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窮源集》~ 卷二 (7)
卷二 (7)
1. 藥說
一自炎帝嘗藥辨性,以前民用區以三品,共三百六十種,而疾若得所療焉。自是以降,品類日繁,注述日富,如弘景、蘇恭、陳藏器及近時李瀕湖諸家,蒐羅入帙者不下萬數。然品類愈繁,而考覈愈難精一物也。而以為溫者數家,以為涼者數家,以為甘者數家,以為酸者又數家,各執一說不相下。
白話文:
自從炎帝開始品嚐藥物辨別藥性開始,民間所使用的藥物種類就分為三類,共三百六十種,而疾病也能得到相應的治療。從那以後,藥物種類日益繁多,註釋也越來越豐富,像弘景、蘇恭、陳藏器以及近期的李瀕湖等學者,蒐羅記載的藥物種類不下萬種。但藥物種類越多,考證就越難精通每種藥物。對於同一種藥物,有的學者認為溫熱,有的認為寒涼,有的認為甘甜,有的認為酸澀,各持己見,互不相讓。
後世學者目迷五色,何所適從?余謂審藥之法,凡列《神農經》者,遵經無疑。其在各家本草中,義惟一致者,自當從同。惟立論不一,而無可據者,則先會其立名之意。一物一名,有取其形者,有取其臭者,有取其味者,有取其性者,有取其義者,皆宜參互而考訂之。其有名義莫解,而無從印證者,則當辨其色與臭味。
白話文:
後來的醫學家,被各種不同的說法弄得眼花繚亂,不知道該遵循哪一種。我認為,辨別藥物的標準是:如果收錄在《神農經》中的,就按照《神農經》記載的沒有錯。對於各家本草中,意思完全一致的,就應該遵循一致的說法。只有那些說法不一,又無據可依的,就先了解它們立名的用意。每種藥物只有一個名稱,而名稱的由來可能取自它的形狀、氣味、味道、藥性或其他的意義,都要互相參照考證。如果有的藥物無法理解它的名稱和詞義,又無法找到依據證實它的說法,那就應該根據它的顏色和氣味的味道來辨別。
五色、五臭、五味,皆應乎五行,五行應乎五臟六腑。凡物莫逃乎五行,五行各有其性,而為陰為陽判然兩途。既得其五行之性,而復識其陰陽之所屬,則甘酸辛苦鹹升降寒熱之分,皎然在目。又考其生之所自,孰得正氣而生,孰得間氣而生,孰得駁雜之氣而生。而性之所近,或喜燥,或喜濕,或喜寒,或喜熱,兼此數者,庶無大謬。
白話文:
五種顏色、氣味和味道都與五行相應,五行又與五臟六腑相應。天地萬物都不能脫離五行,五行各有自己的屬性,分為陰陽兩類。一旦掌握了五行的屬性,再瞭解它們的陰陽屬性,那麼甘、酸、苦、辛、鹹五味與升、降、寒、熱的區別就會一目瞭然。還要考察它們的產生來源,哪些獲得了正氣,哪些獲得了間氣,哪些獲得了駁雜之氣而產生。並且它們的本性傾向,有的喜歡乾燥,有的喜歡潮濕,有的喜歡寒冷,有的喜歡炎熱,綜合這些因素,才能避免大的錯誤。
至如諸書所傳之品,其考察非不精到,而揆之今日,往往不合者,則時為之也。天地之氣,應乎物產,天度日差而西,地氣日動而南,以乾坤之清寧,尚有變易,而況於物乎。物之變者無他,純者日薄,駁者日峻也。《本經》所載輕身延年神仙者,無慮數十種,今試服之,其效未必如此之神,而毒藥之傷人,沾吻而立殞,至今未艾。即此以觀,而用藥之道可知。
