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28)
卷之五 (28)
1. 赤白遊風
〔薛〕,赤白遊風,屬脾肺氣虛,腠理不密,風熱相搏,或寒閉腠理,內熱怫鬱。或
陰虛火動,外邪所乘。或肝火風熱,血熱。治法:若風熱用小柴胡湯加防風、連翹。血熱用四物加柴胡、山梔、丹皮。風熱相搏,用荊防敗毒散。內熱外寒,用加味羌活散。胃氣虛弱,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、防風及消風散。血虛用加味逍遙散。陰虛逍遙散、六味丸。若肝腎虛熱,用六味丸,則火自息,風自定,癢自止。若用祛風辛熱之劑,則肝血愈燥,風火愈熾,元氣愈虛,腠理不閉,風客內淫,腎氣受傷,相火翕合,血隨火化,反為難治矣。,一男子,秋間發疙瘩,此元氣虛而外邪所侵也。先用九味羌活湯二劑,又用補中益氣加羌、防而愈。後不慎起居,盜汗晡熱,口乾唾痰,體倦懶言,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而愈。一婦人,身如丹毒,搔破膿水淋漓,熱渴頭暈,日晡益甚,用加味逍遙散而愈。一婦人,患赤白遊風,晡熱癢甚。予用清肝養血之劑,不信。乃服大麻風藥,臂痛而筋攣,又服化痰順氣之劑,四肢痿弱而歿。一婦人患前症,數用風藥,煎湯泡洗,以致腹脹而歿。一女子,赤暈如霞,作癢發熱,用加味小柴胡湯加生地黃、連翹、牡丹皮而愈。
如冰散,治風邪熱毒,壅滯肌肉,榮衛不宣,蘊積成腫,血澀膚腠,如丹之狀,風隨氣行,遊無定處,邪毒攻衝,焮赤熱痛。
朴硝(五兩,另研),寒水石,蛤粉(各三兩),白芷(一兩),片腦(一錢,另研)
上為細末,研勻。每用新汲水調,稀稠得所,以雞翎塗掃,不令藥干。
治赤遊腫方
川大黃(二兩),慎火草(五兩)
上各搗塗之,干即再塗。
治赤遊腫流,遍身赤色,入腹即死方。
上用生豬肉敷上,數數換之。其肉蟲、鳥俱不食,臭惡甚也。
白話文:
赤白遊風,指的是因脾肺氣虛、腠理疏鬆,導致風熱或寒邪入侵而引起的皮膚病。也可能是陰虛火旺,或肝火風熱、血熱所致。
治療方法依據病因不同而異:風熱型可用小柴胡湯加防風、連翹;血熱型用四物湯加柴胡、山梔、丹皮;風熱相搏用荊防敗毒散;內熱外寒用加味羌活散;脾胃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、防風及消風散;血虛用加味逍遙散;陰虛則用逍遙散或六味地黃丸。若為肝腎虛熱,則用六味地黃丸,能使火消、風定、癢止。切忌使用辛熱祛風藥物,以免加重病情,導致肝血更燥、風火更盛、元氣更虛,最終造成病情難治。
案例一:一位男子秋季患疙瘩,因元氣虛弱而受外邪侵襲,先用九味羌活湯,後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、防風而痊癒。後來因起居不慎,出現盜汗、午後發熱、口乾舌燥、倦怠乏力等症狀,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而痊癒。
案例二:一位婦女患病,症狀類似丹毒,搔破後流膿流水,伴隨口渴、頭暈,午後症狀加重,服用加味逍遙散而痊癒。
案例三:一位婦女患赤白遊風,午後發熱、奇癢難忍,拒絕服用清肝養血藥物,改服大麻風藥後,手臂疼痛、筋攣,又服用化痰順氣藥物後,四肢痿弱而亡。
案例四:一位婦女患同樣疾病,長期使用風藥及煎湯泡洗,導致腹脹而亡。
案例五:一位女子面部發紅,伴隨瘙癢發熱,服用加味小柴胡湯加生地黃、連翹、牡丹皮而痊癒。
如冰散:此方用於治療風邪熱毒引起的肌肉腫脹,症狀類似丹毒,紅腫熱痛,遊走不定。
赤遊腫方:此方用於治療赤遊腫,以及遍身赤紅的重症。重症患者,需用生豬肉敷貼,頻繁更換。此方說明,病症嚴重時,豬肉敷貼能有效緩解病情,而病灶處臭味極重,連蟲鳥都不食用。
