浮為表,沉為里,沉弦為風,沉緊為寒,沉細為濕,沉數為熱。結因氣,散因憂,緊因怒,細因悲。入心則恍惚謬妄,嘔吐,食不入,眠不安,脈左寸乍大、乍小、乍無者不治。入腎則腰腳皆腫,小便不通,呻吟,口額黑,沖胸而喘,左尺絕者不治。

但見心下急,氣喘不停,或自汗數出,或乍寒乍熱,其脈促短而數,嘔吐不止者死。

白話文:

【腳氣】 腳氣這個病名,是後世才開始使用的。對於那些腳部麻木、腫脹、疼痛的患者,這在古醫學上被稱為「痹厥」。那些腳部無力、難以活動的,被稱為「痿厥」。而那些症狀衝擊到心臟的,則被稱為「厥逆」。

所有腳氣的徵兆,可能會出現吃東西就嘔吐,甚至厭惡食物的味道;或者有腹痛、拉肚子的情況;或者大小便不順暢;或者胸口悸動,不願見光;或者精神混亂,記憶力減退,言語紊亂;或者高燒、頭痛;或者全身冰冷、疼痛;或者感到肌肉抽筋;或者腳部腫脹,或者沒有腫脹;或者小腿麻木、無力;或者肌肉鬆弛,無法控制;或者全身關節緊繃;或者小腹失去感覺,這些都是腳氣的症狀。

醫書上認為,腳腫的是濕腳氣,不腫的是乾腳氣。

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,不管是否伴有濕氣,也不管影響的是哪條經絡,都可以使用除濕湯,加上木瓜、檳榔、白芷各半錢,或者使用芎芷香蘇散,加上赤芍藥、萆薢各半錢,同時服用木瓜丸。

如果腳氣導致心臟不適,可以用四物湯,加入炒檗和附子末,塗抹在湧泉穴,再用艾灸,以此引導熱氣下行。《金匱要略》中的八味丸,可以治療腳氣上攻,導致的小腹失去知覺。以上方法適合虛弱的人。檳榔磨成粉,用小孩的尿液調和,或者三脘散、大腹子散、桑白皮散、薏苡仁散,這些方法適合實證的患者。

對於腳氣引起的呼吸困難,可以使用紫蘇葉三兩,桑白皮二兩,前胡一兩,研磨後,每次服用八錢,用水兩碗半,加入檳榔兩枚,杏仁二十枚,生薑五片,煮至一碗,溫熱時服用,不限時間。如果腳氣導致呼吸急促,這通常是因為進入了腹部,應該使用蘇子降氣湯,同時輔以養正丹或四磨飲。

對於腳氣引起的噁心、嘔吐,可以使用八味平胃散,加入木瓜一錢。如果是胃部問題,可以使用生料平胃散,加入木瓜一錢。這兩種情況都可以使用半夏散、橘皮湯。

如果小便不暢,可以使用生料五苓散一帖,除濕湯一帖,加入木瓜二錢,分成兩次服用。

如果大便不暢,可以使用羌活導滯湯。

如果大小便都不暢,可以使用檳榔丸,或者五苓散和復元通氣散。

如果發燒不退,可以使用敗毒散,加入木瓜一錢,或者敗毒散、五積散各半帖,混合均勻,名為交加散,再加入木瓜一錢。

如果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,導致雙腳腫脹或者長瘡,可以使用五苓散,或者和氣飲,加入木瓜、蘿蔔子各半錢,大黃一錢。

如果腳氣持續很久,導致腳踝枯瘦,或者有寒熱交替,或者疼痛或癢,或者一隻腳偏弱,拖著走,像中風一樣,可以使用小續命湯,加入木瓜,或者獨活寄生湯、附子八味湯,配合服用活絡丹、虎骨四斤丸。

如果腳底疼痛,可以使用大聖散二錢,加入木瓜末一錢,用豆淋酒調和,同時用川椒、香白芷、草烏煎湯洗腳。

如果腳氣導致隱隱作痛,行走困難,可以使用平胃散,加入赤曲一起煎服,效果最好,雞鳴散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在診斷上,脈搏浮弦表示虛弱,濡細表示濕氣,洪數表示熱,遲澀表示寒,微滑表示虛弱,牢堅表示實證。浮表示表面,沉表示內部,沉弦表示風邪,沉緊表示寒氣,沉細表示濕氣,沉數表示熱。結因為氣鬱,散因為憂鬱,緊因為憤怒,細因為悲傷。如果進入心臟,會導致恍惚、妄想,嘔吐,無法進食,睡眠不安,左寸脈搏忽大忽小,或者消失,這就是無法治癒的症狀。如果進入腎臟,會導致腰部和腳部都腫脹,小便不暢,呻吟,嘴脣和額頭變黑,胸口憋悶,左尺脈搏消失,這也是無法治癒的症狀。

如果看到心臟部位緊張,氣喘不止,或者大量出汗,或者忽冷忽熱,脈搏短促且快速,嘔吐不止,這就是死亡的徵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