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怡堂散記》~ 卷下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5)

1. 白附子

白附子,陽明風藥、大熱純陽,與附子相類而色白故名。古方牽正散用之除面癱。陶宏景雲:「此藥久絕,無復真者,今之白附,體圓臍正,非附生可知,亦鬼臼由撥之類耳。用為面藥不見其害,湯丸中不用為是,牽正散予以石菖蒲代之。

白話文:

白附子性溫熱,屬於陽明經的藥物,藥性非常溫熱,與附子相似但顏色較白,因此得名。古代治療面癱的牽正散方劑中會使用白附子。陶弘景說:「這種藥很久沒見到了,現在已經沒有真正的白附子了。現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附子,形狀圓潤,底部有臍狀突起,並不是附著在其他植物上生長的,而是像鬼臼這種植物的塊莖之類的東西。用於外敷治療面部疾病沒有什麼危害,但內服在湯劑或丸藥中則不宜使用,在牽正散方中,可以用石菖蒲代替。」

2. 款冬花

《本草備要》一書,由博返約歸於正宗,為醫家便讀之書,其中可儀者唯款冬花一味,隨諸家雜演成文,似非訒庵手筆。既曰辛溫純陽,則偏勝之藥也,又曰瀉熱、潤肺、消痰、除煩。豈有辛溫純陽之性而能瀉熱除煩乎?至若定驚明目一句,尤屬支離,無從著落,藥為補偏救弊而設,斷無寒熱虛實皆可施用之理。予故急為指出,用者詳之。

款冬花開於隆冬,感一陽之氣而生,蕊小、色紅、氣微辛,能溫肺散寒,治肺寒咳嗽之藥也,肺熱咳嗽者忌用。東垣[用]佛耳草氣熱味酸,亦治寒嗽之藥,故用款冬為之使。

白話文:

款冬花

《本草備要》這本書,雖然精簡扼要,方便醫生閱讀,但其中關於款冬花的記載,卻參雜了許多其他學說,似乎並非作者原本的意圖。書中說款冬花辛溫純陽,屬於偏性較強的藥物,又說它能瀉熱、潤肺、消痰、除煩。然而,辛溫純陽的藥物怎麼可能瀉熱除煩呢?至於說它能定驚明目,更是牽強附會,缺乏根據。藥物是用來治療偏頗之症的,不可能寒熱虛實都能使用。我特意指出來,用藥者應仔細考量。

款冬花在隆冬盛開,吸收了初生的陽氣而生長,花蕊小、顏色紅、氣味略辛,具有溫肺散寒的功效,能治療肺寒咳嗽,但肺熱咳嗽的患者忌用。李東垣(指李杲)用佛耳草治療寒咳,因為佛耳草性熱味酸,所以用款冬花來輔助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