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5)
卷之六 (5)
1. 諸蟲獸螫傷
2. 通治
《聖惠》治蛇咬、蠍螫、蠶咬妙。
雄黃(三錢),信(一錢),皂角子,巴豆(各四十丸粒),耳塞,麝香(各少許)
上五月五日,不聞雞犬、婦人處,不語,搗為細末,在杏子核內封之。針挑出上痛處,大有神效。
〔世〕,治一切蛇蟲傷,貝母末,酒調服效,(詳見蛇咬)。又方,用酥和鹽,敷之。又方,用益母草搗爛,厚罨傷處。又方,用鵝糞敷之。又方,扁豆葉,搗爛敷。又方。用獨蒜、酸漿草,搗敷傷處。又方,用酒,暖洗瘡上,日三次。又方,紫蘇葉,油浸塗傷處。
〔山〕,諸般惡蟲咬,以油浸紫草塗之。
〔丹〕,治蛇咬、蠶咬、惡蟲咬,豬膏苺搗汁敷。(陳藏器,治狗咬。)
治山溪中沙蝨、射工等毒,用蔥、小蒜、茱萸煮汁浸;或搗敷,大效。
治二十七殼蟲咬傷人,及瘡腫者。用麝香、雄黃、乳香、硇砂各二錢,土蜂窩、露蜂窩,燒灰存性,研細,以醋調少許,塗咬處。或不能辨認,疑是惡瘡,三五日不療,即毒入心,難瘥。忌雞、魚、油膩物。
治蛇傷,犬咬,一切蟲毒。用試劍草,搗爛貼之。
治蛇犬及狂狗咬,用蚯蚓糞和鹽,研敷神效。
〔海〕,治蠍、蜘蛛、蛇毒。雞卵輕敲一小孔,合咬處即瘥。又方,先問被傷人是甚蟲傷?即默唸火德星君黑殺,攝吹在傷處,自然不痛。又方,用艾炷於傷處,灸三五壯,拔去毒即愈。
治毒蛇並射工、沙蝨等傷。眼黑、口噤、手腳強直,毒攻腹內成塊,逡巡不救。用蒼耳嫩葉一握,研取汁,溫酒和灌之,將滓厚罨所傷處。
〔簡〕,治毒蛇、射工、沙蝨等物傷著人。眼黑、口噤、手足強直,毒氣入腹。用白礬、甘草等分,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冷水調下。
治諸蛇、蟲傷毒。用青黛、雄黃等分,新汲水,調服二錢。又方,用蒼耳嫩葉一握,搗汁溫酒和飲,滓厚敷傷處。口噤、身強者,灌之。
治蛇、犬咬,即破傷風。風荔枝草一握約三兩,以好酒二碗,煎至一碗服,即睡,出汗。汗不止,以溫白粥補之。
治惡蛇,風犬傷。用雄黃、蓽茇、細辛等分,入麝少許,為末。每服二錢,好酒調下。
白話文:
通治
本書記載了許多治療蛇咬、蠍螫、蟲咬等的方法。其中一種方法是用雄黃三錢、信一錢、皂角子、巴豆(各四十丸粒)、耳塞、麝香(各少許),在五月五日,避開雞鳴狗吠、婦女,保持沉默的環境下,將藥材搗碎成細末,裝入杏子核內密封。然後用針挑破傷口,據說療效奇佳。
此外,還有許多治療蛇蟲咬傷的偏方:用貝母末加酒服用;用酥和鹽敷傷處;用益母草搗爛厚敷;用鵝糞敷;用扁豆葉搗爛敷;用獨蒜、酸漿草搗爛敷;用溫酒清洗傷口,每日三次;用紫蘇葉浸油塗抹傷處;用油浸紫草塗抹;用豬膏苺搗汁敷;用蔥、小蒜、茱萸煮汁浸泡或搗爛敷於被沙蝨、射工等毒物咬傷處;用麝香、雄黃、乳香、硇砂各二錢,以及土蜂窩、露蜂窩燒成灰研細,加醋調勻塗抹於二十七殼蟲咬傷處或腫脹處;用試劍草搗爛貼敷治療蛇蟲咬傷;用蚯蚓糞和鹽研磨後敷於被蛇、犬或狂犬咬傷處;用雞蛋輕敲一小孔,敷於蠍、蜘蛛、蛇咬傷處;默念火德星君黑殺,並吹氣於傷口;用艾灸於傷口;用蒼耳嫩葉研汁,溫酒和服,並將藥渣厚敷於傷口;用白礬、甘草等量研末服用;用青黛、雄黃等量,用水調服;用風荔枝草煎酒服用治療蛇、犬咬傷引起的破傷風;用雄黃、蓽茇、細辛等量,加少許麝香研末服用治療惡蛇、狂犬咬傷。 需要注意的是,治療二十七殼蟲咬傷時,忌食雞肉、魚類及油膩食物。
