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奐

《本草害利》~ 腎部藥隊 (1)

回本書目錄

腎部藥隊 (1)

1. 腎部藥隊

2. 〔補腎猛將〕

3. 大熟地

〔害〕按熟地乃陰滯不行之藥,大為脾胃之病所不宜。凡胸膈多痰,氣道不利,升降窒塞,藥宜通而不宜滯,湯液中應避地黃,故用宜斟酌。胃虛氣弱之人,過服歸地,必致痞悶食減,病安能愈。

〔利〕甘微溫,補脾、肝、腎,養血滋陰,為壯水之主藥。

〔修治〕二八月採根,揀取肥地黃沉水者數十斤,洗去沙土,略曬乾,別以揀下瘦小者數十斤,搗絞取汁,投石器中,浸漉令浹入柳木甑,放瓦鍋上,蒸一日,曬幾日,令極干,又曬又蒸,如是九次,鍋內倘有淋下地黃余汁,亦必拌曬,使汁盡而干。其地黃光黑如漆,味甘如飴,須瓷器收之,以其脂柔喜潤也。

蓋熟地性泥,得之香竄砂仁,合和五臟沖和之氣,歸宿丹田,故用好酒入砂仁末在內,拌蒸晾九蒸九晾乃止,入藥為良。今肆中多用水煎,必得酒炒,砂仁末拌搗用。

白話文:

大熟地

〔害處〕 熟地是屬於會使身體陰液停滯,難以運行的藥材,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,非常不適合。凡是胸膈中痰多、氣機不順、升降功能受阻的人,用藥應該以疏通為原則,不宜使用會造成停滯的藥物。因此,在湯藥中應避免使用地黃,使用時要仔細考量。胃虛氣弱的人,如果過量服用當歸、熟地等藥材,一定會導致胸腹痞悶、食慾下降,疾病又怎麼可能治好呢?

〔好處〕 熟地味甘、性微溫,能補養脾、肝、腎三臟,滋養血液,補充陰液,是滋補腎陰最重要的藥物。

〔炮製方法〕 每年二月或八月採挖地黃根,挑選出肥大地黃,能沉入水中的,取幾十斤。洗去泥沙,稍微曬乾。另外,挑出比較瘦小的地黃幾十斤,搗爛榨取汁液,倒入石器中。將肥大地黃浸泡在汁液中,讓汁液完全滲透,然後放入柳木蒸籠,置於瓦鍋上蒸一天。曬幾天,等到完全乾燥後,再重複蒸和曬的步驟,總共蒸九次,曬九次。如果鍋內有滴落的地黃殘餘汁液,也要拌入地黃中一起曬乾,讓汁液完全被吸收。這樣處理過的地黃,會呈現像漆一樣的光澤黑色,味道甘甜如麥芽糖。必須用陶瓷器皿儲存,因為它質地柔軟,喜歡滋潤的環境。

熟地本身質地黏膩,加入砂仁後,會散發香氣,能調和五臟之氣,使之歸藏於丹田。所以,最好用好酒拌入砂仁末,與熟地一起蒸,並重複蒸曬九次,這樣炮製出來的熟地,藥效才好。現在市面上很多店家都用水煎煮熟地,必須用酒炒,並用砂仁末拌搗後使用,藥效才會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