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慈濟醫話》~ 慈濟醫話(卷二 下篇) (7)

回本書目錄

慈濟醫話(卷二 下篇) (7)

1. 用藥於小節亦宜慎

醫者用藥,往往苦寒而加甘寒,或甘寒而加苦寒,皆由佐使不甚得法。例如有濕,則二冬不可用。陰虛無濕,則苓連不可用。否則佐使小失,雖服者未必增病,亦於愈期之遲速有關(某醫慣將生地、二冬、芩、連等藥,同方並用,因發此訓)。

白話文:

醫生在用藥時,常常加入苦寒和甘寒的中藥,或者加入甘寒和苦寒的中藥,都是因為輔助藥物沒有用對。比如身體有濕氣,就不能使用麥門冬和天冬。如果身體沒有濕氣,而且陰虛,就不能使用茯苓和黃連。如果不注意輔助藥物的選擇,即使服用後不會加重病情,也會影響疾病痊癒的速度(某位醫生習慣在同一個方子裡同時使用生地、麥門冬、天冬、黃芩和黃連,所以才提出這個告誡)。

2. 中藥與西藥

中藥與西藥不同,有志之士,恆主用制西藥法以制中藥,用意固善。但西藥吾雖不知,以理度之,皆取其一種質,或一種液而已。中藥則不然,以氣之芳臭,色之黑白,味之甘鹹,質之輕重,液之多寡,而定其功用。若以西法提取之,則成分已差,效用必異,變中藥為西藥,殊不易也。然西藥若未經提取,亦未嘗不可為湯劑。

白話文:

中藥和西藥不同。有志向的人經常提倡用製造西藥的方法來製造中藥,這用意很好。但是,雖然我不懂西藥,但從道理來推測,西藥都是取用一種物質或一種液體。中藥則不同,它根據氣味的芳香惡臭、顏色的黑白、味道的甘甜鹹淡、物質的輕重、液體的多寡,來決定它的用途。如果用西方的提取方法,那麼成分就會有差異,效用必定不同,把中藥變成西藥,是很困難的。然而,如果西藥沒有經過提取,也不是不能當成湯劑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