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慈濟醫話》~ 慈濟醫話(卷二 下篇) (6)

回本書目錄

慈濟醫話(卷二 下篇) (6)

1. 論脈

問奇經八脈之所在?曰:由三陰三陽推之,督脈在背為陽,任脈在腹為陰。故督脈屬於太陽,任脈屬於太陰。帶脈屬於厥陰,衝脈屬於陽明,二蹻屬於陽明,二維屬於少陰。再參經文,考外象,自然少誤。如腰痛,脈浮緊,則督脈為病。脈沉弦,則厥陰為病。

白話文:

論脈

有人問奇經八脈的位置在哪裡?回答說:從三陰三陽經脈推測,督脈位於背部屬陽,任脈位於腹部屬陰。因此,督脈屬於太陽經,任脈屬於太陰經。帶脈屬於厥陰經,衝脈屬於陽明經,兩條蹻脈屬於陽明經,兩條陰維脈屬於少陰經。 再參考經書記載,觀察外在症狀,就能減少判斷錯誤。例如,腰痛,脈象浮緊,就是督脈有病;脈象沉而弦細,就是厥陰經有病。

2. 寒邪熱邪

邪無寒熱,以人氣血之寒熱為寒熱。氣血寒則為寒,熱則為熱。始霍亂邪正相爭也。熱盛為陽,寒盛為陰。在未分陰陽時,刺可立已。在既分陰陽後,非藥不瘳。

白話文:

寒邪熱邪並非客觀存在的寒熱之邪,而是根據人體氣血的寒熱狀態來判斷。氣血寒冷則為寒邪,氣血熾熱則為熱邪。霍亂之症,正是邪氣與正氣相爭的表現。熱邪盛則為陽證,寒邪盛則為陰證。在邪正相爭尚未明顯分出陰陽虛實之前,針灸治療就能很快見效。但若陰陽已分,則單靠針灸難以痊癒,必須配合藥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