2. 紫白癜風
(白駮,癧瘍風)
〔海〕龍蛇散,治風虛頑麻,遍身紫白癜風,癮癢痛者。
白花蛇(去骨,焙),黑梢蛇(去骨,焙),萆薢,天麻,黃耆,金毛狗脊,自然銅,骨碎補,楓香(研),草烏頭(鹽水浸,銼),地龍(各一兩),乳香,沒藥(各三錢),麝香(二錢)
上為細末,酒糊丸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酒下食後;為末,酒調服亦得。
〔羅〕何首烏散,治白癜、紫癜諸風,筋骨疼痛,遍身疥癬,手足擘裂,睡臥不穩,行步艱難,兼療癧疾,眼斷白仁,鼻梁崩塌,並宜服之。
何首烏,蔓荊子,石菖薄,荊芥穗,甘菊花,枸杞子,苦參(去蘆),威靈仙(各半兩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五錢,食後溫酒調下,或茶清、或蜜水亦得,日進二服。
當歸散,治皮風,紫白癜風。
當歸(去蘆),赤芍藥,苦參(去蘆,各半兩),赤土(一兩)
上為細末。生豬脂二兩,熬油去渣。同蜜一兩,作一處調藥,隔一宿。每服一大匙,熱酒調下,空心、食後各一服。並忌雞、鴨、無鱗魚、豆腐等物。
本事烏頭丸,治宿患風癬,遍身黑色,肌體如木,皮膚粗澀,四肢麻痹。
草烏頭(一斤)
入竹羅內以水浸,用瓦片於羅內就水中瀧洗,如打菱角法。宜候瀧洗去大皮及尖,控起令乾。用麻油四兩,鹽四兩,入銚子內炒令深黃色,傾出油,只留鹽並烏頭,再炒令黑色煙出為度。取一枚劈破,心內如米一點白恰好。如白多再炒,趁熱取羅為末,用醋糊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晚食前,溫酒下。
真州資福閹,文雅白老有此疾,服數年黑䵟頓除,腳力強健,視聰不衰。有一宗人,遍身患紫癜風,身如墨,服逾年,體悅澤。予服之一年,諸風疥瘡瘍皆瘥。性差熱,雖云去毒,要之五七日作烏頭粥,啜之為佳。粥法,用豫章集中者佳。
治紫白癜風塗藥
白礬,綠礬,生砒霜(各一錢)
上研極細如粉。用生茄子蒂,蘸擦患處,先浴後擦。
三黃膏,治紫白癜風瘡癬疥。
雄黃,雌黃,砒霜(各半錢,並另研),白礬,黃丹(並另研),蛇床子(為末),䕡茹(各一兩),白膠香(另研),輕粉(各一錢)
件用清油四兩,入巴豆四粒煎黃色。去巴豆入諸藥;又入黃蠟少許,熬成膏子。先用荊芥湯洗,後用藥擦,神效。
四神散,治紫白癜風。
雄黃,雌黃,硫黃,白礬(各等分)
上研為細末。每用時,先浴令通身汗出,次用生薑蘸藥擦患處良久,熱湯洗。當日色淡,五日除根。
又方
紫癜白癜兩般風,附子雄黃最有功。薑汁調勻茄蒂蘸,擦來兩度更無蹤。
〔世〕,紫白癜風,貝母為末,以胡桃肉蘸,洗浴後擦之,神效。又方,以信石好者為上,研極細,用真香油調如薄粥,過一宿,取清油敷之愈。又方,用金獅草,挪碎擦之。累效。
白話文:
紫白癜風
-
龍蛇散:適用於風虛引起的頑固麻木,全身出現紫白癜風,伴隨搔癢疼痛的症狀。
-
藥材:白花蛇(去骨,烘乾)、黑梢蛇(去骨,烘乾)、萆薢、天麻、黃耆、金毛狗脊、自然銅、骨碎補、楓香(磨粉)、草烏頭(鹽水浸泡,切碎)、地龍(各一兩)、乳香、沒藥(各三錢)、麝香(二錢)。
-
製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用酒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-
服法:每次服用十五丸,飯後用酒送服;也可將藥粉用酒調服。
-
何首烏散:適用於白癜風、紫癜風等各種風症,引起的筋骨疼痛,全身疥癬,手腳皸裂,睡眠不安穩,行走困難。也可治療瘰癧,眼白混濁,鼻梁塌陷等症狀。
-
藥材:何首烏、蔓荊子、石菖蒲、荊芥穗、甘菊花、枸杞子、苦參(去蘆)、威靈仙(各半兩)。
