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願體醫話》~ 願體醫話良方 (4)

回本書目錄

願體醫話良方 (4)

1. 願體醫話良方

俞桂庭曰:宋劉元城先生云:余初到南方,有一高僧教余,南方地熱而酒性亦熱,今嶺南煙瘴之地,更加以酒,必大發疾。故余過嶺即閤家斷飲,雖偏歷水土惡劣,他人必死之地,余閤家十口皆無恙,今北歸十年矣,無一患瘴者,此其效也。蘇文忠亦云:器之酒量無敵,今不復飲矣。

按此,則酒惟北方或嚴冬之令,可略飲以禦寒氣,世人誤謂可以闢瘴疫,是抱薪救火矣。又凡造酒糵者,必取諸草汁以和米糵而成,其草初出之兩葉尖者屬陽,性烈而味辛,可以造麴。初出之兩葉圓者屬陰,性涼而味或酸或苦,皆不中也。故酒性純陽,大冷不冰,有助欲火、灼真陰、昏神明、釀濕熱之四大弊。

又《吹劍錄》云:《易》惟四卦言酒,而皆在險難。《需》:需於酒食;《坎》:樽酒簋貳;《困》:困於酒食;《未濟》:有孚於飲酒。可見酒乃人生之至險也,不可不戒哉!

焚香品茶,稱為韻事。余按本草,茶性苦寒,銷厚味,解宿醒,有克無補,故能化積滯、膏粱之輩。原宜藉以宣清,藜藿之腸,曷以當其鋒鏑,伐胃傷脾,久飲必傷元氣,馴至飯食漸減,胸腹虛膨,積飲停痰,漸成錮疾,深沉日久,無藥可瘳。在西北之地,以茶療疾,因貴重而飲之者甚少。

惟江浙一帶,既為出產,人多好之,間有不飲者,即誚為俗人。而大戶女流,喜吃碗兒茶,汁未飲而渣先啖,上行下效,僕婦使女,不論老幼,盡皆酷嗜,以致面色如金,將潤澤容顏,變作焦黃面貌,豈非消耗脂膏之朋證乎!但人只知酒能困人,而不知茶亦能傷人,故戒茶之說,從來未有,余特敢為世告,願尊生者,知茶之為害,薄其味而不過飲。俾脾胃不傷。

未必非保生之一法也。

俞桂庭曰:既稱韻事,僅可偶爾為之。人人而癖之,旦旦而飲之,有何韻哉?況其為用也,專為解渴,渴因於火,或暑熱之外爍,或五志之內爍,或膏粱之過度,或勞役之火升,藉以消煩,何妨暫飲,苟為耽嗜,後悔徒然。

世間惟財與色,最是耗人精氣,速人死亡,而方士之言曰:金銀可點化以濟壽,少女可採補以延年。既快嗜欲,又得長生,何憚而不為耶!試以情理度之,恐無此太便宜事,不敢信也,不可惑也。

俞桂庭曰: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,皆不能以人力謀也。既富貴矣,又欲長生,一念之貪,方士得以售其術,古來惑於爐火者,無不傾家,惑於採補者,無不喪命。愚夫接踵,可不哀哉!《呂氏春秋》云:所謂長生者,非能短而續之也。畢其數也。欲畢其數者,惟積德其庶幾乎!點化採補,皆損德之事,其得禍而速死也宜矣。

獨宿之妙,不但老年,少壯時亦當如此。日間紛擾,心神散亂,全藉夜間安睡以復元氣。若日裡心猿意馬,控制不定,及至醉飽,又復恣情縱欲,不自愛惜,如泥水一碗,何時得清?

