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願體醫話》~ 願體醫話良方 (8)

回本書目錄

願體醫話良方 (8)

1. 牙疳

走馬牙疳,若無故起者,多由於膏粱厚味所致。亦有起自痧痘毒盛,或傷寒熱壅未經清解,火積於胃,涎流口臭,牙齦腐爛,甚至齒落者,急吹此藥於患處,再服清胃湯加黃連、蘆薈,遲則難救。若腮穿皮破者,更難救矣。

吹藥用人中白五錢煅,陳蠶繭二錢五分煅存性、五倍子一錢打碎、囫圇五倍子一錢、裝入明礬一錢煅枯、川黃連末五分、蘆薈末五分、真牛黃三分、青黛五分、冰片四分、陳壁錢窠十七個,煅存性,共研細末。先用河蚌煮湯漱口,後以此吹患處。

俞按:此證亦有因多服溫補藥而致者。

白話文:

牙疳(牙齦潰爛)如果無緣無故發生,大多是因為經常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引起的。也有些是因為痧痘(麻疹等)毒邪過盛,或是傷寒病邪熱邪壅塞未得到徹底清除,導致胃中積熱,口水增多伴有口臭,牙齦腐爛,甚至牙齒脫落。這種情況下,要趕快把藥粉吹到患處,再服用清胃湯,並加入黃連和蘆薈,如果延遲治療就難以治癒了。如果已經爛到腮幫子穿孔破皮,那就更難治了。

吹藥的配方:人中白五錢(約15克)煅燒成灰,陳蠶繭二錢五分(約7.5克)煅燒存性(保留其有效成分),五倍子一錢(約3克)打碎,囫圇五倍子(完整乾燥的五倍子)一錢(約3克),明礬一錢(約3克)煅燒至乾燥,川黃連粉五分(約1.5克),蘆薈粉五分(約1.5克),真牛黃三分(約1克),青黛五分(約1.5克),冰片四分(約1.2克),陳舊的蜂窩(蜂巢)十七個煅燒存性,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。先用河蚌煮的湯漱口,然後把藥粉吹到患處。

註解:這種牙疳也可能是因為服用太多溫補藥物造成的。

2. 霍亂

凡人傷暑,腿肚轉筋者名暑霍亂。傷寒腿肚轉筋者,名寒霍亂。傷食腿肚轉筋者,名食霍亂。皆上吐下瀉。雖稱危急,究是邪從吐瀉而出,尚屬可治。獨有氣機閉塞,不吐不瀉,轉筋入腹,痛不可言,名乾霍亂。若衝至心,不可救矣。速用木瓜、吳茱萸各一錢,食鹽五分,水二盅,煎一盅,服之即愈。

俞按:霍亂轉筋一證,既有寒暑之分,亦有暑伏於內、而寒束於外者。故服藥最宜審慎。干雀亂,俗名絞腸痧。固由氣閉使然,亦有見轉筋者。史君所主之方,洵為妙劑。若轉筋入腹,多屬下元虛弱之人。寒暑雜受,深入陰經,宜用倭硫黃、肉桂、母丁香、吳茱萸各一錢,麝香當門子三分,各研極細和勻,密貯小瓷瓶內。每用二、三分,以蔥汁調置臍中,外以膏藥封之,一時即愈。

即吐瀉太多而元氣欲脫者,亦可貼以回陽。因名曰回陽膏。若內治之法,既猝難分別證候之囚寒因暑,況多利亡陰,血液已奪,雖可投熱藥者,亦恐剛烈劫陰,終於不救。此方藥雖猛峻,而僅取其氣由臍入腹,自能溫通臟腑以逐寒邪,不致傷陰,誠為善策。但近年此證甚多,倉淬之間,惟恐製藥不及,願將此方廣為傳播,冀有力之家,預行修合,以應危急之需,則造福無涯矣。然藥味猛烈,止宜外治,斷不可吃,懷孕者並不可貼也。

