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慈濟醫話》~ 慈濟醫話(卷二 上篇) (1)
慈濟醫話(卷二 上篇) (1)
1. 慈濟醫話(卷二 上篇)
2.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圖
此圖乃總括初卦先後天卦而集其成也,太極可括兩儀,四象可括八卦,故太極與四象,共得五數。
太陽為乾兌。□太陽先,—陽後,故乾為陽;□少陰先,—陽後,故兌為陰。少阻為離震。□少陽先,—陽後,故離為陽;□太陰先,—陽後,故震為陰。少陽為糞坎。□太陽先,—陰後,故糞為陽;□少陰先,—陰後,故坎為陰。太陰為艮坤。□少陽先,—陰後,故艮為陽。□太陰先,—陰後,故坤為陰。伏羲畫卦,即胚胎於此。
乾離糞艮,所以為陽者,因其先陽後亦陽,或先陽而後陰,皆先陽也。兌震坎坤,所以為陰者,因其先陰後亦陰,或先陰而後陽,皆先陰也。總之,先天卦自上而下,陽居上為陽盛,故為陽,陰居上為陰盛,故為陰。
八卦除□、□二卦為純陽純陰外,余卦各兼陰陽兩卦。
白話文:
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圖
這張圖是總結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而成的。太極包含兩儀,四象包含八卦,所以太極和四象加起來一共是五個數。
太陽卦(乾、兌)中,乾卦是先陽後陽,所以乾為陽;兌卦是先少陰後陽,所以兌為陰。少阻卦(離、震)中,離卦是先少陽後陽,所以離為陽;震卦是先太陰後陽,所以震為陰。少陽卦(離、坎)中,離卦是先太陽後陰,所以離為陽;坎卦是先少陰後陰,所以坎為陰。太陰卦(艮、坤)中,艮卦是先少陽後陰,所以艮為陽;坤卦是先太陰後陰,所以坤為陰。伏羲畫八卦,就是基於這個原理。
乾、離、震、艮四卦之所以為陽,是因為它們都是先陽後陽,或者先陽後陰,總之都是先陽的。兌、震、坎、坤四卦之所以為陰,是因為它們都是先陰後陰,或者先陰後陽,總之都是先陰的。總而言之,先天八卦從上往下看,上面是陽的就陽盛為陽,上面是陰的就陰盛為陰。
八卦中,除了乾坤兩卦是純陽純陰之外,其餘卦都兼具陰陽兩種卦象。
3. 太極生理氣象數圖
太初理之始也,太虛氣之始也,太素象之始也,太乙數之始也,太極理氣象數之始也。太初、太虛、太素、太乙,皆居太極之後,太極生陰陽,陰陽生理氣象數,故太極為理氣象數之始。
或問前圖之兩儀,陽儀為太陽、少陰兩家,陰儀為太陰、少陽兩家,此圖則一為陽儀,□為陰議,□為元,□為亨,□為利,□為貞。太初、太虛合為陽儀,分為元利兩象。太素、太乙合為陰儀,分為亨貞兩象,是陽儀中為太陽、少陽兩象,陰儀中為太陰、少陰兩象也。兩者不同何也?曰:前圖分論陰陽,此圖合論陰陽也。
(若論純者為分,駁者為合,似前圖系合論,此圖系分論,不知兩圖以先後分,非以純駁分。前圖就陰陽初分時析言之,後圖則歸納陽與陽,或陰與陰,而總括其意旨也。)例如天干,分論則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為陽;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為陰。合論則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為陽;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為陰。
又地支,分論則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為陽;醜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為陰。合論則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為陽;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為陰。又八卦,分論則乾、離、巽、艮為陽;兌、震、坎、坤為陰。合論則乾、兌、離、震為陽;巽、坎、艮、坤為陰。
白話文:
萬物的開始是太極,它孕育了天地萬物的道理(理)、氣息(氣)、景象(象)和數理(數)。太初、太虛、太素、太乙都產生於太極之後,而太極生陰陽,陰陽則衍生出生理、氣象和數理,所以太極是萬物之源。
有人問到之前的圖表中,兩儀(陽儀和陰儀)分別對應太陽、少陰和太陰、少陽四象,而這張圖則不同,只用一個符號代表陽儀,幾個符號分別代表陰儀、元、亨、利、貞。其中,太初和太虛合為陽儀,又分為元、利二象;太素和太乙合為陰儀,又分為亨、貞二象。所以,陽儀包含了太陽和少陽,陰儀包含了太陰和少陰。這兩種圖表有何不同呢?答案是:之前的圖表是分別論述陰陽,而這張圖表是綜合論述陰陽。