白話文:
至於過去醫書記載的藥物,他們的考證雖不失精闢,但是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,常常不合適,這是因為時代變遷的緣故。天地之氣會影響萬物生長,太陽日漸西移,大地氣候日漸偏南,連天地間清澈安寧的氣候都會改變,何況是萬物呢?萬物變化的原因,就是純粹的東西日漸減少,混雜的東西日漸增多。過去《本草經》記載延年益壽、成仙得道的藥物,恐怕有數十種,現在試著服用它們,其功效未必如書中所述那麼神效;而有毒的藥物傷人,只要沾到一點點,就會當場喪命,這種情況到現在都還存在。從這裡就可以瞭解用藥的常識。
況乎一物不產於一方,而一方即具有一性。優者無多,而劣者充肆。本草注其優之所長,而鋪戶則以劣者射利。粗工不稔藥品,第據方書而用之,是猶紙上談兵,而不識風雲蛇鳥為何狀者矣。夫牛溲、馬勃,未嘗不與參、耆同功,顧用之何如耳。地道不同,性情略似,優者可治重病,劣者用調輕疾。
白話文:
更何況一種藥材不可能只產於一個地方,而一個地方也只擁有一種特性。優質的藥材很少,而劣質的充斥市場。藥典記載藥材優點長處,而藥店卻用劣質藥材牟利。粗心的工匠不熟悉藥材,只根據方書使用藥材,就像紙上談兵,卻不認識實際的風雲鳥獸。牛溲、馬勃這些藥材,並非沒有與參、耆一樣的功效,關鍵在於如何使用。它們產地不同,性質略微相似,優質的可以治療大病,劣質的可以調養小病。
辨之之法,在按籍而核其形似氣味,乃為得之。他如山陬海澨之地,人戶僻處,市儈往往以毫不相近之贗物,希覓蠅頭,病家值此,視鉤吻為黃精,啜之而不疑,其害可勝言哉。故立方之時,當審方隅之風氣淳漓,市肆之採買遠近,擇便而用之,其貽誤於斯民者,或稍從末減云爾!
白話文:
辨別藥物的做法,在於根據藥書對照它們的外形、氣味,才能得到正確的藥材。其他像是山區海邊等偏僻的地方,人們居住分散,市集藥販往往拿出不相干的假貨,想騙取一點小利,病人在這種情況下,誤把鉤吻當作黃精,服食而毫無懷疑,它的危害怎麼說得完!因此,開立藥方時,應審查當地風氣的淳樸或敗壞,藥材進貨的遠近,選擇便利的來使用,才能減少對民眾的誤導!
對證發藥之語,人人解道,第不知其所謂證者何證,而所謂藥者何藥也。夫藥之寒熱補瀉之辨易明,而經絡上下之用難晰。以太陽之品施之少陽之經,以少陽之品施之陽明之經,雖同一發表之味,而本經之邪不退,他經之表已虛,是為攻伐無過。推之十二經,莫不皆然。即藥對經用,似可無憾,而藥有升降清濁之不同,宜升而反降,宜清而反濁,亦為藥不中病。是故知證而不知藥。
白話文:
大家都懂得辨證論治的說法,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是「證」,也不知道什麼是「藥」。藥的寒熱補瀉這些性質比較容易分辨,但是經絡的上下運行卻很難弄清楚。用太陽經的藥物施用到少陽經,用少陽經的藥物施用到陽明經,雖然都有發表的功效,但是本經的邪氣沒有祛除,其他經絡的表氣卻已經虛弱了,這就是攻伐過度。推廣到十二經,沒有哪個經絡不是這樣。即使藥物對應經絡使用,好像沒有什麼問題,但是藥物有升降清濁的不同,應該升的反而降了,應該清的反而濁了,也是因為藥不對症。所以只知道辨證卻不知道用藥。
