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三 (3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33)

1. 瘰癧馬刀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以酒下十丸,日夜三四,漸加至二三十丸,以知為度。忌生冷、豬肉、海藻、菘菜、生蔥、酢蒜、陳臭等物。

水紅花飲,治瘰癧,腫核結硬不消,及膿汁傍穿不瘥。

水紅花(不拘多少,一半炒,一半生用)

上粗搗篩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。溫服食後臨臥,日三。好酒調亦可。

又方

牡蠣(不以多少,用灰深培,上以炭三斤,嚴火盡取半斤,為細末,),甘草(取末,二兩)

研勻。每服二錢,食遠以建茗同點,日二服。忌魚酒、鮓醬、油鹽、海味等物

治頸上塊動者

夏枯草(六錢),甘草(一錢)

上各另為末和勻。每服一錢至二錢,茶清調下,食後。

許學士云:夏枯草大治瘰癧,散結氣,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而經不言。觀其能退寒熱,虛者儘可倚仗。若實者以行散之藥佐之,外施艾灸,亦漸取效,此草三四月開花,夏至邊便枯,蓋稟純陽之氣,得陰則枯耳。世人不知,故表而出之。

《本事方》治鼠癧、瘰癧。

土附子(一枚),食鹽(三升),小便(五升)

上三味同浸半月日取出,將附子去黑皮,陰乾為末,用黑豆爛煮研為膏,丸附子末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丸,酒吞下,早晚二服。

治一切丈夫婦人瘰癧經效,牡蠣用炭一稱,煆通赤,取出,於濕地上用紙襯,出火毒一宿,取四兩,玄參三兩,並搗羅為末,以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早晚食後臨臥,各服三十丸,酒吞下。此藥將盡,癧亦除根。

《肘後》治頷下瘰癧如梅李大,宜速消之。海藻一斤,酒一升,漬數日,稍稍飲之。

〔衍〕,取蓼子微炒研,為細末。薄荷酒調二三錢服,治瘰癧,久則效。

初虞世治瘰癧,用夜合草,遇夜則其葉閉合,《本草》名合明,俗名連錢母。出禾田中,貼水面生,取其葉搗自然汁,服之。渣盦患處效。

保命文武膏,治瘰癧,用桑椹黑熟者二斗,以布袋絞取汁,石器中熬成膏子。白湯化下一匙,日三服。紅者曬乾為末,湯調服。

《聖惠》治瘰癧腫痛,年深時久不瘥。用貍頭蹄骨,酥炙黃,搗羅為散。每日空心,粥飲調下一錢匕。

破結散(《大成》),治石癭、氣癭、血癭、肉癭、馬刀、瘰癧等證。

海藻(酒洗淨),龍膽草(酒洗),海蛤粉,通草,貝母(去心),礬石(枯),昆布(酒洗淨),松蘿(各三錢,今以桑寄生代,效),麥曲(炒,四錢),半夏曲(二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熱酒調食後服。忌甘草、鯽魚、雞肉、五辛、生果。

有人於項上生病,大如茄子。潮熱不食,形瘦日久,百方不效。後得此方,去松蘿加真桑寄生一倍,服五日後,其瘡軟而散,熱退而愈。屢醫數人皆效。

益氣養榮湯,治懷抱抑鬱,或氣血損傷,四肢、頸項等處患腫,不問軟硬、赤白腫痛,或潰而不斂。

白話文:

瘰癧馬刀治療方法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調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酒送服,每日服用三四次,逐漸增加到二三十丸,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用量。忌食生冷食物、豬肉、海藻、白菜、生蔥、醋泡蒜、腐敗變質的食物。

水紅花飲:治療瘰癧,腫塊堅硬不消,或膿液外滲難癒。將水紅花(數量不限,一半炒制,一半生用)粗略搗碎過篩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杯水煎至七分,去渣,溫服,飯後睡前服用,每日三次。也可加少量好酒服用。

另一方劑:將牡蠣(數量不限,用灰燼深埋,上面覆蓋三斤木炭,猛火燒至剩餘半斤,研磨成細粉),甘草(研磨成粉,二兩)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建茗茶沖服,每日二次。忌食魚、酒、醬菜、油鹽、海鮮等食物。

治療頸部腫塊活動的方劑:將夏枯草(六錢),甘草(一錢)分別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一到二錢,用茶水送服,飯後服用。

許學士說:夏枯草治療瘰癧效果很好,能散結氣,滋補厥陰經脈,但經書上沒有記載。觀察其能退寒熱,體虛者可以依靠它。如果腫塊堅實,可以配合行散之藥,配合外敷艾灸,也能逐漸見效。這種草在三四月開花,夏至前後枯萎,吸收的是純陽之氣,遇到陰氣就枯萎了。世人不知其效,故將其記載下來。

《本事方》治療鼠癧、瘰癧的方法:將土附子(一枚)、食鹽(三升)、小便(五升)混合浸泡半個月後取出,去除土附子的黑皮,陰乾研磨成粉末。用煮爛的黑豆研磨成膏,將土附子粉末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酒送服,早晚各服一次。

治療各種男女瘰癧的有效方劑:將牡蠣(用木炭一斤煅燒至通紅,取出,放在潮濕地面上用紙墊著,散去火毒一宿,取四兩),玄參(三兩)搗碎過篩,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早晚飯後睡前各服用三十丸,用酒送服。藥物服用完畢,瘰癧也會根除。

《肘後方》治療頷下瘰癧(如梅子李子大小,需要迅速消腫)的方法:將海藻一斤,用一升酒浸泡數日,少量多次飲用。

其他方法:取蓼子微炒研磨成細粉,用薄荷酒調和,每次服用二三錢,治療瘰癧,久服有效。

虞世初治療瘰癧的方法:使用夜合草(夜間葉片閉合,《本草綱目》稱合明,俗稱連錢母),生長在稻田中,貼近水面,取其葉搗汁服用,藥渣敷在患處有效。

保命文武膏:治療瘰癧,用成熟的桑葚二斗,用布袋絞取汁液,用石器熬製成膏。用溫水化開,每次服用一匙,每日三次。紅色的桑葚曬乾研磨成粉末,用溫水送服。

《聖惠方》治療瘰癧腫痛,久治不愈的方法:使用狸貓頭骨和蹄骨,用酥油炙烤至黃色,搗碎過篩。每日空腹,用粥水送服一錢匕。

破結散(《大成方》):治療石癭、氣癭、血癭、肉癭、馬刀、瘰癧等症。將海藻(用酒洗淨)、龍膽草(用酒洗淨)、海蛤粉、通草、貝母(去心)、枯礬、昆布(用酒洗淨)、松蘿(各三錢,現用桑寄生代替,效果相同)、炒麥曲(四錢)、半夏曲(二錢)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送服,飯後服用。忌食甘草、鯽魚、雞肉、辛辣食物、生果。

有人項部患病,腫大如茄子,潮熱不食,消瘦日久,百方不效。後來使用此方,去除了松蘿,增加了等量真桑寄生,服用五天后,腫塊軟化消散,發熱退去痊癒。多人服用都有效。

益氣養榮湯:治療胸悶抑鬱,或氣血受損,四肢、頸項等處腫痛,無論腫塊軟硬、顏色紅白,腫痛或潰爛不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