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病回春》~ 卷之三 (33)
卷之三 (33)
1. 斑疹
凡斑既出,須得脈洪數有力,身溫足溫者易治。若脈沉小,足冷元氣虛弱者難治。
發斑紅赤為胃熱,若紫不赤為熱甚,紫黑為胃爛,故赤斑半生半死,黑斑者九死一生。大抵鮮紅起發稀朗者吉,紫黑者難治,雜黑斑爛者死也。
凡斑欲出未出之際,且與升麻湯先透其毒。脈虛加人參,食少而大便不實加白朮。
斑見已出,不宜再發也。斑不可汗,斑爛不宜下。如脈洪數,熱甚煩渴者,人參化斑湯,若消斑毒,犀角玄參湯。
凡發斑疹,先將紅紙點燈照看病人面部、胸膛、背上、四肢,有紅點起者,乃發斑也。若大紅點發於皮膚之上謂之斑;小紅靨行於皮膚不出起者謂之疹。蓋疹輕而斑重也。先將薑汁噴於斑上,以後照陰陽虛實寒熱而用藥。
凡丹疹皆是惡毒熱血蘊蓄於命門,遇君相二火合起即發也。如遇熱時,以防風通聖散辛涼之劑解之;寒月以升麻葛根湯等辛溫之劑解之。凡丹疹先從四肢起而後入腹者死。
發斑者,熱毒蘊於胸中也。
升麻湯,治陽毒赤斑,出狂言吐膿血。
升麻(二錢),犀角屑,射干,人參,生甘草(各一錢)
上銼一劑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,溫服。
人參化斑湯
人參(一錢),石膏(二錢),知母(三錢),甘草(五分),粳米(一撮)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斑盛加大青。
犀角玄參湯
犀角(一錢),升麻(二錢),香附(一錢),黃芩(一錢半),人參(五分),玄參(一錢),甘草(三分)
上銼一劑,加大青,水煎服。
隱疹者,紅點如蚤螫之狀也。防風通聖散。(方見中風。)
升麻葛根湯
升麻(二錢),葛根(二錢),芍藥(二錢),甘草(三分)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
犀角消毒湯
牛蒡子,荊芥穗,防風,甘草,犀角(一錢半,鎊為細末,不入湯煎。)
上銼一劑,水二盞,煎至一盞,調犀角末服。
白話文:
斑疹
疹子出現時,如果脈搏洪大有力,身體和腳都溫暖,就容易治療。但如果脈搏沉細微弱,腳冰冷,元氣虛弱,就難以治療。
疹子發紅發熱是胃熱引起的,如果顏色發紫不發紅,表示病情嚴重;發紫發黑,則表示胃部潰爛,因此紅疹是半死半活的狀態,黑疹則九死一生。總體來說,鮮紅色的疹子稀疏且明亮預後良好,紫黑色的疹子難以治療,混雜著黑色潰爛的疹子則預示死亡。
疹子將要出現但還未出現時,可以用升麻湯先透發毒素。如果脈象虛弱,就加人參;如果食慾不振,大便不通暢,就加白朮。
疹子已經出現,就不應該再發新疹。疹子不能出汗,疹子潰爛了就不能服用瀉下藥物。如果脈搏洪大有力,發熱嚴重口渴,就用人參化斑湯;如果需要消腫解毒,就用犀角玄參湯。
凡是出現斑疹,先用紅紙點燃燈火照射病人的面部、胸膛、背部和四肢,皮膚上出現紅點,就是發疹了。如果皮膚上出現大紅點,稱為斑;如果皮膚上出現小紅點,不隆起,稱為疹。總體來說,疹子較輕,斑較重。先用薑汁噴在疹子上,然後根據陰陽虛實寒熱情況用藥。
所有丹疹都是因為惡毒的熱血淤積在命門(腎臟),遇到君火(心火)和相火(肝火)同時旺盛就發病了。如果在炎熱季節發病,用防風通聖散這種辛涼的藥物來治療;如果在寒冷季節發病,用升麻葛根湯等辛溫的藥物來治療。丹疹如果先從四肢開始,然後蔓延到腹部,就會死亡。
發斑是熱毒積聚在胸中引起的。
升麻湯:治療陽毒引起的紅色斑疹,伴隨神志不清,吐膿血等症狀。
組成:升麻二錢,犀角屑、射干、人參、生甘草各一錢。
用法:上藥一劑,加水兩杯,煎成一杯,去渣,溫服。
人參化斑湯:
組成:人參一錢,石膏二錢,知母三錢,甘草五分,粳米一撮。
用法:上藥一劑,水煎服。斑疹嚴重,加用大青葉。
犀角玄參湯:
組成:犀角一錢,升麻二錢,香附一錢,黃芩一錢半,人參五分,玄參一錢,甘草三分。
用法:上藥一劑,加大青葉,水煎服。
隱疹:紅點像跳蚤叮咬的樣子。用防風通聖散。(方劑見中風篇)
升麻葛根湯:
組成:升麻二錢,葛根二錢,芍藥二錢,甘草三分。
