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3)

1. 諸腫

熨風散,治諸瘡因風致腫。

羌活,防風,白芷,吳茱萸,細辛,當歸,芍藥,芫花,官桂(各等分)

上為粗末作一劑,赤皮蔥連須細切半斤,同釅醋拌勻炒令極熱,帛裹於瘡上熨之。稍冷,即換藥再熨之上下痛止。

蠶砂熨方,治風腫。

晚蠶砂,鹽(各不拘多少)

上相和炒熟,布裹熨之。冷即再炒,各入醋少許尤佳。

水澄膏,治熱腫痛大效。

大黃,黃柏,鬱金,天南星,白芨,朴硝,黃蜀葵花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。每用新水一盞半,藥末二錢,攪調勻,候澄底者去浮水。以紙花子攤於腫焮處貼之。如急燥津唾潤之,此藥除熱毒亦腫神效。如皮膚白色者,勿用之。

白話文:

諸腫

熨風散:治療各種因風引起的瘡腫。將羌活、防風、白芷、吳茱萸、細辛、當歸、芍藥、芫花、官桂等量混合研磨成粗粉,取一劑份用量。另取半斤赤皮蔥連根鬚切細,與濃醋拌勻後炒熱,用布包好敷在患處熨燙。稍涼後,換藥繼續熨燙,直到疼痛停止。

蠶砂熨方:治療風腫。將適量蠶砂和鹽混合炒熱,用布包好熨燙患處。冷卻後再炒熱,加少量醋效果更佳。

水澄膏:治療熱腫疼痛效果顯著。將大黃、黃柏、鬱金、天南星、白芨、朴硝、黃蜀葵花各一兩研成細末。每次取藥末二錢,用一盞半的新水調勻,待沉澱後去除浮水,用紙吸取藥液敷在腫脹處。如果患者煩躁口乾,此藥能清熱解毒消腫,效果很好。但皮膚呈現白色的患者,不宜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