又三聖丹:木香一兩不見火,雄黃二兩,明礬三兩,共研細末,用鮮荷葉、橘葉、藿香葉各二兩搗汁,丸如梧子大,每服九分。治寒濕霍亂如神,重者再服。

又生芋芳,治絞腸痧甚效,患此者食之味美,垂危可救。

乾霍亂者,俗名烏痧脹。人多不識,但北方患此者甚少,獨南方婦女及莊村農人。略染風寒暑濕之邪,則必刮痧,一刮即愈。其應如響,遂成慣病,此亦風土習俗,竟為醫藥捷徑。凡鄉嫗老溫,是其手段,用齏湯一碗,或白水入香油數匙亦可,以麻蘸之。所刮之處,乃胸脊、兩臂彎、兩膝彎、眉攢、頸下等部。

所見之色,有紫紅黃黑之分,飢飽寒熱之別。重者必刺去惡血而後可。人若四肢無力,胸腹悶痛,凜寒困倦,眩暈嘔惡者,此即痧之將發也,宜速刮之,遲則氣機壅塞而竟有脹死者。余亦未解其故也。

俞按:痧脹有兼腹痛者,乾霍亂則腹痛如絞,證有分別,病源則一也。然須分別論治矣。郭右陶著《痧脹玉衡》一書,論之甚詳。若急痧欲死之證,須將病人之口撐開,看其舌底有黑筋三股,男左女右,以竹著嵌碎瓷鋒,刺出惡血一點即愈。

白話文:

霍亂

古代醫書記載,中暑導致腿肚子抽筋的稱為暑霍亂;傷寒導致腿肚子抽筋的稱為寒霍亂;傷食導致腿肚子抽筋的稱為食霍亂。這三種霍亂都會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,雖然危急,但邪氣是通過嘔吐腹瀉排出,仍然是可以治療的。

唯獨氣機閉塞,不吐不瀉,抽筋深入腹部,疼痛難忍的,稱為乾霍亂。如果病情發展到衝擊心臟,那就無法挽救了。治療乾霍亂,可以迅速服用木瓜、吳茱萸各一錢,食鹽五分,加水二盅,煎成一盅服用,就能痊癒。

另有醫家指出,霍亂抽筋的症狀,既有寒熱之分,也有暑邪內伏、寒邪外束的情況。因此用藥必須謹慎。乾霍亂,俗稱絞腸痧,確實是由於氣機閉塞導致,但也可能出現抽筋的症狀。上述藥方確實是妙方。如果抽筋深入腹部,大多是下元虛弱的人,寒暑之邪夾雜入侵陰經,可用倭硫黃、肉桂、母丁香、吳茱萸各一錢,麝香三分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混合均勻,密封儲存在小瓷瓶裡。每次用二到三分,用蔥汁調和後敷在肚臍上,外面再用膏藥封住,很快就能痊癒。

如果嘔吐腹瀉過多,元氣將要耗盡,也可以貼上回陽膏。回陽膏的內服方法,很難區分是寒邪還是暑邪所致,而且腹瀉過多,陰液已損耗,即使可以服用溫熱藥物,也擔心藥性過猛,傷及陰氣,最終導致無法挽回。這個藥方雖然藥性猛烈,但僅僅是利用藥物氣味由肚臍進入腹部,溫通臟腑以驅除寒邪,不至於傷及陰氣,確實是好方法。但近來此症甚多,緊急情況下,恐怕製藥不及,希望將此方廣泛傳播,希望有條件的人家預先準備好藥物,以應對危急情況,造福無涯。但藥性猛烈,只能外敷,絕對不能內服,孕婦也不能貼敷。

另有「三聖丹」方:木香一兩(不用火炒),雄黃二兩,明礬三兩,研磨成細末,用鮮荷葉、橘葉、藿香葉各二兩搗碎取汁,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九分。治療寒濕霍亂效果極佳,病情嚴重者可以再服用。

