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1)

1. 卷之六

2. 婦人科

脈:《脈經》曰:寸關調如故,而尺脈絕不至者,月水不利,當患小腹引腰痛、氣滯上攻胸臆也。寸口脈浮而弱,浮則為虛,弱則無血。尺脈來而斷絕者,月水不利。尺脈滑,血氣實,婦人經脈不利。肝脈沉,主月水不利、腰腹痛;少陰脈弱而微,微則血少。

脈來至,狀如琴絃,若小腹痛,主月不利,孔竅生瘡,胃脈澀、少陰脈微而遲,微則無精,遲則陰中寒,澀則血不來,此為居經,三月一來,少陰脈滑而數者,陰中生瘡;少陰脈數,則氣淋、陰中生瘡;少陰脈弦者,陰中必挺核;少陰脈浮而動,浮則為虛,動則為痛,婦人則漏下。

婦人生死脈訣:

《脈經》曰:婦人漏下赤白,且下血數升,脈急數者死,遲者生。婦人漏下赤白不休,脈小虛滑者生,大緊實數者死。婦人新生乳子,脈沉小滑者生,實大弦急者死。婦人疝瘕積聚,脈弦急者生,虛弱者死。婦人生產,因中風寒熱病,喘鳴而肩息,脈實而浮緩者生,小急者死。

婦人生產之後,寸口脈焱疾不調者死,沉細附骨不絕者生。金瘡在陰處,出血不絕,陰脈不能至陽者死,接陽而復出者生。懷孕六七月,脈實大牢強弦急者生,若沉而細者死。

丹溪曰:產前脈細,小產後脈洪數者死。又曰:產前當洪數,既生而洪數如故,豈得不死。(此亦大概言之,亦有洪數而生者。)

白話文:

婦人科

脈象方面,《脈經》記載:寸關脈正常,但尺脈摸不到,表示月經不調,會伴隨小腹牽引腰痛、氣血瘀滯上衝胸臆的症狀。寸口脈浮弱,浮代表氣虛,弱代表血虛。尺脈時有時無,也代表月經不調。尺脈滑,表示血氣充盈,但婦人經脈不通暢。肝脈沉,表示月經不調、腰腹疼痛;少陰脈弱而微弱,表示血少。

脈搏有力,像琴弦一樣,如果伴隨小腹疼痛,表示月經不調,外陰可能會有瘡瘍;胃脈澀滯、少陰脈微弱遲緩,微弱代表精氣不足,遲緩代表陰寒,澀滯代表血行不暢,這屬於經期延長,三個月來一次月經的情況;少陰脈滑數,表示陰部可能會有瘡瘍;少陰脈數,表示尿頻、陰部可能會有瘡瘍;少陰脈弦,表示陰部可能會有腫塊;少陰脈浮動,浮代表虛弱,動代表疼痛,婦人則可能會有陰道出血。

婦人生死脈訣:

《脈經》記載:婦人陰道出血(赤白帶)量多,且脈搏急數,則凶多吉少;脈搏遲緩,則可痊癒。婦人陰道出血不止,脈搏細弱滑,則可痊癒;脈搏大緊實數,則凶多吉少。婦女產後哺乳,脈搏沉細滑,則可痊癒;脈搏實大弦急,則凶多吉少。婦女患有疝氣、腫塊,脈搏弦急,則可痊癒;脈搏虛弱,則凶多吉少。婦女生產後,因受寒著涼或感染疾病,呼吸困難,肩部有壓迫感,脈搏實浮緩,則可痊癒;脈搏細弱急促,則凶多吉少。

婦女生產後,寸口脈搏快速紊亂,則凶多吉少;脈搏沉細微弱但持續,則可痊癒。外陰金瘡出血不止,陰脈不能到達陽脈,則凶多吉少;陰陽脈搏相連,出血停止,則可痊癒。懷孕六七個月,脈搏實大有力,則可痊癒;脈搏沉細,則凶多吉少。

朱丹溪(朱震亨)說:生產前脈搏細弱,生產後脈搏洪數,則凶多吉少。又說:生產前脈搏洪數,生產後脈搏洪數如故,則必死。(這只是大概的說法,也有脈搏洪數而仍能活下來的情況。)

3. 調經

婦人諸病者,多是氣盛而血虛也。

調氣養血湯,專治婦人、室女血氣不和,胎前產後諸病。蓋婦人以血為主,殊不知血氣先不調,然後血脈不順,即生諸病。

香附米(炒,一錢),烏藥(一錢),砂仁(一錢),當歸,川芎,熟地黃(薑汁浸炒。各一錢),白芍(酒炒),甘草

上銼一劑,生薑、棗煎服,或丸或散皆可。氣痛加吳茱萸;痰盛加二陳湯全服。

婦人經水或前或後,或多或少,或逾不來,或一月兩來者,俱是不調之故也。

千金調經散,治婦人經水不調,或曾經小產,或帶下二十六病,腹痛口乾,或發熱、小腹痛急、手足煩熱、六腑不調、時時泄血、經水不調、久不懷孕。

當歸,川芎,白芍(酒炒,各二錢),人參,阿膠(炒),牡丹皮,肉桂(各一錢),吳茱萸(炒,一錢),麥門冬(去心),半夏(薑製。各一錢五分),甘草(五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煎服。

經水先期而來者,血虛有熱也。(治當補血清熱,經自准也。)