是猶知射而不知的也。或曰:古人遇一證,必立一方,證既審矣,按籍而用方,何誤之有?嗚呼!此庸醫之所藉口,而世人隱受其毒而不知者也。古人去今幾何時矣,其立方之時,三元運氣之盛衰,果與今適合耶?五運太少之強弱,六氣左右之分司,果與此日不殊耶?古人所生之地,果與吾今日施治之方隅不異?古人所用之藥,果與吾今日所用之藥之地道不錯耶?且陽臟陰臟,各有偏勝,五行衰旺,體有分屬,《內經》所以有二十五人之別,若二十五人同患一證,即同用一方,其盡合耶?亦不盡合耶?子輿氏曰:能與人以規矩,不能使人巧。古人立方,不過與人以規矩而已,非謂為鐵版註腳也。
白話文:
這就像射箭只知道拿弓,卻不知瞄準目標一樣。有人說:古代名醫遇到一種病證,一定會制定一方藥劑。既然已經確診,參照醫書用藥,又怎麼會有誤差呢?唉!這是庸醫的藉口,而世人不明所以,暗中受害卻不自知。古代距今已經很久了。他們制定藥方的時候,三元運氣的盛衰,真的和現在相符合嗎?五運太過太少的強弱,六氣左右的職司,真的和現在一樣嗎?古代名醫生活的地方,真的和我們今天用藥的地方沒有區別嗎?古代名醫所用的藥,真的和我們今天所用的藥的地道沒有差別嗎?而且陽臟陰臟各有偏勝,五行衰旺,體質有不同區分,《內經》中因此區分了二十五種人。如果二十五種人患有同一樣病證,就同時使用一方藥劑,那麼它們完全相符嗎?還是不完全相符呢?子輿說:能夠給人規矩,但不能使人靈巧。古代名醫制定藥方,只是給人規矩而已,並不是像鐵版一樣不可變動的。
上古聖人井田封建,法制盡善,後人神明其意而用之,最為上理。若規規焉反今從古,鮮有不致決裂者。寧獨用藥而可執方乎?且藥之為物,生生不窮,古人所用之品,有至今日而莫覓其種者矣。今日所出之品,有古人所莫識為何物者矣。如必執方,是神農、仲景而後無藥也,有是理乎!況十步之內,必有香草,皆可儲為藥籠中物。而土產新鮮之品,功用較勝,胡弗與市肆者參用歟?近世庸工用藥之謬,尤有大可怪者。
白話文:
上古聖人建立的井田制和封建制,法規制度非常完善。後人過度推崇聖人的想法而照搬使用,這是最不合理的做法。如果只是拘泥於舊方法而不根據當今情況做調整,很少有不會遭遇挫折的。難道僅僅在用藥上才能墨守成規嗎?
而且藥材這種東西,種類繁多、生生不息。古人所使用的藥品,有的到了今天已經找不到它的種子了。而今天發現的藥材,有的古人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。如果一定要照搬古方,那麼神農和仲景之後就沒有藥材可用,這難道合乎邏輯嗎?
況且,十步之內必定有香草,都可以儲存在藥籠中。而且,當地生產的新鮮藥材,藥效往往更好。為什麼不和市面上流通的藥材一起使用呢?