還有生芋頭,治療絞腸痧效果很好,患者食用後覺得味道不錯,即使危重也能得以救治。

乾霍亂,俗稱烏痧脹。很多人不認識,北方很少見,南方婦女和農村人較多。稍微感染風寒暑濕之邪,就會刮痧,一刮就好了。其效果如同響應一般,就成了習慣性的治療方法,這也是風土人情,反而成為醫治疾病的捷徑。鄉間婦女和老醫生,常用這種方法,用米湯一碗,或者白開水加幾匙香油,用麻布蘸取,刮拭胸背、兩臂彎、兩膝彎、眉心、頸下等部位。

刮痧後出現的顏色,有紫紅黃黑之分,也與飢飽寒熱有關。病情嚴重者必須刮出惡血才能痊癒。如果四肢無力,胸腹悶痛,畏寒倦怠,頭暈嘔吐,這就是痧將要發作的徵兆,應該迅速刮痧,晚了氣機阻塞,可能會脹死。我對此也並不完全明白。

另有醫家指出,痧脹有些會伴隨腹痛,乾霍亂則腹痛如絞,症狀有所區別,但病因相同。必須區別對待。郭右陶所著《痧脹玉衡》一書,論述的非常詳細。如果急痧將死的症狀,需要將病人的嘴巴撐開,查看舌底是否有三股黑筋(男性在左側,女性在右側),用竹籤或碎瓷片刺破,放出惡血,就能痊癒。

3. 鼓脹

其證有二,因虛寒所致者,金匱腎氣丸主之;濕熱所致者,用雞矢白炒沉香色,研篩細末一升,盛瓷瓶內,浸好酒二斤,密封煮三炷香,定清,隨意頓溫服之。或用真黃牛肉一斤,以河水煮極爛,加皮硝一兩,隨意食之。二、三日其腫自消。至重者再一服,則愈矣。百日之內,忌酸、鹽、生冷、麵食、葷腥油膩、黏硬之物。

(雄按牛肉皮硝消補並用之妙法也,楊素園大令嘗云,昔年治一腫證,始用溫補而右半之病已愈。繼用芒硝三錢,而左始消。與此晴合。)

氣虛中滿,用米鋪中破巴斗,去竹邊,將柳條連糠垢炙灰,每日送服一湯瓢,服三具即安。(以下俞增)

氣鼓用陳年大麥須,水煎湯服,泄氣即消。

又方:陳香櫞四兩去瓤,人中白三兩,共為細末,每一錢開水空心服,忌鹽百日甚效。

石菖蒲一斤為末,每二錢白湯下。

活烏背鯽魚一尾,愈大愈佳,再用獨核肥皂一個去子,同前魚搗爛,圍貼臍上。臍雖平而有紋影者,其氣自入。輕者貼一、二日,重者貼三、五日才應,氣蠱下泄,水蠱、血蠱下瀉即愈。

水腫,以草屋上陳年稻草,煎湯傾盆內,先薰俟溫,沃其腹,小便隨下黃水,二、三次即愈不復發。

又隔年西瓜一個,生芽滿腹者佳,將瓜切去蓋,用大蒜數十個去衣,裝入瓜內,仍蓋好,鹽泥封固,掘土深一尺,將瓜埋於土內,離土二、三寸,上用炭火燒一晝夜,取出去火氣,以大蒜與病人,食完即愈。

綠豆煎湯洗浴,並治黃疸甚效。

又西瓜一個,開蓋挖去子瓤,加雞內金不落水者四具,入瓜內蓋好,瓜外遍塗爛泥,放瓦上炙存性,去泥研末。每服一錢,少加黃糖拌之,開水調服。

又幹絲瓜一條,去皮剪碎,入巴豆十四粒,同炒,以巴豆黃色為度。去巴豆,用絲瓜與陳倉米同炒;(米如絲瓜之多)候米黃色,去絲瓜,研米為末,水法丸如梧子大。每百丸開水下。此元時杭州名醫宋會之方也。宋言巴豆逐水,絲瓜象人之脈絡,去而不用,藉其氣以引之,米則養胃以補正,培土而勝水也。