-
製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。
-
服法: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飯後用溫酒送服,也可以用茶水或蜂蜜水送服,每日服用兩次。
-
當歸散:適用於皮膚風症,紫白癜風。
-
藥材:當歸(去蘆)、赤芍藥、苦參(去蘆)(各半兩)、赤土(一兩)。
-
製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。
-
用法:將二兩生豬油熬製成油,去除油渣,加入一兩蜂蜜,與藥粉混合調勻,靜置一夜。每次服用一大匙,用熱酒送服,空腹和飯後各服用一次。服藥期間忌食雞、鴨、無鱗魚、豆腐等食物。
-
本事烏頭丸:適用於長期患有風癬,全身發黑,肌肉僵硬如木,皮膚粗糙,四肢麻木的症狀。
-
藥材:草烏頭(一斤)。
-
製法:將草烏頭浸入竹籮中,用水沖洗,如同打菱角的方法,沖洗掉表皮和尖端,控乾。用麻油四兩、鹽四兩,放入鍋中炒至深黃色,倒出油,只留下鹽和烏頭,繼續炒至黑色冒煙為止。取出一顆切開,如果中心呈現一點白色,就代表炒製成功。如果白色太多,需要再炒。趁熱將其磨成細粉,用醋調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-
服法: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和晚飯前用溫酒送服。
-
說明:真州資福寺的白老先生患有此病,服用此藥數年後,黑色斑點消失,腳力強健,視力清晰。另有一位宗族人士,全身患有紫癜風,身體像墨一樣黑,服用此藥一年多後,身體變得潤澤光滑。我(記錄者)自己也服用了一年,各種風疹、疥瘡、瘡瘍都痊癒了。此藥性偏熱,雖然說有解毒作用,最好服用五到七天後搭配烏頭粥,效果更佳。烏頭粥的煮法,用《豫章集中》所記載的最好。
-
治紫白癜風外塗藥:
-
藥材:白礬、綠礬、生砒霜(各一錢)。
-
製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
-
用法:用茄子蒂蘸取藥粉,塗擦患處。先洗浴後塗擦。
-
三黃膏:適用於治療紫白癜風、瘡癬疥。
-
藥材:雄黃、雌黃、砒霜(各半錢,分別研磨),白礬、黃丹(分別研磨),蛇床子(磨粉)、䕡茹(各一兩),白膠香(另研),輕粉(各一錢)。
-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四兩清油煎炸,放入四粒巴豆煎至黃色後取出巴豆,再放入其他藥材,加入少量黃蠟,熬製成膏狀。
-
用法:先用荊芥湯洗患處,再塗抹藥膏,效果顯著。
-
四神散:適用於治療紫白癜風。
-
藥材:雄黃、雌黃、硫黃、白礬(各等分)。
-
製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。
-
用法:每次使用時,先洗浴使全身出汗,然後用生薑蘸取藥粉擦拭患處,擦拭一段時間後,用熱水洗淨。當天膚色會變淡,五天左右可根除。
-
又方:
-
說明:紫癜風和白癜風這兩種風症,用附子和雄黃最有效。用薑汁調和藥粉,用茄子蒂蘸取擦拭,擦兩次就可以治癒。
-
世傳秘方:
-
方法一:將貝母磨成粉末,用胡桃肉蘸取擦拭患處,洗浴後擦,效果顯著。
-
方法二:選用優質的信石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純正的香油調成稀粥狀,靜置一夜,取清油塗抹患處,可治癒。
-
方法三:用金獅草,揉碎擦拭患處,效果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