近來,一些庸醫用藥的錯誤,更是令人感到奇怪。
古人注本草,或曰為外科之要藥,或曰為女科之要藥,原其本旨,無非便後學之採取,非截然分男、婦、內、外、大、小之科,謂不可通用也。今則分門別類,界劃井然,痘疹瘡瘍諸家,所用之味不逾數十種,若為外此,非所應用者。而方家亦因之而不敢攙入,間見一通用者,必群然目笑之。
白話文:
古代醫書中記載的藥物,有人說它是外科的要藥,有人說它是婦科的要藥。究其根本,無非是方便後人採集使用,而不是把藥物截然分為男、女、內、外、大、小等科目,認為它們不能通用。現在,醫書中把藥物分門別類,界限分明。那些痘疹、瘡瘍專科,所用的藥物不超過幾十種,如果超出這個範圍,就不會考慮使用。而方劑家們也因此不敢把這些藥物混用。偶爾看到一種可以通用的藥物,必然會引來大家的笑話。
亦烏知用藥者用其性也,非因其科也。如若所云,是歸、芍無與於男子,而乳、沒無當於內證也。古人有知,恐亦嗤後人之愚,而悔其立說之贅矣。
白話文:
那些認為用藥是根據藥性的說法也不對,不是因為它們的功效。如果如他們所說,那麼歸(歸尾)、芍(芍藥)就不應該用於男性,而乳香、沒藥也不應該用於內科疾病。古代醫家有智慧,恐怕也會嘲笑後人的愚蠢,後悔自己提出的論點多餘。
2. 藥法摘錄
經云:陰味出下竅,陽氣出上竅。味厚者為陰,薄為陰之陽。氣厚者為陽,薄為陽之陰。味厚則泄,薄則通,氣薄則發泄,厚則發熱。氣味辛甘發散為陽,酸苦湧泄為陰。夫五味入胃,各歸所喜攻,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腎。久而增氣,物化之常也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:陰性的氣味從下竅(肛門)排出,陽性的氣從上竅(口鼻)排出。味道濃重的是陰,味道淡的是陰中的陽。氣體濃重的是陽,氣體淡的是陽中的陰。味道濃重則會瀉下,味道淡則會通暢。氣體淡則會發散,氣體濃重則會發熱。辛辣和甘甜的味道能發散,所以屬陽。酸和苦的味道能湧泄,所以屬陰。
五種味道進入胃中,都會歸類到自己喜歡的器官去攻擊。酸味首先進入肝臟,苦味首先進入心臟,甘味首先進入脾臟,辛味首先進入肺臟,鹹味首先進入腎臟。時間久了就會增加氣,這是物體轉化的規律。
氣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補上治上制以緩,補下治下制以急,急則氣味厚,緩則氣味薄。欲令脾實,氣無滯,飽無久坐,食無太酸。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。心苦緩,急食酸以收之。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肺苦氣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。腎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,開腠理,致津液,通氣也。
白話文:
氣息增長持續時間過長,是早夭的原因。補益氣血不足的上焦,宜用緩和的方法;補益氣血不足的下焦,宜用急迫的方法。急迫的方法會使藥物的氣味濃烈,緩和的方法會使藥物的氣味清淡。想要脾臟強健,氣息暢通無阻,飲食後不要久坐,也不要過量食用酸味食物。肝臟屬苦而急,急迫進食甘味食物可以緩和它。心臟屬苦而緩,急迫進食酸味食物可以收斂它。脾臟屬苦而濕,急迫進食苦味食物可以乾燥它。肺臟屬苦而氣息上逆,急迫進食苦味食物可以宣泄它。腎臟屬苦而乾燥,急迫進食辛味食物可以滋潤它,使皮膚腠理疏通,津液充足,氣息暢達。
