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五 (23)
卷之五 (23)
1. 咽喉
當歸,川芎,白芍,熟地,人參(各五錢),白朮(二錢半),茯苓(去皮),陳皮,半夏(薑製。各五錢),牛膝(酒洗,二錢半),杜仲,菟絲子(酒洗制),五味子(各五錢),益智仁(二錢半),破故紙(二錢半),胡蘆巴(炒,二錢半),石菖蒲(一錢半),甘草(炙,二錢半),巴戟(去心,五錢)
上銼作劑,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水煎,於五更初,腎氣開時,不許咳唾言語,默默服之奏效。
嘹亮丸,治久失音聲啞。
人乳(四兩),白蜜(四兩),梨汁(四兩),香椿芽汁(四兩,如無,用淺香椿芽為末四兩,入放上三味內。)
上共一處和勻,重湯煮熱,不拘時服,白滾水送下。
治聲啞方
甘草,桔梗,烏梅,烏藥
上各等分,水煎,食後頻頻服。
孫押班治都知潘元從喉閉,孫以藥半錢吹入喉中,少頃,吐出膿血立愈。潘詣孫謝曰;大急之患,非明公不能救,救人之急,非藥不能療。贈金百兩,願求方以濟非常之急。曰:用豬牙、皂角、白礬、黃連各等分,置新瓦上焙乾為末,即授以方,不受所贈。
一儒者,三場畢,忽咽喉腫閉、不省人事、喘促痰湧、汗出如水、肢體痿軟、脈浮大而數,此飲食勞役,無根虛火上炎。用補中益氣加肉桂,一劑頓蘇。(方見補益。)
李判府,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,此上焦風熱。先用荊防敗毒散二劑,喉痛漸愈;又以玄參升麻湯,口舌遂愈。(方見傷寒。)
白話文:
[咽喉]
**一方:**此方使用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牛膝、杜仲、菟絲子、五味子、益智仁、破故紙、胡蘆巴、石菖蒲、甘草、巴戟等藥材,以生薑和紅棗輔佐,清晨腎氣初開時服用,服藥期間忌咳嗽、吐唾沫、說話,靜默服用以求療效。
**嘹亮丸:**此方主治久啞失聲。以人乳、白蜜、梨汁、香椿芽汁(或香椿芽粉)等量混合,煮熱後服用,不限時間。
**治聲啞方:**此方使用甘草、桔梗、烏梅、烏藥等量混合,水煎服,飯後頻服。
**孫押班治喉閉方:**孫押班治療潘元從喉嚨阻塞,使用藥物少許吹入喉中,片刻後吐出膿血而痊癒。潘元從贈送大量金錢答謝,但孫押班拒絕收受,只傳授其方劑:豬牙、皂角、白礬、黃連等量焙乾研末。
**一儒者治咽喉腫閉方:**一儒者因勞累過度導致咽喉腫塞、昏迷不醒,伴有喘促、痰多、汗出、肢體無力等症狀。此為虛火上炎,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肉桂一劑即見效。(具體方劑見補益篇)
**李判府治咽喉腫痛方:**李判府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,屬上焦風熱。先用荊防敗毒散兩劑治療喉痛,再用玄參升麻湯治療口舌潰瘍。(具體方劑見傷寒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