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5)

1. 瘭疽(風疽)

又方,枸杞根並葵根葉煮汁,煎令如糖,隨意服之。

治疽潰後方

以鹽湯洗拭了,燒皂莢灰粉上良。

又方,牛耳中垢,敷之良。

又方,梁上塵,和車𨊧中脂,敷之。

又方,以生麻油滓綿裹,布瘡上,蟲出。

治疽似癰而小,有異膿如小豆汁,今日去,明日滿者方。

蕓薹熟搗,濕布袋盛之。埋熱灰中更互熨之,不過再三度安瘥,冬用乾者。

又方,皂莢煎湯洗瘡,拭乾。以柏皮為末,敷之,勿令作痂。

治疽卒著五指,筋急不得屈伸者方。

灸踝骨中央,數十壯或至百壯。

白話文:

另一種方法是用枸杞根和葵菜根葉煮成汁,煎熬成像糖一樣濃稠,隨時服用。

治療疽潰爛後的方子:

先用鹽水清洗傷口,然後撒上燒過的皂莢灰。

另一種方法,用牛耳朵裡的耳垢敷在患處。

另一種方法,用屋樑上的灰塵和車軸草的油脂混合後敷上。

另一種方法,用生麻油的油渣裹在棉布上,敷在患處,能引出蟲子。

治療類似癰疽但較小,膿液像小豆汁一樣,今天消退,明天又腫起來的方子:

將蕓薹(油菜)煮熟搗爛,用濕布包好,埋在熱灰中反覆熨敷,通常兩三次就能痊癒。冬天可用乾的蕓薹。

另一種方法,用皂莢煎水洗淨傷口,擦乾後,用柏樹皮磨成粉末敷上,不要讓它結痂。

治療突然長在五指上的疽,筋脈緊繃無法屈伸的方子:

灸刺腳踝骨中央,灸數十壯或至一百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