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慈濟醫話》~ 慈濟醫話(卷二 上篇) (8)

回本書目錄

慈濟醫話(卷二 上篇) (8)

1. 五運圖

或由子而母,或由母而子,或由所不勝而所勝,或由所勝而所不勝,種種不同何也?曰:以陽精所降陰精上奉之理推之,自無所不通。陽氣能降必有樞,人以少陽為樞,因為樞紐,故陽下降,當歸根於母,此子司天母在泉之理。陰上升,當筍子而上達(厥陰為木,筍子則生少陽火而上達),此母司天子在泉之理。

陽下降,陰必侵之,此所勝司無所不勝在泉之理。陰上奉,陽必助之,此所不勝司天所勝在泉之理。

或問陰何以侵陽,陽何以助陰?曰:就陰陽升降言之,陰常靜,其氣易保,陽常動,其氣易散,此一證也。就陰陽內外言之,陰生陽長,陰內守,陽外衛,陽皆助陰,非僅前言太陽陽明也。即陰偏勝時,陽仍可外衛,俾陰得內守。設陽偏勝時,陰則以靜制功,此又一證也。是以陽病見陰脈多死,陰病見陽脈,多生。陰虛可療,陽虛難治,即此理也。

白話文:

五運圖

有時從子(五行相生次序中的後一位)到母(五行相生次序中的前一位),有時從母到子,有時從被克的五行到克它的五行,有時從克它的五行到被克的五行,這些變化不一的原因是什麼呢?答案是:用陽精下降、陰精上升的道理去推演,就沒有什麼不明白的了。陽氣要下降,一定有個樞紐,人體以少陽為樞紐,因為它是樞紐,所以陽氣下降時,最終要回到它的根本——母(五行相生次序中的前一位),這就是「子司天,母在泉」的道理。陰氣上升時,要像竹筍一樣向上生長(厥陰屬木,竹筍生長會向上提升少陽火),這就是「母司天,子在泉」的道理。

陽氣下降,陰氣一定會侵蝕它,這是「所勝司天,無所不勝在泉」的道理。陰氣上升,陽氣一定會輔助它,這是「所不勝司天,所勝在泉」的道理。

有人問:陰氣為什麼會侵蝕陽氣?陽氣為什麼會輔助陰氣?答案是:從陰陽升降的角度來說,陰氣通常比較靜止,它的氣比較容易保存;陽氣通常比較活躍,它的氣比較容易散失,這是第一個證據。從陰陽內外的角度來說,陰氣滋生陽氣,陰氣內守,陽氣外衛,陽氣都在輔助陰氣,這不只是指太陽、陽明經而言。即使陰氣偏盛的時候,陽氣仍然可以在外守護,使陰氣得以內守。如果陽氣偏盛的時候,陰氣則以靜制動,這是第二個證據。所以,陽氣有病,陰脈多數衰弱;陰氣有病,陽脈多數旺盛。陰虛可以治療,陽虛難治,道理就在這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