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四 (24)
卷之四 (24)
1. 陰瘡
大戟,芫花,甘遂,海帶(洗),海藻(洗),郁李仁,續隨子(各半兩),樟柳根(一兩)
上為細末,水煮棗肉為丸,如小豆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熟水下。按:此藥太峻,用者慎之。
治下疳瘡,先用張子和泄水去根,後用此藥幹上。
黃連,滑石(各半兩),定粉(三錢),輕粉(少許),乳香(一錢),密陀僧(二錢)
上細末幹上,或加干胭脂,或加木香、檳榔。
大蘆薈丸(一名九味蘆薈丸),治肝火下疳潰爛,或作痛焮腫,或治小兒疳膨食積,口鼻生瘡,牙齦蝕爛等症,並蟲蝕肛門,癢痛。
胡黃連,蘆薈,黃連,木香,白蕪荑,青皮,白雷丸,鶴蝨草(各一兩),麝香(一錢)
為末,蒸餅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一錢,空心米飲下。
八正散,治下疳便毒,小便淋漓,脈證俱實者。
大黃,車前子,瞿麥,萹蓄,山梔,木通(各二錢),滑石(二兩),甘草(一錢)
上水煎服
洗毒湯,治陰蝕瘡。
苦參,防風,露蜂房,甘草(炙,各等分)
上㕮咀。水煎濃汁,洗瘡。
金銀花散,治下疳瘡。
金銀花,荊芥,朴硝,蛇床子,甘松,白芷,檳榔(各一兩)
上㕮咀。每用五錢,水五碗,加蔥白三根,同煎數沸。盆盛水,先熏後洗,卻上藥。
洗藥,黃連,黃柏,當歸,白芷,獨活,防風,朴硝,荊芥(各等分),入錢(五十文),烏梅(五個),鹽一匙,入水同煎。溫洗,日五七次,敷下項藥。
敷藥,木香,檳榔,黃連,銅青,輕粉,枯礬,海螵蛸,麝香(各等分)
為極細末。洗後至夜,敷上。
《千金》治丈夫陰頭癰,師所不能醫。用鱉甲一枚,燒末以雞子白,和敷良。
〔丹〕,下疳瘡。
蛤粉,腦茶,苦參,青黛,密陀僧
上用河水洗瘡淨。臘豬脂調敷;並治兼瘡。
又方,青黛,海蛤,密陀僧,黃連
共為末,敷上。
治一切熱毒惡瘡及下疳瘡。用密陀僧、黃柏,各一分半,膩粉一錢,麝香少許。先洗瘡,拭乾敷之。甚者三四次。
治下疳瘡。雄黃、黃連等分為末。濕者乾摻,乾者油調敷。先用荊芥、射干煎湯洗,卻敷之妙。一方,用地骨皮末,敷之神效。
追膿錠子(海藏),膿內潰不出,此藥追之。
雄黃(二錢),巴豆(一錢半),輕粉(一字)
《外臺秘要》云:陰頭瘡,蜜煎甘草,敷之安。
又方,用頭髮,用鹽水洗去垢膩淨;再用米泔洗過;又用清湯洗。曬乾,燒灰,敷瘡上,便結靨。
又方,蒼耳葉,為末敷之。
治下疳瘡,黑彤兔(名烏吊土,名孩兒沙。)為末,敷上神效。
七寶檳榔散,治下元玉莖上或陰頭上有疳瘡,漸至蝕透,久不愈者。
檳榔,雄黃,輕粉,密陀僧,黃連,黃柏,朴硝
上為細末,和勻。先以蔥白漿水洗淨,軟帛挹干。如瘡濕乾摻;如干,小油調塗。
白話文:
陰瘡
治療下疳瘡的藥方及使用方法:
一個藥方:將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帶(洗淨)、海藻(洗淨)、郁李仁、續隨子(各等分)、樟柳根(分量加倍)研磨成細粉,用水煮熟的棗肉做成小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用溫水送服。此藥性峻猛,使用需謹慎。治療下疳瘡,需先用其他藥物(例如張子和泄水方)清除病根,然後再使用此藥。
另一個藥方:將黃連、滑石(各等分)、定粉、輕粉(少量)、乳香、密陀僧研磨成細粉,直接敷於患處,也可加入干胭脂、木香或檳榔。
大蘆薈丸(又名九味蘆薈丸):治療肝火引起的潰爛、疼痛腫脹的下疳,以及小兒疳積、口鼻生瘡、牙齦潰爛等症,還有蟲蝕肛門引起的瘙癢疼痛。將胡黃連、蘆薈、黃連、木香、白蕪荑、青皮、白雷丸、鶴蝨草、麝香研磨成細粉,用蒸餅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八正散:治療下疳引起的便毒、尿頻尿急,以及脈象和症狀都顯示實證的情況。將大黃、車前子、瞿麥、萹蓄、山梔、木通、滑石、甘草用水煎服。
洗毒湯:治療陰部潰爛性瘡瘍。將苦參、防風、露蜂房、炙甘草等分研碎,用水煎煮成濃汁,清洗患處。
金銀花散:治療下疳瘡。將金銀花、荊芥、朴硝、蛇床子、甘松、白芷、檳榔研碎。每次取五錢藥材,加五碗水和三根蔥白,煎煮幾沸。用盆盛水先熏後洗患處,再敷上藥物。
洗藥:將黃連、黃柏、當歸、白芷、獨活、防風、朴硝、荊芥等分,加入銅錢和烏梅、鹽,用水煎煮,溫水清洗患處,每日五到七次,並在頸後敷藥。
敷藥:將木香、檳榔、黃連、銅青、輕粉、枯礬、海螵蛸、麝香等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清洗患處後,晚上敷於患處。
治療男性陰莖頭癰的藥方:取鱉甲一個,燒成灰,用雞蛋清調和後敷於患處。
治療下疳瘡的藥方:將蛤粉、腦茶、苦參、青黛、密陀僧用河水清洗患處後,再用臘豬油調和敷於患處,也可治療其他瘡瘍。另一個藥方:將青黛、海蛤、密陀僧、黃連研磨成粉末,敷於患處。
治療各種熱毒瘡瘍及下疳瘡的藥方:將密陀僧、黃柏、膩粉、麝香,先清洗患處,拭乾後敷藥。嚴重者可敷用三四次。
治療下疳瘡的藥方:將雄黃、黃連等分研磨成粉末,患處潮濕則直接撒藥,乾燥則用油調和敷於患處。先用荊芥、射干煎湯清洗患處,再敷藥效果更佳。也可用地骨皮粉末敷於患處。
追膿錠子(海藏):針對膿液積聚於內卻無法排出者,此藥可促使膿液排出。將雄黃、巴豆、輕粉按照比例混合。
《外臺秘要》記載治療陰莖頭瘡的藥方:用蜜煎過的甘草敷於患處。
其他藥方:將頭髮用鹽水、米泔水、清水反覆清洗乾淨,曬乾後燒成灰,敷於患處,可使瘡口癒合。也可用蒼耳葉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。
治療下疳瘡的藥方:用黑彤兔(又名烏吊土、孩兒沙)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,效果顯著。
七寶檳榔散:治療下腹部或陰莖頭上的下疳瘡,久治不癒者。將檳榔、雄黃、輕粉、密陀僧、黃連、黃柏、朴硝研磨成細粉混合。先用蔥白漿水清洗患處,用軟布擦乾。患處潮濕則直接撒藥,乾燥則用少許油調和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