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廷賢

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四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4)

1. 失血

脈:諸症見血,皆見芤脈。隨其上下,以驗所出。大凡失血,脈貴沉細;設見洪大,後必難治。

吐血、衄血、咳血、咯血、唾血、溺血、便血、腸風、臟毒。

血症者,人身之血,血為榮,氣為衛;心主血,肝藏血,脾為總管;血隨氣行,氣逆則血逆;髒得血而能津,腑得血而能潤,目得血而能視,舌得血而能言,手得血而能握,足得血而能攝。榮衛晝夜循環,運行不息。若是勞傷火動,皆令失血。一切血症,皆屬於熱。藥用清涼。

俱是陽盛陰虛,火載血上,錯經妄行而為逆也。用犀角地黃湯隨症加減。鮮血者,新血也,用止之;紫黑成塊者,瘀血也,宜去之;已後俱用補榮湯加減調理。失血脈沉細和緩,不宜浮大實大。血得熱則行,得冷則凝;赤屬火而黑屬水也。見黑必止,理之自然。如或暴吐紫血,多者無事,是平昔熱傷死血在胃口,吐出為好。

若止早,吐不盡,後成血結塊痛難治,用活血湯加減(方見腹痛);若先吐血後見痰者,是陰虛火動,用滋陰降火湯加減;若先痰後見血者,是積熱,清肺湯加減治之。

吐血者,出於胃,吐出全是血也。

犀角地黃湯,治一切吐血、衄血、咳血、咯血、唾血,並皆治之。

犀角(一錢,鎊),牡丹皮(一錢半),生地黃(二錢),赤芍藥(一錢半),當歸(一錢),黃連(一錢),黃芩(一錢)

上銼一劑。水煎熟,入茅根汁,磨京墨調服。吐血,加天門冬、山梔子、阿膠、蛤粉(炒);衄血,加山梔、阿膠;咯血,加山梔、麥門冬、黃柏、知母、熟地;唾血,加山梔、麥門冬、黃柏、知母、熟地;凡吐紫黑血塊,胸中氣塞,加桃仁、大黃。

治諸血上攻,不問男女並治。皮硝二錢

為末。用童便一鍾,好酒一鍾,燉熱化硝,調勻溫服。

治吐血不止方,將本人血,聞不臭,可治;若臭,不可治也。將本人吐的血取來,用砂鍋焙乾為細末。每服一錢或一錢二分,麥門冬(去心)煎湯調服。

七生湯,治血向口鼻中出如湧泉者,諸藥止之不效。

生地黃,生荷葉,生藕汁,生韭葉,生茅根各一兩,生薑五錢

俱搗自然汁一碗,磨京墨與汁同服。

貫仲湯,治吐血成鬥,命在須臾。

貫仲(二錢,淨末),血餘(五錢,燒灰),側柏葉(搗,汁一碗)

上將藥末二味,入柏汁內攪勻,於大碗內盛之。重湯煮一炷香時取出,待溫,入童便一小鐘,黃酒少許,頻頻溫服。

先吐痰而後見血者,是積熱也。

清肺湯

茯苓(去皮),陳皮,當歸,生地黃,芍藥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黃芩,山梔紫菀,阿膠(蛤粉炒),桑白皮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,烏梅(一個)

上銼一劑。棗二枚,水煎溫服。喘急,加蘇子,去天門冬。

白話文:

失血

脈象:各種出血的症狀,都會出現芤脈。觀察脈象出現的部位,可以判斷出血的部位。一般來說,失血時脈象應該是沉細的;如果出現洪大,那表示病情嚴重,難以治療。

各種出血症狀包括:吐血、流鼻血、咳嗽帶血、咯血、吐唾沫帶血、尿血、便血、腸風下血、臟毒出血。

血的症狀:人體的血,是滋養身體的精華,而氣則負責保護身體;心臟主管血液,肝臟儲藏血液,脾臟負責總管血液;血液隨著氣的運行而流動,如果氣逆亂,血液也會跟著逆亂;臟腑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產生津液,六腑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濕潤,眼睛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看得見,舌頭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說話,手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握持,腳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行走。營氣和衛氣在白天和夜晚循環運行,從不停歇。如果因為勞累過度或火氣旺盛,都會導致失血。所有的出血症狀,都屬於熱症,治療上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。

