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六 (1)
卷之六 (1)
1. 手足傷損
若元氣虛弱,或不戒房勞,或妄行攻伐,致死肉上延,或腐而不痛,黑而不脫者,當大補元氣,無可保生。若手足節⿰骨界斷去者無妨,骨斷筋連不急剪去,若侵及好肉則不治。若預為調補脾氣,則無此患。大凡膿瘀內焮者,即針之而投托里散,或口噤、遺尿而似破傷風者,急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,多有生者。
白話文:
手足傷損
如果元氣虛弱,或者房事過度,或者過度使用藥物治療,導致傷口感染蔓延,甚至腐爛卻不痛,顏色發黑卻不脫落,那麼就應該大力補充元氣,否則難以保住性命。如果手腳關節處的骨頭斷裂脫落了,則沒有大礙;骨頭斷裂但筋腱仍然連接著,不要急著切除,但如果傷口感染到了健康的肌肉組織,那就很難治癒了。如果平時就能調補脾胃之氣,就能避免這種情況。總之,如果傷口內部有膿血瘀積發炎,就應該用針刺放血,再服用托里散;如果出現口噤(張口困難)、遺尿等類似破傷風的症狀,則要緊急服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,這樣許多人能因此活下來。
2. 手足疼痛
有一患者,愈後腿作痛。薛意膿血過多,瘡雖愈,肝經血氣尚未充實,而濕熱乘虛也,遂以八珍加牛膝、木瓜、蒼朮、黃柏、防己、炙草,以祛濕熱,養陰血,痛漸止,乃去防己、黃柏服之遂瘳。
應痛丸,治折傷後,為四氣所侵,手足疼者。
破故紙,骨碎補(去毛),蒼朮(生用),草烏(各半斤),穿山甲(去膜,桑柴灰炒,泡起為度,柴灰亦可),舶上茴香(炒,各六兩)
上除草烏半斤,用生薑一斤擂爛,同草烏一處淹兩宿,焙乾為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用酒或米湯送下,忌熱物片時。
乳香散,治打傷損,手足疼痛不可忍者。
乳香,沒藥(各另研,三錢),白芷(二錢),肉桂(五錢),白朮,當歸(各炒),粉草(各五錢)
上為細末研勻。每服二錢,不拘時,酒調下。
白話文:
手足疼痛
一位病人,腿傷痊癒後仍然疼痛。薛醫生認為是膿血流失過多,雖然傷口癒合了,但肝經的血氣尚未恢復充盈,濕熱之邪乘虛而入。於是,他用八珍湯加牛膝、木瓜、蒼朮、黃柏、防己、炙甘草,來祛除濕熱,滋養陰血。疼痛漸漸減輕後,便停用了防己、黃柏,最終痊癒。
應痛丸,用於治療骨折後,受到風寒暑濕侵襲導致手足疼痛的病症。
藥方組成:破故紙、骨碎補(去毛)、生蒼朮、草烏(各半斤)、穿山甲(去膜,用桑柴灰炒至微黃,泡起,柴灰亦可)、炒舶上茴香(各六兩)。其中草烏先取出一半,用一斤生薑搗爛後,與草烏一起浸泡兩天兩夜,再烘乾研磨成粉,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酒或米湯送服,服藥期間暫時忌食熱物。
乳香散,用於治療外傷導致手足疼痛難忍的病症。
藥方組成:乳香、沒藥(各三錢,需單獨研磨)、白芷(二錢)、肉桂(五錢)、炒白朮、炒當歸(各五錢)、粉草(五錢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不限時間,用酒送服。
3. 破傷風