(如果說單純的分析是分,而綜合的分析是合,那麼之前的圖表似乎是綜合論述,而這張圖表是單純論述。但這兩個圖表並非依據先後順序區分,也不是依據單純與綜合來區分。之前的圖表是分析陰陽最初分離時的狀態,而後面的圖表則將相同屬性的陰或陽歸納在一起,概括其整體意義。)例如天干,單獨分析則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為陽;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為陰。綜合分析則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為陽;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為陰。
同樣地,地支單獨分析則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為陽;醜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為陰。綜合分析則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為陽;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為陰。八卦也一樣,單獨分析則乾、離、巽、艮為陽;兌、震、坎、坤為陰。綜合分析則乾、兌、離、震為陽;巽、坎、艮、坤為陰。
4. 初卦及先後天卦之遞嬗
陰陽始動,而生□與□之卦,天地分,則□天□地之卦生而方隅定,方隅定則日月生,日月生則水火生,水火生則四時成,四時成則五行生,五行生則萬物生,於是□父□母之卦生。故初卦變為先天卦,先天卦變為後天卦。初卦者尚未完全成卦,乃天地未分將分之卦也。先天卦為伏羲所畫,天地之道,陰陽之本,乃天地已分之卦也。
後天卦為文王所演,既後於天,則人生焉。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婦,乃天地生人以後之卦也。三者時期各異,故陰陽不同。
白話文:
陰陽開始運轉,便產生了最初的卦象。天地分開,便產生了代表天與地的卦象,於是四方方位確定下來。四方確定後,日月產生;日月產生後,水火產生;水火產生後,四季形成;四季形成後,五行產生;五行產生後,萬物產生,於是代表父母的卦象產生。因此,最初的卦象演變為先天卦,先天卦又演變為後天卦。最初的卦象還未完全成形,是天地未分將要分開時的卦象。先天卦是伏羲氏所畫,代表天地之道,陰陽的根本,是天地已經分開後的卦象。
後天卦是周文王所演繹,時間上在先天卦之後,因此人也就誕生了。君子之道,始於夫婦,所以後天卦是天地生人之後的卦象。這三種卦象的時代不同,因此陰陽的特性也不同。
5. 初卦圖
一為太虛,即一陽,□為太素,即一陰,(在四象太虛為太陽,太素為太陰。在兩儀太虛為陽,太素為陰,分合不同,理則一也。)此一陽一陰,為陰陽之始,不在三陰三陽之列。由是生□為少陽,□為太陽,□為老陽。生□為少陰,□為太陰,□為老陰。蓋一為陽之本,□變為□,即成少陽,□變為□,即成太陽,□變為□,□變為□,即成老陽。
□為陰之本,□變為□,即成少陰,□變為□,即成太陰,□變為□,□變為□,即成老陰。
或問初卦陰陽次序,由少而太而老何也?曰:初卦陰陽漸生,至極而止,故由少而太而老,猶人之由幼而壯而老也。初卦尚未成卦,故由少而太而老。
白話文:
初卦圖
一開始是太虛,也就是一陽;一個方塊代表太素,也就是一陰。(在四象中,太虛為太陽,太素為太陰;在兩儀中,太虛為陽,太素為陰,雖然名稱和組合方式不同,但道理都是一樣的。)這一個陽和一個陰,是陰陽的開始,不屬於三陰三陽的範圍。由此生出一個方塊代表少陽,一個方塊代表太陽,一個方塊代表老陽;也生出一個方塊代表少陰,一個方塊代表太陰,一個方塊代表老陰。總之,一(陽)是陽的根本,一(陽)變化成一個方塊(少陽),再變化成一個方塊(太陽),再變化成一個方塊(老陽)。
一個方塊(陰)是陰的根本,一個方塊(陰)變化成一個方塊(少陰),再變化成一個方塊(太陰),再變化成一個方塊(老陰)。
有人問初卦陰陽的順序,為什麼是由少而太而老呢?答案是:初卦陰陽是漸漸生成的,發展到極點就停止了,所以是由少而太而老,就像人是由幼年到壯年再到老年一樣。初卦還沒有完全形成卦象,因此是從少到太到老的順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