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火氣把血液往上衝,導致血液不循正常的路徑而逆行。治療上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,並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材。新鮮的血,應該用藥來止血;紫黑色成塊的血,是瘀血,應該用藥去除;止血後,要用補養氣血的藥物來調理。失血時的脈象應該是沉細和緩的,不宜出現浮大或實大的脈象。血液遇到熱就會運行,遇到冷就會凝結;紅色屬火,黑色屬水。看到黑色血塊時應該止血,這是自然的道理。如果突然吐出大量的紫黑色血塊,通常沒有大礙,這是因為平時熱邪傷了胃,導致死血積存在胃部,吐出來反而好。

如果太早止住出血,沒有把血塊吐乾淨,之後會形成血塊結於體內,導致疼痛難以治療,可以使用活血湯來加減藥材(藥方在腹痛篇)。如果先吐血後出現痰,是陰虛火旺,要使用滋陰降火湯來加減藥材;如果先出現痰後出現血,是體內積熱,要使用清肺湯來治療。

吐血,是血從胃部出來,吐出的全部都是血。

犀角地黃湯,可以治療各種吐血、流鼻血、咳嗽帶血、咯血、吐唾沫帶血等出血症狀。

藥材包括:犀角(一錢,磨粉)、牡丹皮(一錢半)、生地黃(二錢)、赤芍藥(一錢半)、當歸(一錢)、黃連(一錢)、黃芩(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,用水煎煮後,加入茅根汁,用磨好的京墨調和後服用。治療吐血,可以加入天門冬、山梔子、阿膠、蛤粉(炒);治療流鼻血,可以加入山梔子、阿膠;治療咯血,可以加入山梔子、麥門冬、黃柏、知母、熟地;治療吐唾沫帶血,可以加入山梔子、麥門冬、黃柏、知母、熟地;凡是吐出紫黑色血塊,感到胸悶氣塞的,可以加入桃仁、大黃。

治療各種血向上衝的症狀,不論男女都可以使用。藥材包括:皮硝(二錢)。

將皮硝研磨成末,用一碗童子尿和一碗好酒,加熱溶解後,調勻溫服。

治療吐血不止的藥方,取病人吐出的血,聞起來不臭,就可以用來治療;如果聞起來臭,就不能用。把病人吐出的血取來,用砂鍋焙乾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或一錢二分,用麥門冬(去心)煎的湯來調服。

七生湯,可以治療血從口鼻中湧出像噴泉一樣的症狀,各種藥物都無法止住時可以使用。

藥材包括:生地黃、生荷葉、生藕汁、生韭菜葉、生茅根各一兩,生薑五錢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,取自然汁一碗,用磨好的京墨與藥汁一起服用。

貫仲湯,可以治療吐血量大如斗,生命危急的情況。

藥材包括:貫仲(二錢,淨末)、血餘(五錢,燒成灰)、側柏葉(搗碎取汁一碗)。

將貫仲和血餘末混合,倒入側柏葉汁中攪拌均勻,放入大碗中,隔水加熱煮一炷香的時間後取出,待溫熱後,加入少量童子尿和黃酒,頻繁溫服。

先吐痰而後出現血,是體內積熱所導致。

清肺湯

藥材包括:茯苓(去皮)、陳皮、當歸、生地黃、芍藥、天門冬(去心)、麥門冬(去心)、黃芩、山梔、紫菀、阿膠(蛤粉炒)、桑白皮(各等分)、甘草(減半)、烏梅(一個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,加入兩顆棗子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如果出現喘急,可以加入蘇子,去除天門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