河間云:風證善行數變,入臟甚速,死生在反掌之間,宜急分表裡虛實而治之。邪在表者,則筋脈拘急,時或寒熱,筋惕搐搦,脈浮弦,用羌活防風湯散之。在半表半裡者,則頭微汗,身無汗,用羌活湯和之。傳入里者,舌強口噤,項背反張,筋惕搐搦,痰涎壅盛,胸腹滿悶,便溺閉赤,時或汗出,脈洪數而弦,以大芎黃湯導之。既下而汗仍出,表虛也,以白朮防風湯補之。
不時灌以粥飲為善。前云乃氣虛未損之法也。若膿血太泄,陽隨陰散,氣血俱虛而類前證者,悉宜大補脾胃,切忌祛風之藥。詳見雜病第五。有一患者,仲夏誤傷手,腰背反張,牙關緊急,脈浮而散,此表證也,遂用羌活防風湯一劑即解。此證若在秋冬腠理致密之時,須用麻黃之類以發汗,此乃暴傷氣血不損之治法也。
有一患者,杖處略破而患此,脈洪大而實,此里證也,用大芎黃湯一劑,大便微行一次悉退,若投表藥必死。宜急分表裡虛實而治之,庶無誤矣。有一患者,寒熱口乾,用四物、參、耆、白朮、軟柴、炒芩、麥門、五味,四劑少退。薛欲砭去瘀血,不從。後怔忡不寐,飲食少思,牙關牽緊,頭目疼痛,惡寒發熱,此膿內焮也,遂砭去之即安,以八珍、棗仁、麥門、五味二十劑,前證漸愈;又用前藥及獨參湯,瘀肉漸潰。後因勞,又少寐盜汗,以歸脾湯、麥門、五味、遠志而痊。
後牙關脹悶,面目焮赤。又似破傷風,仍以為虛,用八珍等藥亦安。有一患者,腹痛喘促,作渴寒熱,臀腿糜爛,與死血相和,如皮囊盛糊,用童便煎四物、桃仁、紅花、柴胡、黃芩、麥門、花粉服之頓退;彼用黑羊皮貼之益甚。後砭去膿血甚多,氣息奄奄,唇口微動,牙關緊急,患處色黯,或欲用破傷風藥。
薛曰:此氣血虛而變證也,用參、耆、芎、歸、白朮,並獨參湯,人乳汁,元氣復而諸證愈,乃用十全大補湯調理而安。此證若膿瘀內焮者,宜針之。若潰後口噤遺尿,而類破傷風等證者,乃氣血虛極也,急用大補之劑。若素多痰患風證者,宜清痰降火。若因怒而見風證者,宜清肝降火。
若人不慎房勞,而忽患前證,此由腎水不足,心火熾甚,宜滋陰補氣血為主。若誤作風證治之即死。
羌活防風湯,治破傷風,邪初在表者,急服此藥以解之,稍遲則邪入於裡,與藥不相合矣。
羌活,防風,甘草,川芎,藁本,當歸,芍藥(各四兩),地榆,細辛(各二兩)
上每服五錢,水煎。
防風湯,治破傷風,表證未傳入里,急宜服之。
防風,羌活,獨活,川芎(各等分)
上每服五錢。水煎,調蜈蚣散服,大效。
蜈蚣散
蜈蚣(一對),鰾(三錢)
上為細末,用防風湯調下。
羌活湯,治破傷風,在半表半裡,急服此湯,稍緩邪入於裡,不宜用。
白話文:
破傷風,治療時要快速分辨病邪在表、在裡,還是虛證、實證,才能對症下藥。
病邪在表時,會出現肌肉筋脈拘緊、時而發冷發熱、肌肉顫動抽搐等症狀,脈象呈現浮弦,此時應使用羌活防風湯來疏散病邪。如果病邪在半表半裡之間,則會出現頭部稍微出汗、身體不出汗的情形,應使用羌活湯來調和。如果病邪傳入體內,會出現舌頭僵硬、口噤、頸背僵硬反張、肌肉顫動抽搐、痰液壅盛、胸腹悶脹、大小便不通或赤澀、時而冒汗等症狀,脈象呈現洪大而弦數,此時應使用大芎黃湯來疏導體內積滯。如果瀉下後仍然冒汗,代表表證虛弱,應使用白朮防風湯來補益。
治療過程中,要時常給予病人稀粥等飲品補充體力。以上講的是病邪初起、氣虛未損的情況。如果膿血過度流失,導致陽氣隨著陰液耗散,氣血雙虛而出現類似上述的症狀,應當大力補益脾胃,切記使用祛風藥。具體情況可參考雜病第五篇。
曾有一位病患,在仲夏時不慎傷到手,出現腰背反張、牙關緊閉、脈浮而散等表證,使用羌活防風湯一劑後就痊癒了。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秋冬季節,皮膚腠理緻密時,就必須使用麻黃等藥物來發汗。這講的是外傷後氣血未損的治療方法。