3. 毒蛇咬
治毒蛇傷,急以小便洗出血;次取出口中唾塗之,又以牙垽封傷處,敷而護之甚妙,且不痛腫。(《山居》云:用犬糞敷患處,亦佳。)又方,用好醋一二碗服,令毒氣不隨血泛;或飲清油一二盞,亦可。及以頭繩扎定傷處兩頭,次用白芷末半兩,白水調服,頃刻,咬處黃水出盡,腫消。
又方,用白礬、雄黃、黃蠟等分,丸如指頭大。遇有著傷,燈上燒開,滴傷處;或以竹筒按上,滴入,則毒不散。
〔世〕,路行,卒被蛇咬。當急扯裹腳帶,扎縛傷處上下寸許,使毒氣不能惔傷肌體,又急用白礬,安刀頭火上溶汁沸,滴於傷處,待冷,以長篦子速挑去靨,則毒血隨出,黯腫尚未退更滴之,以退為度。村居山僻及途中夜行,卒被蛇傷咬,難求白礬處,速作艾炷灸五壯,以唾調鹽塗之。如黯腫尚未消釋,當更灸更搽,毒涎自然流出,且不透里傷人。(蜈蚣咬,亦宜灸。)
〔世〕,治一切毒蛇咬。用透明雄黃,研細末,以醇酒濃調,厚搽傷處,水流出如涎,痛腫即消。一方,以萵苣汁和雄黃末作餅子,候乾為末,每用少許,貼瘡口立效。
〔衍〕,有人被毒蛇所傷,已昏困。有老僧以酒調藥二錢灌之遂蘇;及以藥滓塗患處。良久,復灌二錢,其苦皆去。問之乃五靈脂一兩、雄黃半兩同為末,止此耳。後有中毒者用之,無不效驗。又方,用乾薑、雄黃等分,為末敷之。兼闢蛇,用絹袋盛,係臂上,男左女右,蛇聞氣遠避。
〔世〕,治毒蛇所傷。
細辛,香白芷(各五錢),雄黃(二錢)
上為末,加麝香少許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服效。
〔丹〕,治一切蛇咬。用香白芷嚼碎,敷患處;又用溫酒調效。水蓼搗汁飲,滓敷傷處。櫻桃葉絞汁服,滓敷傷處。
〔世〕,治一切蛇、蟲所傷。用貝母為末,酒調,令病人儘量飲之,頃久,酒自傷處為水流出,候水盡,卻以藥滓敷瘡上,即愈。治蛇咬,腫毒悶欲死者,用重苔六分、續隨子六顆,去皮同為細末。以酒服方寸匕;又以唾調少許,敷患處立安。(《崔氏海上方》。)又方,用白礬二錢,服之,防毒氣攻心。又方,金線重樓以水磨少許,敷咬處;又為細末,酒服之。又方,用桕樹葉、魚腥草、地松節、皺面草,草決明,共一處研細,敷傷處極佳。地榆絞汁飲;及濃煎漬之,半日愈。治蛇傷,用馬蘭草即階前菊,生搗敷傷處;亦解酒疸,止鼻衄,合金瘡。治蛇咬瘡,用蒜去皮一升,搗破,以童便一升,煮三四沸,熱漬損處一兩時。初咬未腫,即嚼蒜封之,六七易。又方,用蒜一升,乳二升,煮爛,空腹頓服,以飯壓之,次日依前再服。治諸惡蟲蛇螫,用地松,搗敷之。
〔海〕,治蛇虺咬人。以獨頭蒜、酸漿草搗汁,敷咬處佳。
白話文:
毒蛇咬傷
治療毒蛇咬傷,緊急時先用小便沖洗出血的傷口;接著,取出自己口中的唾液塗抹在傷口上,再用牙齒咬出的泥封住傷口,敷好並保護起來,這樣做效果很好,而且不會感到疼痛腫脹。(《山居》這本書說:用狗糞敷在患處,效果也很好。)另外有個方法,用一到兩碗好醋喝下,使毒氣不隨著血液擴散;或者喝一到兩杯清油,也可以。同時用繩子在傷口上下兩端紮緊,接著用白芷粉末半兩,用白水調服,很快地,咬傷處會流出黃色的液體,腫脹消退。
還有一個方法,用白礬、雄黃、黃蠟等分,搓成指頭大小的藥丸。如果遇到咬傷,將藥丸在燈上燒化,滴在傷口上;或者用竹筒按住傷口,將藥液滴入,這樣毒就不會擴散。