用法:上藥一劑,水煎服。
犀角消毒湯:
組成:牛蒡子、荊芥穗、防風、甘草,犀角一錢半(磨成細末,不煎)。
用法:上藥一劑,加水兩杯,煎成一杯,調入犀角末服用。
2. 發熱
《脈經》曰:脈大無力為陽虛,脈數無力為陰虛。無力曰虛,有力曰實。
夫發熱者,謂怫怫然發於皮膚之間,則成熱也,與潮熱、寒熱若同而異。潮熱者,有時而熱,不失其時;寒熱者,寒已而熱,相繼而發;至於發熱,則無時而發也。
血虛有汗潮熱者。
人參養榮湯,治積勞虛損,四肢倦怠,肌肉消瘦而少顏色,吸呼氣短,飲食無味也。
人參(去蘆),當歸,陳皮,黃耆(蜜炙),桂心,白朮(去蘆),甘草(炙,一錢),白芍(酒炒,二錢),熟地黃(酒浸),茯苓(去皮),五味子(各七分半),遠志(去心,炒五分)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、棗二枚、水二鍾,煎至一鍾,食遠服。
氣虛有汗潮熱者,補中益氣湯。(方見內傷。)
烏雞丸,治童男室女身發潮熱、吐血痰、出盜汗、飲食少進、四肢無力。
黃耆(蜜炙),人參(去蘆),白朮(去蘆當,當歸(酒洗),白芍(酒炒),生地,陳皮,秦艽,柴胡,銀柴胡,前胡,黃芩,胡黃連,黃柏(去粗皮),知母(去毛),貝母(去心),桑白髮,地骨皮,麥門冬(去心),五味子(各一兩。)
上銼細片,用烏骨白雞一隻,耳有綠色、腦有金色者佳,重一斤者,以麻子喂七日,縊死,去毛並內腸雜,納藥於內,用綠豆一斗五升浸潤,放入小甑內三寸厚,又將青蒿四兩襯之放雞在上,仍以綠豆蓋之,蒸極熟,將雞折碎,同藥曬乾為末,湯浸,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清米湯下。
血虛無汗潮熱者,茯苓補心湯。(方見婦人虛勞門。)
氣虛無汗潮熱者。
人參清肌散,治男婦氣虛無汗潮熱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當歸,赤芍,柴胡,半夏,葛粉,甘草
上銼一劑,薑棗煎服。
女子血虛有汗潮熱者,茯苓補心湯。(方見婦人虛勞門。)
氣血兩虛,無汗潮熱者,逍遙散。(方見婦人虛勞門。)
男婦四肢發熱,筋骨間如火烙手者,郁遏陽氣於脾胃之中也。
升陽散火湯,治男婦四肢發熱,肌表熱如火烙,捫之烙手。此病多因血氣而得之,或胃虛過食冷物,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,即火鬱則發之,即火鬱湯。
升麻,葛根,白芍,羌活,獨活,人參(各五錢),柴胡(八錢),防風(三錢半),生甘草(二錢),炙甘草(三錢),上銼一劑,生薑煎服。忌寒涼生冷之物,月餘。
傷寒發熱者,是外之寒邪傷衛也。九味羌活湯(方見傷寒。)
傷暑發熱者,是外之熱邪傷榮也。清暑益氣湯(方見中暑。)
內傷發熱者,是陽氣自傷,屬脾肺也。(其脈大而無力。)補中益氣湯(方見內傷。)
陰虛發熱者,是陰血自傷,屬心腎也。(其脈數而無力。)滋陰降火湯(方見虛勞。)
夜則靜,晝則發熱者,此熱在氣分也。小柴胡湯加梔子、黃連、知母、地骨皮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說:脈象大而無力,是陽氣虛弱;脈象快而無力,是陰氣虛弱。無力就代表虛,有力就代表實。
所謂發熱,是指身體感覺到一股熱氣從皮膚之間散發出來,就形成了發熱的現象,它和潮熱、寒熱的表現相似,但又有所不同。潮熱是指發熱有規律,時間固定;寒熱是指先發冷再發熱,兩者交替出現;至於發熱,則是發熱沒有固定的時間。
血虛且有汗的潮熱,可以用人參養榮湯來治療。此方能治療因長期勞累導致的虛損,症狀為四肢疲倦、肌肉消瘦、面色蒼白、呼吸短促、食慾不振。
人參養榮湯的組成為:人參(去掉蘆頭)、當歸、陳皮、黃耆(用蜂蜜炙過)、桂心、白朮(去掉蘆頭)、甘草(炙過,一錢)、白芍(用酒炒過,二錢)、熟地黃(用酒浸過)、茯苓(去掉皮)、五味子(各七分半)、遠志(去掉心,炒過,五分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二枚,用水兩碗煎至一碗,在飯後服用。