另有一位病患,因為手杖稍微擦破皮而患病,脈象呈現洪大而實,這是屬於裡證,使用大芎黃湯一劑後,排便一次就痊癒了。如果此時誤用表藥,必定會導致死亡。因此,必須快速分辨病邪在表、在裡,以及虛證、實證,才能避免誤診。
還有一位病患,出現發冷發熱、口渴等症狀,服用四物湯、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軟柴胡、炒黃芩、麥門冬、五味子等藥四劑後,症狀稍微減輕。醫生想用針刺來去除瘀血,病人沒有同意。後來,病人出現心悸、失眠、食慾不振、牙關緊閉、頭痛目痛、怕冷發熱等症狀,這是因為膿腫內熱所致,於是用針刺去膿後就痊癒了,再以八珍湯、酸棗仁、麥門冬、五味子等藥二十劑,病症逐漸好轉。接著,又用上述藥物及獨參湯,使瘀肉逐漸潰爛。後來因為過度勞累,又出現失眠盜汗,使用歸脾湯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遠志等藥而痊癒。
之後,又出現牙關脹悶、臉色發紅等類似破傷風的症狀,仍舊認為是虛證,使用八珍湯等藥物也痊癒了。另有一位病患,出現腹痛氣喘、口渴發冷發熱、臀部腿部糜爛,與死血混合在一起,像用皮囊裝著糊狀物一般。用童子尿煎四物湯、桃仁、紅花、柴胡、黃芩、麥門冬、花粉服用後,症狀立刻減輕。但有人用黑羊皮貼在患處,反而使病情加重。後來用針刺去除大量膿血,病人氣息奄奄,嘴唇微微顫動,牙關緊閉,患處顏色黯淡。此時有人想使用治療破傷風的藥物。
醫生說:這是氣血虛弱導致的變證,使用人參、黃耆、川芎、當歸、白朮,加上獨參湯和人乳,使元氣恢復,各種症狀就都痊癒了,之後再用十全大補湯調理而安。這種病如果膿腫內熱,就應該用針刺治療。如果潰爛後出現口噤、小便失禁等類似破傷風的症狀,那是因為氣血虛弱到了極點,應當趕緊使用大補之劑。如果病人平素多痰,又患有風證,則應清痰降火。如果因為發怒而出現風證,則應清肝降火。
如果病人因為不慎房事而突然出現上述症狀,那是因為腎水不足,心火旺盛,應該以滋陰補氣血為主,如果誤認為是風證治療,就會導致死亡。
羌活防風湯, 用於治療破傷風,病邪剛在體表時,應立即服用此藥來化解,稍有延遲,病邪就會進入體內,與藥物不相配合了。
- 羌活、防風、甘草、川芎、藁本、當歸、芍藥(各四兩),地榆、細辛(各二兩)。
- 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服。
防風湯, 用於治療破傷風,表證還沒有傳入體內時,應立即服用此藥。
- 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、川芎(各等分)。
- 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服,並調服蜈蚣散,效果很好。
蜈蚣散
- 蜈蚣(一對),魚鰾(三錢)
-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防風湯調服。
羌活湯,用於治療破傷風,病邪在半表半裡之間,應立即服用此湯,稍微延遲病邪就會進入體內,不宜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