當歸(一錢半),川芎(五分),白芍(酒炒八分),生地黃(一錢),阿膠(炒,五分),艾葉(三分),條芩(一錢),黃芩(姜炒,八分),黃柏(五分),知母(五分),香附(一錢),甘草(三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,空心溫服。

經水過期不來作痛者,血虛有寒也。(治當溫經養血,痛自止也。)

當歸(一錢半),川芎(五分),白芍(酒炒,一錢),熟地黃(一錢),桃仁(二十個,去皮尖研),紅花(三分),香附(一錢),肉桂(五分),蓬朮(一錢),蘇木(一錢,木通(八分),甘草(五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,空心溫服。

經水將來作痛者,血實氣滯也。(腹中陣陣作痛,乍作乍止,氣血俱實,治當行經順氣,痛自止也。)

當歸,川芎,白芍,生地黃,黃連,香附,桃仁(去皮尖),玄胡索,牡丹皮,莪朮(各等分),紅花(減半)

上銼一劑,水煎,空心溫服。發熱加柴胡、黃芩。

經行著氣,作心腹腰脅疼痛者,乃瘀血也。(治當順氣消瘀,痛自止也。)

當歸,川芎,白芍,生地黃,桃仁(去皮尖),紅花,玄胡索,莪朮,青皮(各等分)

上銼一劑,水煎溫服。

經水過期而來,紫黑成塊者,氣鬱血滯也。(治當調經順氣,經自准也。)

當歸,川芎,白芍,生地黃,桃仁(去皮尖),紅花,牡丹皮,青皮,香附,玄胡索,甘草
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

經水過期而來,色淡者,痰多也。(治當活血化痰,經自調也。)

當歸,川芎,白芍,生地黃,陳皮,半夏(姜炒),白茯苓(去皮)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經水過期而來作痛者,血虛有熱也。(治當生血清熱,痛自止也。)

白話文:

調經

婦女的各種疾病,大多是因為氣盛而血虛所引起的。

調氣養血湯,專門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因血氣不和所導致的各種疾病,包括懷孕前、生產後的不適。因為婦女以血為根本,但是大家卻往往忽略血氣不調這個問題,當血氣不順暢時,就會產生各種疾病。

藥方組成:炒過的香附米一錢、烏藥一錢、砂仁一錢、當歸一錢、川芎一錢、用薑汁浸泡炒過的熟地黃一錢、用酒炒過的白芍一錢、甘草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生薑、紅棗煎煮服用,也可以製成藥丸或散劑服用。若是氣痛,可加入吳茱萸;痰多則加入二陳湯一同服用。

婦女的月經週期,無論是提早來、延後到、量多、量少、過期不來、或是每個月來兩次,都屬於月經不調的現象。

千金調經散,可以治療婦女月經不調,或是曾經小產、有白帶等二十六種婦科疾病,包含腹痛口乾、發熱、小腹劇痛、手腳煩熱、腸胃不適、時常出血、月經不調、以及長期不孕等。

藥方組成:當歸二錢、川芎二錢、用酒炒過的白芍二錢、人參一錢、炒過的阿膠一錢、牡丹皮一錢、肉桂一錢、炒過的吳茱萸一錢、去心的麥門冬一錢五分、用薑製過的半夏一錢五分、甘草五分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生薑煎煮服用。

月經提前來,是屬於血虛有熱的現象。(治療應以補血清熱為主,月經自然就會正常。)

藥方組成:當歸一錢半、川芎五分、用酒炒過的白芍八分、生地黃一錢、炒過的阿膠五分、艾葉三分、條芩一錢、用薑炒過的黃芩八分、黃柏五分、知母五分、香附一錢、甘草三分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空腹溫熱服用。

月經延後不來且伴隨疼痛,是屬於血虛有寒的現象。(治療應以溫經養血為主,疼痛自然會停止。)

藥方組成:當歸一錢半、川芎五分、用酒炒過的白芍一錢、熟地黃一錢、去皮尖研磨過的桃仁二十個、紅花三分、香附一錢、肉桂五分、蓬朮一錢、蘇木一錢、木通八分、甘草五分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空腹溫熱服用。

月經快來時感到疼痛,是屬於血實氣滯的現象。(腹部會一陣陣地疼痛,時發時止,屬於氣血都過於旺盛,治療應以疏通經絡、理順氣機為主,疼痛自然就會停止。)

藥方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黃、黃連、香附、去皮尖的桃仁、玄胡索、牡丹皮、莪朮(各等分),紅花(減半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空腹溫熱服用。若有發熱,可加入柴胡、黃芩。

月經來時感到心腹、腰部、脅肋疼痛,是屬於瘀血所導致的。(治療應以理氣化瘀為主,疼痛自然就會停止。)

藥方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黃、去皮尖的桃仁、紅花、玄胡索、莪朮、青皮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溫熱服用。

月經延後到來,顏色紫黑且有血塊,是屬於氣鬱血滯的現象。(治療應以調經理氣為主,月經自然會正常。)

藥方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黃、去皮尖的桃仁、紅花、牡丹皮、青皮、香附、玄胡索、甘草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服用。

月經延後到來,顏色淡,是屬於痰多的現象。(治療應以活血化痰為主,月經自然會調順。)

藥方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黃、陳皮、用薑炒過的半夏、去皮的白茯苓、甘草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服用。

月經延後到來且伴隨疼痛,是屬於血虛有熱的現象。(治療應以養血清熱為主,疼痛自然會停止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