,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用辛補之,酸瀉之。心欲軟,急食鹹以軟之,用鹹補之,甘瀉之。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,用苦瀉之,甘補之。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補之,辛瀉之。腎欲堅,急食苦以堅之,用苦補之,咸瀉之。辛走氣,氣平無多食辛。咸走血,血病無多食鹹。
白話文:
肝氣好往上散,需要吃辛辣的食物來疏散,用辛辣來補,用酸味來瀉。
心氣好往下軟,需要吃鹹味的食物來軟化,用鹹味來補,用甘味來瀉。
脾氣好往外緩,需要吃甘味的食物來緩解,用苦味來瀉,用甘味來補。
肺氣好往內收,需要吃酸味的食物來收斂,用酸味來補,用辛辣味來瀉。
腎氣好往裡堅固,需要吃苦味的食物來堅固,用苦味來補,用鹹味來瀉。
辛味能疏通氣血,氣血調和不要多吃辛辣。
鹹味能疏通血液,血液有病不要多吃鹹味。
苦走骨,骨病無多食苦。甘走肉,肉病無多食甘。酸走筋,筋病無多食酸。是謂五禁。厥陰在泉,為酸化。少陰在泉,為苦化。太陰在泉,為甘化。少陽在泉,為苦化。陽明在泉,為辛化。太陽在泉,為咸化。木位之主,其瀉以酸,其補以辛。火位之主,其瀉以甘,其補以咸。
白話文:
有苦味的食物會流向骨頭,因此骨病患者不宜多吃苦味的食物。有甜味的食物會流向肌肉,因此肌肉病症患者不宜多吃甜味的食物。有酸味的食物會流向筋腱,因此筋腱病症患者不宜多吃酸味的食物。以上稱為「五禁」。
厥陰穴位於湧泉穴,具有酸化作用。少陰穴位於湧泉穴,具有苦化作用。太陰穴位於湧泉穴,具有甘化作用。少陽穴位於湧泉穴,具有苦化作用。陽明穴位於湧泉穴,具有辛化作用。太陽穴位於湧泉穴,具有鹹化作用。
五行屬木的穴位,瀉熱要用酸味,補益要用辛味。五行屬火的穴位,瀉熱要用甘味,補益要用鹹味。
,土位之主,其瀉以苦,其補以甘。金位之主,其瀉以辛,其補以酸。水位之主,其瀉以咸,其補以苦。厥陰之客,以辛補之,以酸瀉之,以甘緩之。少陰之客,以咸補之,以甘瀉之,以酸收之。太陰之客,以甘補之,以苦瀉之,以甘緩之。少陽之客,以咸補之,以甘瀉之,以咸軟之。
白話文:
五行中,土位的支配者,其瀉下用苦味藥,其補養用甘味藥。金位的支配者,其瀉下用辛味藥,其補養用酸味藥。水位的支配者,其瀉下用鹹味藥,其補養用苦味藥。
厥陰之氣為客,用辛味藥補養,用酸味藥瀉下,用甘味藥緩和。少陰之氣為客,用鹹味藥補養,用甘味藥瀉下,用酸味藥收斂。太陰之氣為客,用甘味藥補養,用苦味藥瀉下,用甘味藥緩和。少陽之氣為客,用鹹味藥補養,用甘味藥瀉下,用鹹味藥軟化。
,陽明之客,以酸補之,以辛瀉之,以苦泄之。太陽之客,以苦補之,以咸瀉之,以苦堅之,以辛潤之。陰之所生,本在五味。陰之五宮,傷在五味。是故味過於酸,肝氣以津,脾氣乃絕。味過於咸,大骨氣勞,短肌心氣抑。味過於甘,心氣喘滿,色黑,腎氣不衡。味過於苦,脾氣不濡,胃氣乃厚。
白話文:
陽明的熱邪:用酸性藥物補益,用辛味藥物瀉下,用苦味藥物瀉出。
太陽的熱邪:用苦味藥物補益,用鹹味藥物瀉下,用苦味藥物堅固,用辛味藥物滋潤。
陰液的產生,根源於五味。陰液的五臟,會受到五味的傷害。所以:
口味過酸,肝氣會過盛,脾氣會虛絕。
口味過鹹,骨氣會虛弱,肌肉會短縮,心氣會抑鬱。
口味過甘,心氣會飽滿,面色發黑,腎氣會失衡。
口味過苦,脾氣會乾澀,胃氣會厚重。
味過於辛,筋脈沮弛,精神乃央。酸傷筋,辛勝酸。苦傷氣,咸勝苦。甘傷脾,酸勝甘。辛傷皮毛,苦勝辛。咸傷血,甘勝咸。肥者令人內熱;甘者令人中滿。
白話文:
過於辛辣的味道會導致筋脈鬆弛無力,精神也衰弱。酸味損傷筋骨,但辛味可勝過酸味。苦味損傷氣血,鹹味可勝過苦味。甜味損傷脾胃,酸味可勝過甜味。辛味損傷皮膚和毛髮,苦味可勝過辛味。鹹味損傷血液,甜味可勝過鹹味。肥膩之物會導致內熱;甜味之物會導致腹部脹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