氣虛且有汗的潮熱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。(藥方在內傷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烏雞丸,能治療青少年男女身上出現的潮熱、吐血痰、盜汗、食慾不佳、四肢無力等症狀。
烏雞丸的組成為:黃耆(用蜂蜜炙過)、人參(去掉蘆頭)、白朮(去掉蘆頭)、當歸(用酒洗過)、白芍(用酒炒過)、生地、陳皮、秦艽、柴胡、銀柴胡、前胡、黃芩、胡黃連、黃柏(去掉粗皮)、知母(去掉毛)、貝母(去掉心)、桑白髮、地骨皮、麥門冬(去掉心)、五味子(各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細片,用一隻黑骨白毛的雞,最好是耳朵有綠色、腦袋有金色的,重約一斤,用麻子餵養七天後,用繩子勒死,去掉雞毛和內臟,將藥材放入雞腹中,再用一斗五升浸潤過的綠豆放入小甑內鋪三寸厚,然後將青蒿四兩鋪在綠豆上,再將雞放在青蒿上,再用綠豆蓋住,蒸到極熟,把雞弄碎,和藥材一起曬乾磨成粉末,用湯浸濕,加入蒸熟的餅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在空腹時用清米湯送服。
血虛且無汗的潮熱,可以用茯苓補心湯治療。(藥方在婦女虛勞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氣虛且無汗的潮熱,可以用人參清肌散治療。此方能治療男女因氣虛導致的無汗潮熱。
人參清肌散的組成為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當歸、赤芍、柴胡、半夏、葛粉、甘草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成一劑,用生薑、紅棗煎煮後服用。
女子血虛且有汗的潮熱,可以用茯苓補心湯治療。(藥方在婦女虛勞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氣血兩虛且無汗的潮熱,可以用逍遙散治療。(藥方在婦女虛勞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男女出現四肢發熱,感覺筋骨間像被火燙一樣,這是因為陽氣鬱積在脾胃之中造成的。
升陽散火湯,能治療男女四肢發熱,皮膚表面感覺像被火燙一樣,摸起來也燙手。這種病多半是由於氣血問題導致,或者是由於脾胃虛弱,過食寒涼食物,導致陽氣鬱積在脾土中,陽氣被鬱住就會發熱。此方即為治療火鬱的湯劑。
升陽散火湯的組成為:升麻、葛根、白芍、羌活、獨活、人參(各五錢)、柴胡(八錢)、防風(三錢半)、生甘草(二錢)、炙甘草(三錢)。將以上藥材切碎成一劑,用生薑煎煮後服用。忌食寒涼生冷之物,治療一個多月。
因傷寒而發熱,是由於外來的寒邪侵襲體表所致,可以用九味羌活湯治療。(藥方在傷寒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因中暑而發熱,是由於外來的熱邪侵襲體內所致,可以用清暑益氣湯治療。(藥方在中暑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因內傷而發熱,是由於陽氣自身受損,病位在脾和肺(脈象表現為大而無力)。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。(藥方在內傷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因陰虛而發熱,是由於陰血自身受損,病位在心和腎(脈象表現為快而無力)。可以用滋陰降火湯治療。(藥方在虛勞的篇章中可以找到。)
晚上安靜,白天發熱的,這種熱在氣分,可以用小柴胡湯,並加入梔子、黃連、知母、地骨皮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