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五 (2)
卷之五 (2)
1. 諸腫
退熱消毒散,治無名腫毒,發熱者。
雞屎子,雞𰮒根,水壙根,臭木待,白根子,山烏豆,苦花子,紫金藤,金腦香,吉面消,連叉大青,落鴉瓜藤,大葉小青,過山龍梗,大葉金涼傘
上薄荷煎服。
天花刮毒散,治一切腫毒,焮赤疼痛。
天花粉,黃柏(各三兩),南星,赤芍藥,薑黃(各一兩)
為末,井水調。入些醋和暖刷患處。夏月冷刷亦可。
退腫消核散,治一切無名腫毒,及結核赤腫者。
艮腳根(四兩),紫金皮,樟柳根(各一兩)
上為末,用毛屎梯葉、生地黃、苦薄荷、金腦香、金鳳尾、地薄荷、赤藚子、尻池葉不拘二三味,取葉擂米泔水,入醋少許調勻暖刷。又方,單用艮腳一味為末,以生赤樟柳根,磨米泔調塗更妙。
消腫劫毒散,治一切無名腫毒,虛瘍等毒。
毛屎梯葉(七分),雞屎子葉(三分)
上末。用米泔水調溫刷。
又方,生樟柳根為末。米泔水調溫刷;或以毛屎梯葉,同刷亦妙。
〔丹〕,卒腫起大痛。芫青根大者杵之,和苦酒如泥,煮三沸,帛上包之。(葛氏)
風毒腫三年,苦酒濃煎蔥白,以布包熨腫上。(《外臺秘要》)
治一切熱毒腫,商陸根和鹽少許,敷之,日再易。(孫真人《食忌》)
治一切毒腫,疼痛不可忍者,搗蓖麻仁敷之立效。(《肘後方》)
治腫,蒺藜子一升,炒黃杵細,以香油和如泥,再炒令焦,以舊布如腫之大小攤之貼腫上,勿開頭㧺上。(《外苔秘要》)
治惡刺,及狐貍刺毒腫,取蒲公英草根白汁敷之,多塗立瘥。予七月十五日夜,左手中指背揩著庭木,痛不可忍,十日後,瘡日深漸高,大痛欲死,用此而安。(孫方)
〔經〕,患熱腫,水研山豆根濃汁塗,干再塗。
〔衍〕,臘月中,以新瓦罐滿注熱水,用朴硝二升,投湯中攪散,掛北檐下,俟硝滲出罐外去收之,以人乳汁調半盞,掃一切風熱毒氣攻注目臉,及發頭面四肢腫痛,應用神效。
〔山〕,腫毒或疼痛處,以赤小豆為末。水調敷頻換;或用香白芷,水調敷尤妙。又方,白芙蓉葉曬乾,同皂角為末,水調敷。
〔丹〕,治諸處皮裡面痛,何首烏末薑汁調膏,以帛裹於痛處,火炙皮鞋底熨之妙。(《經驗方》)
治一切赤腫,但癰毒結未成者,並可消。
上用黃蜀葵花子不拘多少研細。滴水令稀稠得所,將絹帕子裹定,旋挹所餘汁,撲腫所四畔數撲之。
犀角飲,治諸風腫。
犀角(一錢,鎊),玄參,連翹,柴胡(去苗,各半兩),升麻,木通(各七錢半),芒硝(生用,麥門冬(去心,各一兩),沉香,檀香,射干,甘草(炙,各二錢半)
上銼碎。每服五錢匕,水一盞半煎至八分,去滓。食後溫服及夜食後各一服,利多即減。一名犀角湯,無檀香。
白話文:
諸腫
退熱消毒散:治療不明原因的腫毒,伴有發熱症狀。
雞屎子、雞屎根、水蕹根、臭梧桐、白蔹、山豆根、苦楝子、紫金藤、金腦香、吉面消、連錢草、落葵藤、大葉青、貫眾梗、大葉金雞兒
以上藥材用薄荷煎水服用。
天花刮毒散:治療各種腫毒,局部紅腫熱痛。
天花粉、黃柏(各三兩)、天南星、赤芍藥、薑黃(各一兩)
研磨成粉末,用井水調和,加少量醋,溫熱後塗抹患處。夏季可用冷的塗抹。
退腫消核散:治療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,以及腫塊紅腫。