白話文:

願體醫話良方

俞桂庭說:宋代劉元城先生說:我初到南方,一位高僧告誡我,南方地氣炎熱,酒的性質也熱,嶺南瘴氣盛行的地方,再飲酒,必定會加重病情。所以我過了嶺南就全家戒酒,雖然經過水土不服、險惡之地,別人必死的地方,我們全家十口卻都安然無恙,如今北歸十年了,沒有一個人患上瘴氣,這就是戒酒的功效。蘇軾也說:他以前酒量很大,現在也不再喝酒了。

由此可見,酒只有在北方或嚴冬時節,可以少量飲用禦寒,世人誤以為酒可以預防瘴疫,那是抱薪救火。而且,凡是釀酒的酒曲,都必須用各種草汁和米一起釀造,草剛長出來時,兩片葉子尖尖的屬於陽性,性質溫熱,味道辛辣,可以用來做酒曲。剛長出來的兩片葉子圓圓的屬於陰性,性質寒涼,味道或酸或苦,都不適合。所以酒性純屬陽性,即使天氣很冷也不會結冰,它有四個主要的壞處:助長慾火、灼傷真陰、昏亂神智、釀生濕熱。

此外,《吹劍錄》記載,《易經》中只有四卦提到酒,而且都在險難的卦象中。《需卦》:需要酒食;《坎卦》:樽酒簋貳(指盛酒的器皿);《困卦》:困於酒食;《未濟卦》:對飲酒有信心。由此可見,酒是人生最大的險境,不可不戒啊!

焚香品茶,被稱為雅事。我查閱本草書,茶性苦寒,能去除厚重的味道,解宿醉,有克制沒有補益的作用,所以能化解積滯,適用於吃肥甘厚味的人。原本應該藉此來宣洩體內寒邪,但對於腸胃虛弱的人來說,卻承受不起它的寒性,會損傷脾胃,長期飲用必然損傷元氣,漸漸導致食慾減退,胸腹脹滿,積聚飲水和痰液,逐漸形成頑固的疾病,時間一長,就沒藥可治了。在西北地區,用茶治病的人很少,因為茶葉珍貴。

只有江浙一帶,因為盛產茶葉,人們又普遍愛喝,如果有人不喝茶,就會被嘲笑為俗人。而大戶人家的婦女,喜歡喝碗茶(指茶葉泡得很濃),茶水還沒喝,先吃茶葉渣,上行下效,僕人和丫鬟,不論老少,都非常嗜茶,以至於面色像黃金一樣,原本潤澤的容顏,變成焦黃的面容,這豈不是消耗脂膏的明證嗎!人們只知道酒能傷身,卻不知道茶也能傷身,所以戒茶的說法,從來沒有,我特地公開告誡世人,希望愛惜自己身體的人,了解茶的危害,少喝茶,不要過量飲用,這樣才能保護脾胃,未必不是養生的方法。

俞桂庭說:既然稱為雅事,只是偶爾為之。人人當成嗜好,每天都喝,還有什麼雅緻可言呢?況且,茶的作用,主要在於解渴,而渴是因火而生,可能是外界的暑熱,也可能是內心的煩惱,可能是飲食過於肥甘厚味,也可能是勞累引起的火氣上升,藉助茶來消暑解煩,可以少量飲用,如果沉溺其中,後悔也晚了。

世間唯有財色,最是耗損人精氣,加速人死亡,而方士卻說:金銀可以點化以增壽,年輕女子可以採補以延年。既能滿足慾望,又能長生不老,有什麼可猶豫的呢!試想一下,哪有這麼便宜的事,我不敢相信,也不可被迷惑。

俞桂庭說: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,都不能靠人力去謀求。既已富貴,又想長生不老,這種貪念,讓方士有機可乘,古來被煉丹術迷惑的人,沒有一個不傾家蕩產的,被採補之術迷惑的人,沒有一個不死掉的。愚昧的人前仆後繼,怎能不令人悲哀!《呂氏春秋》說:所謂長生,並不是能把短命延長,而是活到盡頭。想要活到盡頭,只有積德才能做到。點化、採補,都是損德的事,因此而招禍而早死,也是應該的。

獨自睡覺的好處,不僅老年人要這樣做,年輕人也應該如此。白天紛擾,心神散亂,完全依靠夜晚安睡來恢復元氣。如果白天心神不定,到了晚上又吃喝縱慾,放縱情慾,不愛惜自己身體,就像一碗渾濁的泥水,什麼時候才能清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