有人走路時,突然被蛇咬傷。這時應立即扯下裹腳布,在傷口上下約一寸的地方紮緊,使毒氣不能傷害肌肉,然後立即用白礬,放在刀頭上用火燒化成液體,滴在傷口上,等冷卻後,用長篦子快速挑去傷口上的膿包,毒血就會跟著流出來,如果腫脹還沒消退,就繼續滴藥,直到腫脹消退為止。住在偏遠山村或在途中夜間行走,突然被蛇咬傷,一時難以找到白礬時,可以迅速用艾草燒灸五個壯,然後用唾液調和鹽塗在傷口上。如果腫脹還未消退,就繼續燒灸和塗抹,毒液自然會流出,並且不會滲入體內傷害人。(蜈蚣咬傷,也適合用燒灸的方法。)
治療各種毒蛇咬傷,用透明的雄黃,磨成細末,用濃醇的酒調勻,厚厚地塗在傷口上,會有像口水一樣的液體流出,疼痛腫脹就會消失。還有一個方法,用萵苣汁和雄黃末做成餅狀,等乾燥後磨成粉末,每次用少許貼在傷口上,立刻見效。
有人被毒蛇咬傷,已經昏迷不醒。有一位老和尚用酒調和藥末二錢灌給他喝,他就甦醒了;並將剩下的藥渣塗在患處。過了一會兒,再灌服二錢,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。問他用的是什麼藥,他說只是五靈脂一兩、雄黃半兩,一起磨成粉末而已。後來有人中毒,用這個方法,沒有不見效的。還有個方法,用乾薑、雄黃等分,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。同時為了避開蛇,可以用絹袋裝著藥粉,系在手臂上,男人系左臂,女人系右臂,蛇聞到氣味就會遠遠避開。
治療毒蛇咬傷:
細辛、香白芷(各五錢)、雄黃(二錢)。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少量麝香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服,效果很好。
治療各種蛇咬傷。用香白芷嚼碎,敷在患處;或者用溫酒調服,也有效果。用水蓼搗爛取汁飲用,藥渣敷在傷口上。或者用櫻桃葉絞汁飲用,藥渣敷在傷口上。
治療各種蛇、蟲咬傷。用貝母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,讓病人盡量喝下,過一會兒,酒會從傷口流出變成水,等水流盡,再用藥渣敷在瘡口上,就會痊癒。治療蛇咬傷,腫脹毒悶快要死的人,用重苔六分、續隨子六顆,去皮後一起磨成細末,用酒送服一小撮;再用唾液調和少許,敷在患處立刻就好。(《崔氏海上方》記載。)還有一個方法,用白礬二錢,服下,預防毒氣攻心。還有一個方法,用金線重樓加水磨少許,敷在咬傷處;或者磨成細末,用酒送服。還有一個方法,用桕樹葉、魚腥草、地松節、皺面草、草決明,一起磨細,敷在傷口上效果極佳。用地榆絞汁飲用;或者用濃煎液浸泡傷處,半天就會痊癒。治療蛇傷,用馬蘭草,也就是階前菊,新鮮搗爛敷在傷口上;也可以解酒疸,止鼻出血,癒合金瘡。治療蛇咬傷的瘡口,用大蒜去皮一升,搗爛,用童子尿一升,煮沸三四次,趁熱浸泡傷口一兩個時辰。剛被咬傷還沒腫脹時,可以嚼爛大蒜封在傷口上,換六七次。還有一個方法,用大蒜一升,牛奶二升,煮爛,空腹一次性吃下,再用飯壓住,第二天再按之前的方法服用。治療各種惡蟲毒蛇咬傷,用地松,搗爛敷在傷口上。
治療毒蛇咬人,用獨頭蒜、酸漿草搗爛取汁,敷在咬傷處效果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