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潔、施雯、洪煒全

《得配本草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四

2. 草部

(蔓草類三十七種)

白話文:

(蔓草類共有三十七種)

3. 菟絲子

得酒良。薯蕷、松脂為之使。惡雚菌。

辛、甘、平。性溫。入足三陰經血分。稟中和之氣,凝正陽之性,溫而不燥。益精髓,堅筋骨。治夢交泄精,尿血餘瀝,赤白帶濁,腰疼膝冷,去風明目,止瀉固精。得元參,補腎陰而不燥。配熟地,補營氣而不熱。配麥冬,治赤濁。配肉豆蔻,進飲食。(胃暖則開。)佐益智仁,暖衛氣。

使車前子,治橫生。調雞子白,治目暗。米泔水淘洗,酒浸四五日,蒸曬四五次,研作餅,焙乾用。補腎氣,淡鹽水拌炒。暖脾胃,黃精汁煮。暖肌肉,酒拌炒。治泄瀉,酒米拌炒。孕婦,(其性滑。)血崩,(溫能行血。)陽強,便結,腎藏有火,陰虛火動,六者禁用。天碧草子形相似而味酸澀,不宜入藥。

此物無根,假氣而生。元精衰者,以此補之,所謂以假治假也。惟莖中寒、精自出者,用此溫補之品,精得所養而自止。若緣虛火流遺,服之水益無定,愈補而愈溢矣。

白話文:

菟絲子遇到酒效果更好。薯蕷和松脂可以幫助它發揮藥效。它與雚菌相剋。

菟絲子味辛、甘,性平,藥性溫和。它主要進入足部的三條陰經,作用於血液方面。它秉承中和的氣,凝聚正陽的特性,溫潤而不乾燥。能增益精髓,強健筋骨。可以治療夢中遺精、小便出血、尿後滴瀝、赤白帶下、腰痛膝冷等症狀,還能祛風、明目、止瀉、固精。與元參同用,可以滋補腎陰而不至於過於乾燥;與熟地同用,可以補充營氣而不至於過於燥熱;與麥冬同用,可以治療赤濁(小便渾濁);與肉豆蔻同用,可以增進食慾(因為胃部溫暖了,食慾自然就好)。與益智仁同用,可以溫暖衛氣。

菟絲子與車前子同用,可以治療胎位不正;與雞蛋清調和,可以治療眼睛昏暗。用米泔水淘洗,再用酒浸泡四五天,蒸曬四五次,研磨成餅,烘乾後使用。為了補腎氣,可以用淡鹽水拌炒;為了溫暖脾胃,可以用黃精汁煮;為了溫暖肌肉,可以用酒拌炒;為了治療腹瀉,可以用酒和米拌炒。孕婦(因為它有滑利的作用)、血崩(因為它性溫可以活血)、陽痿(如果陽氣過於亢奮)、便秘、腎有火、陰虛火旺這六種情況都不能使用菟絲子。天碧草的種子外形與菟絲子相似,但味道酸澀,不適合入藥。

菟絲子沒有根,是依附其他植物而生的。對於元精衰弱的人,可以用它來補養,這就是所謂的「以假治假」。只有對於莖中虛寒,導致精液自行流出的人,使用這種溫補的藥物,才能使精液得到滋養而停止流出。如果是因為虛火導致遺精,服用菟絲子反而會使遺精更加嚴重,越補越流失。

4. 五味子

蓯蓉為之使。惡萎蕤。勝烏頭。

皮肉甘、酸,核苦、辛,其性皆溫。入手太陰經血分,兼入足少陰經氣分。斂肺經耗散之氣,歸腎臟散失之元。收瞳子之散大,斂陰陽之汗溢。退虛熱,止煩渴,定喘止嗽,壯水鎮陽。佐半夏,治痰。佐阿膠,定喘。佐乾薑,治冬月寒嗽。佐參、耆,治夏季困乏。佐蔓荊子,洗爛弦風眼。

佐麥冬、五倍,治黃昏咳嗽。合吳茱萸,治腎泄。(即五更瀉。)入醋糊為丸,治脅背穿痛。黃昏嗽,乃火氣浮入肺中,不宜用涼劑,宜五味子、倍子斂而降之。

癆嗽,宜用北者。風寒,宜用南者。滋補藥,用熟。治虛火,用生。斂肺,少用。滋陰,多用。止瀉,槌碎。益腎,勿研。潤肺滋水,蜜可拌蒸。多用遏抑經道,則元氣不暢,鬱而為火。嗽痢初起有實火者禁用。仲景八味丸去附子、入五味子,以收攝真元,俾丹田暖熱,熟腐五穀,最為穩妥。蓋腎藏精,精盛則火得所養而不散,較附子之助火以涸水,相去天淵。

白話文:

五味子需要肉蓯蓉來引導藥效,不宜與萎蕤同時使用,可以克制烏頭的毒性。

五味子的皮肉味甘酸,果核味苦辛,藥性都偏溫。主要進入手太陰肺經的血分,也兼入足少陰腎經的氣分。它能收斂肺經耗散的氣,使腎臟散失的元氣回歸。可以收縮放大的瞳孔,也能止住陰陽失調引起的汗出過多。能退虛熱,止煩渴,平定喘息咳嗽,增強腎功能並鎮定虛陽。搭配半夏,可以治療痰。搭配阿膠,可以平定喘息。搭配乾薑,可以治療冬季寒咳。搭配人參、黃耆,可以治療夏季的困乏。搭配蔓荊子,可以清洗爛弦風眼。

搭配麥冬、五倍子,可以治療黃昏時的咳嗽。與吳茱萸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腹瀉(即五更瀉)。加入醋糊製成藥丸,可以治療脅背部的穿刺疼痛。黃昏咳嗽是因為火氣上浮到肺部,不宜使用寒涼的藥物,應該用五味子、五倍子來收斂並降火。

治療勞嗽,適合使用北產的五味子;治療風寒,適合使用南產的五味子。作為滋補藥使用,宜用熟製的五味子;治療虛火,宜用生用的五味子。收斂肺氣時,要少量使用;滋陰時,要多量使用。止瀉時,要搗碎使用;補益腎氣時,不要研磨使用。潤肺滋養腎水,可以用蜂蜜拌蒸。如果大量使用,會抑制經絡氣血運行,導致元氣不暢,鬱結而產生火氣。咳嗽、腹瀉初期有實火的患者禁用。張仲景的八味丸去掉附子,加入五味子,是為了收攝真元,使丹田溫暖,消化五穀,是最穩妥的方法。因為腎臟藏精,精氣充足,火氣就能得到滋養而不外散,比用附子來助火而消耗腎水,效果相差甚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