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3)

1. 調經
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水煎,待經至之日服起,一日一劑,服至四劑而止,即經對期。

艾附暖宮丸,治婦人經水不調,小腹時痛,赤白帶下,子宮虛寒。

南香附米一斤(四兩醋浸,四兩湯浸,四兩童便浸,四兩酒浸。各浸一宿,焙乾),北艾葉(焙乾搗爛,去灰,醋浸炒,四兩),當歸,川芎,白芍(酒炒),熟地黃(薑汁炒。各一兩),玄胡索子(炒,二兩),甘草(生用,八錢)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八十丸,空心米湯下,酒亦可。

調經八物丸,養血調經,如期,除赤白帶,久服立孕。

當歸(酒洗,二兩),南芎(鹽湯浸,切,一兩),白芍(酒炒,一兩半),熟地黃(酒浸,二兩),白茯苓(去皮,一兩),白朮(米泔浸焙一兩),橘皮(鹽湯洗曬,一兩),牡丹皮(一兩),條芩(酒炒,一兩),玄胡索(酒炒,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八九十丸,空心,淡鹽湯下;寒月酒下。

一婦人,晡熱、肢體瘦倦、食少無味、月經不行、或鼻衄、或血崩,半載矣。或用順氣、清熱等劑不應,更加寒熱,且時欲作嘔。余以為鬱怒虧損,脾胃濕火,錯經妄行而然耳。遂朝用補中益氣湯,夕用六味丸,各數劑,半載而痊。(方見補益。)

一婦人,經行遇怒,其經即止,甚則口噤、筋攣、鼻衄、頭痛、痰氣搐搦、瞳子上視,此肝火熾甚。以小柴胡湯加熟地黃、山梔、鉤藤而愈,(方見傷寒。)

一婦人多怒,經行旬余方止,後淋瀝無期,肌體倦瘦,口乾內熱,盜汗如洗,日晡熱甚,皆由肝脾虧損,無以生髮元氣。用補中益氣湯加茯神、遠志、酸棗仁、麥門、五味、牡丹皮、龍眼肉治之即痊。(方見補益。)

一婦人,經行感冒風邪,晝則安靜,夜則譫語,此熱入血室也。用小柴胡湯(方見傷寒)加生地黃治之頓安。但內熱頭暈,用補中益氣(方見補益)加蔓荊子而愈。後因怒惱寒熱、譫語、胸脅脹痛、小便頻數、月經先期,此肝火血熱妄行。用加味逍遙加生地黃而愈。(方見婦人虛勞。)

白話文:

調經

第一種方法:取藥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用水煎煮。等到月經來潮的那天開始服用,每天一劑,服用四劑即可,月經就會按時來了。

艾附暖宮丸:治療婦女月經不調、小腹時常疼痛、赤白帶下等症狀,適用於子宮虛寒者。

藥材:南香附米一斤(取四兩用醋浸泡,四兩用清水浸泡,四兩用童尿浸泡,四兩用酒浸泡,每種浸泡一夜後曬乾)、北艾葉(曬乾搗碎,去除雜質,用醋炒,四兩)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(酒炒)、熟地黃(薑汁炒),各一兩;玄胡索子(炒,二兩);甘草(生用,八錢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也可使用酒送服。

調經八物丸:滋養血液、調經、使月經按時來潮、去除赤白帶,長期服用可以促進懷孕。

藥材:當歸(酒洗,二兩)、川芎(鹽水浸泡後切片,一兩)、白芍藥(酒炒,一兩半)、熟地黃(酒浸,二兩)、白茯苓(去皮,一兩)、白朮(米泔水浸泡後曬乾,一兩)、橘皮(鹽水洗淨曬乾,一兩)、牡丹皮(一兩)、黃芩(酒炒,一兩)、玄胡索(酒炒,一兩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做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

用法:每次服用八九十丸,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,寒冷的月份可用酒送服。

案例一:一位婦女,出現午後發熱、身體消瘦疲倦、食慾不振、月經停止、或鼻出血、或大量出血等症狀,持續半年之久。使用順氣、清熱等藥物無效,反而加重寒熱症狀,且經常想嘔吐。醫生認為是鬱怒導致氣血虧損,脾胃濕熱,月經紊亂所致。於是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,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,服用數劑後,半年後痊癒。(方劑詳見補益篇)

案例二:一位婦女,月經來潮時遇到生氣,月經就會停止,嚴重時還會出現口噤、肌肉抽搐、鼻出血、頭痛、痰氣喘促、瞳孔上翻等症狀,這是肝火旺盛所致。使用小柴胡湯加熟地黃、山梔子、鉤藤治療後痊癒。(方劑詳見傷寒篇)

案例三:一位婦女,經常生氣,月經持續十多天才結束,之後小便淋漓不斷,身體消瘦疲倦,口乾舌燥,盜汗嚴重,午後發熱加重,這些都是肝脾虧損,氣血不足所致。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茯神、遠志、酸棗仁、麥冬、五味子、牡丹皮、龍眼肉治療後痊癒。(方劑詳見補益篇)

案例四:一位婦女,月經期間感冒,白天比較安靜,晚上則出現神志不清,這是熱邪入侵血室所致。使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治療後迅速好轉。(方劑詳見傷寒篇)但仍有內熱頭暈的症狀,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治療後痊癒。(方劑詳見補益篇)後來又因為生氣導致寒熱、神志不清、胸脅脹痛、小便頻數、月經提前等症狀,這是肝火血熱妄行所致。使用加味逍遙散加生地黃治療後痊癒。(方劑詳見婦女虛勞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