又有食積停痰而腫者,以蟾蜍一隻納胡椒一錢,於其口內,外包洗淨豬肚一具,縫好煮爛丸服。

白話文:

鼓脹

鼓脹的病症分兩種:因虛寒導致的,可用金匱腎氣丸治療;因濕熱導致的,可用雞矢白炒至沉香色,研磨成細粉一升,放入瓷瓶中,浸泡在二斤好酒裡,密封後煮三炷香的時間,待其澄清後,溫熱服用。或者用一斤真黃牛肉用河水煮爛,加入一兩皮硝,任意食用。兩三天腫脹就會自行消退。症狀嚴重者,再服用一次即可痊癒。百日內忌食酸、鹹、生冷、麵食、葷腥油膩、黏硬的食物。

(雄按:牛肉皮硝的妙法,是消腫與補益並用。楊素園大令曾說,以前治療一個腫脹的病人,開始用溫補的方法,右側的病症就痊癒了。接著再用三錢芒硝,左側的腫脹才消退。這與上述方法相符。)

氣虛導致腹部脹滿的,可用米糠中破損的半斗竹器(去掉竹邊),用柳條連同糠垢一起燒成灰,每天服用一湯瓢,服用三次即可痊癒。(以下為俞氏增補)

氣鼓可用陳年大麥須水煎服,排出氣體後腫脹就會消退。

另一個方子:陳香櫞四兩(去掉瓤),人中白三兩,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,用開水沖服,空腹服用,忌鹽百日,效果很好。

石菖蒲一斤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湯送服。

活烏背鯽魚一條(越大越好),再用一個獨核肥皂(去掉皂核),與魚一起搗爛,貼在肚臍上。即使肚臍平坦但有紋路,藥力也能滲入。症狀輕者貼一到兩天,症狀重者貼三到五天見效,氣蠱會向下排出,水蠱、血蠱也會排出,從而痊癒。

水腫,可用草屋上陳年的稻草煎湯,倒入盆中,先熏蒸至溫熱,再溫敷腹部,小便隨後排出黃色尿液,兩三次即可痊癒,不再復發。

另一個方法:用一個隔年的西瓜(瓜皮上長滿芽的最好),將西瓜切開蓋子,放入數十瓣去皮的大蒜,蓋上蓋子,用鹽泥封固,挖個一尺深的坑,將西瓜埋入土中,離地面二三寸,上面用炭火燒烤一晝夜,取出去除火氣,將大蒜給病人食用,吃完即可痊癒。

綠豆煎湯洗浴,也能治療黃疸,效果很好。

另一個方法:用一個西瓜,打開蓋子挖去瓜瓤,放入四個雞內金(不落水的),蓋好蓋子,在西瓜外塗滿爛泥,放在瓦片上炙烤至藥性存留,去除泥巴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少加些黃糖拌勻,用開水調服。

另一個方法:用一根乾絲瓜去皮切碎,加入十四粒巴豆一起炒,炒至巴豆呈黃色為度。去除巴豆,用絲瓜與陳倉米一起炒(米的數量與絲瓜一樣多),炒至米呈黃色,去除絲瓜,將米研磨成粉末,製成梧子大小的水丸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開水送服。這是元朝杭州名醫宋會之的方子。宋會之說,巴豆能瀉水,絲瓜像人體的經絡,去除不用,只是借用它的藥氣來引導藥力,米則能養胃補益正氣,培補脾土以勝水濕。

還有因食積停痰導致腫脹的,可用一隻蟾蜍,在其口中放入一錢胡椒,用洗淨的豬肚包裹縫好,煮爛後製成丸藥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