牛膝根(四兩)、紫金皮、樟樹根(各一兩)
研磨成粉末,用毛麝香葉、生地黃、魚腥草、金腦香、金鳳尾、地薄荷、赤小豆、車前葉等二三味藥材的葉子,搗碎後用米泔水調和,加少量醋,溫熱後塗抹。另一方:單用牛膝一味研磨成粉,用生樟樹根磨碎後與米泔水調和塗抹效果更好。
消腫劫毒散:治療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、虛瘍等毒症。
毛麝香葉(七分)、雞屎子葉(三分)
研磨成粉末,用米泔水調和溫熱後塗抹。
另一方:生樟樹根研磨成粉末,用米泔水調和溫熱後塗抹;或用毛麝香葉單獨塗抹效果也很好。
(丹方):腫塊突然出現,疼痛劇烈。取較大的芫菁根搗碎,與苦酒調成泥狀,煮沸三次,用布包好敷於患處。(葛洪《肘後備急方》)
風毒引起的腫塊,持續三年。用濃縮的苦酒煎煮蔥白,用布包好熨燙腫脹處。(《外台秘要》)
治療各種熱毒腫脹,用商陸根加少量鹽敷於患處,每天更換兩次。(孫真人《食忌》)
治療各種毒腫,疼痛難忍者,搗碎蓖麻子敷於患處,效果迅速。(《肘後方》)
治療腫脹,用蒺藜子一升炒黃研磨成細粉,用香油調成泥狀,再炒至焦黃,用舊布攤平,大小與腫脹處一致,敷貼於腫脹處,不要揭開。(《外台秘要》)
治療刺傷,以及狐狸刺傷引起的腫毒,取蒲公英的根和白色汁液敷於患處,多塗抹即可痊癒。本人七月十五日夜,左手中指背擦傷庭樹,疼痛難忍,十天後,傷口越來越深,腫脹疼痛劇烈,使用此法後痊癒。(孫思邈方)
(經方):患有熱性腫脹,用水研磨山豆根,取濃汁塗抹,待乾後再塗。
(衍方):臘月,用新的瓦罐盛滿熱水,放入朴硝二升,攪拌溶解,掛在北檐下,待朴硝滲出罐外收集起來,用人乳汁調和半盞,塗抹於風熱毒邪侵犯眼臉、頭面四肢,引起腫痛的部位,效果神奇。
(山方):腫毒或疼痛處,用赤小豆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敷貼,經常更換;或用香白芷用水調和敷貼效果更好。另一方:白芙蓉葉曬乾,與皂角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敷貼。
(丹方):治療各種皮肉內部疼痛,用何首烏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成膏狀,用布包好敷於疼痛處,用火烤熱的皮鞋底熨燙,效果很好。(《經驗方》)
治療各種紅腫,只要是癰疽毒尚未成形的,都能消散。
用黃蜀葵花子研磨成細粉,滴水調成稀稠適中的糊狀,用絹帕包好,旋轉塗抹於腫脹處周圍,多次塗抹。
犀角飲:治療各種風腫。
犀角(一錢,刮去角尖)、玄參、連翹(去苗,各半兩)、升麻、木通(各七錢半)、芒硝(生用)、麥門冬(去心,各一兩)、沉香、檀香、射干、炙甘草(各二錢半)
以上藥材切碎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一盞半煎至八分,去渣。飯後溫服,晚上飯後各服用一次,若大便次數過多則減少藥量。又名犀角湯,不加檀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