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怡堂散記》~ 卷下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0)

1. 火花膏

《嬰童百問》火花膏止小兒夜啼。夜啼者,臟冷也。火花陰中之陽,自然之妙,剪下一朵,辰砂一字蜜調成膏塗乳上,令兒舔吸,用法亦妙。醫者,意也,此小巧之妙方也。[一字:用量相當於銅製錢四個字中的一個字上堆放量。]

白話文:

火花膏可以治小兒夜啼。小兒夜啼是因為臟腑虛寒。火花是陰中之陽,具有神奇的療效,剪下一朵,用辰砂(硃砂)少許(約等於四個銅錢字大小的一個字的量)和蜂蜜調成膏狀,塗在乳房上,讓孩子舔食,這種使用方法也很巧妙。醫生治病,貴在用心,這是個非常巧妙的小方子。

2. 舉卿古拜散

陳無擇婦人方,荊芥一味焙研為末,淡酒沖服,名舉卿古拜散,治產後中風有神功。蓋厥陰血分藥也。《唐韻》荊字舉卿切,芥字古拜切。隱其名者,重其事也,非故疑惑後人。蓋欲學者讀書知音義也。

白話文:

陳無擇的婦科方劑中,有一方只用荊芥一種藥材,焙乾研磨成粉末,用淡酒沖服,叫做「舉卿古拜散」,治療產後中風有奇效。這是因為荊芥是作用於厥陰血分的藥物。《唐韻》中,「荊」字讀作「舉卿」,「芥」字讀作「古拜」。隱去藥方名稱的真正含義,是為了強調其療效,並不是故意要迷惑後人。其實是想讓學習者透過研讀,了解藥物名稱的音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