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瘍醫》~ 卷之三 (31)
卷之三 (31)
1. 瘰癧馬刀
上為細末。用皂角,長一尺許者,三挺約三兩,炮焦捶碎,以好酒煮軟,挪取汁,熬膏稠黏,和前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食後蔥茶下。日進二服。
內消丸,治瘡腫初生,及瘰癧結核,熱毒鬱滯,服之內消矣,大效。
青皮,陳皮(各二兩),牽牛(八兩,取頭末,二兩),薄荷葉(八兩),皂角(八兩,用不蛀者,去粗皮,捶碎,以冷水一斗,煮令極軟,揉汁,去滓,熬成膏)
上將青皮、陳皮末,並牽牛末和勻,用前膏子和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荊芥、茶清、溫水皆可下。
必效散,治瘰癧,氣血雖無虧損,內有癧核末去而不能愈。
南硼砂(二錢半),輕粉(一錢),麝香(五分),巴豆(五粒,去心膜),白檳榔(一個),斑蝥(十四枚,去足翅,同糯米炒)
上同研極細末。取雞子二個,去黃用清,調藥仍入殼內,以濕紙數重餬口,入飯甑候熟,取出曝乾,研末。虛者每服半錢;實者一錢,用炒生薑酒,五更初調服。如覺小腹痛,用益元散一服,其毒俱從大便出。胎婦勿餌。毒去後,多服益氣養榮湯,瘡口自合。(《精要》云:治瘰癧用必效散與栝蔞散,相間服神效。
後有不問虛實,概用必效散,殊不知斑蝥性猛大毒,利水破血,大損元氣。若氣血實者,用此劫之而投補劑,或可愈。若虛而用此,或用追蝕之劑,瘀肉雖去,而瘡口不合,反致不救。)
雞鳴散,治氣癧疼痛及熱毒結核,或多煩悶熱而不寒者。
牽牛(一兩),胡粉(一錢),大黃(蒸,二錢),朴硝(煉成粉者,三錢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,雞鳴時,井花水調服,以利為度。如未利,再服。
法制靈雞彈,治瘰癧、馬刀腋下生者。
斑蝥(七個,去頭翅足)
上將雞子一個,頂上敲開些小,入藥在內,紙封固了,於飯上蒸熟,取出去殼,切開去藥。五更空心,和米飯嚼服。候小便通,如米泔水,狀如脂即驗也。如大便、小便不通,卻服琥珀散三二帖催之。然後常服後二藥,尤佳。
妙靈散,服前藥後,卻將此散與連翹丸相間常服,瘡愈方止。
木香(三錢),沉香(二錢),牛膝,何首烏,當歸,海螵蛸,桑寄生(各一兩),海藻(二兩),海帶,青葙子,昆布,甘草節(各半兩)
上為末。每服三二錢,食後溫酒調下。
內消連羌丸
連翹(三兩),漏蘆,胡桃仁,夏枯草,土瓜根,射干,澤蘭,沙參,白芨(各一兩半)
上為末,入胡桃仁研勻,酒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空心食前,鹽酒下。
玉屑妙靈散
滑石(細研,為粉)
上每服三錢。煎川木通湯,調下。
六丁神散
苦丁香(六枚,或秤半錢),白丁香(一錢),苦參末(五分),磨刀泥(青石者佳,名龍泉粉),赤小豆,白殭蠶(去絲嘴、炒,各一錢),大斑蝥(七個,去頭足,炒)
白話文:
瘰癧馬刀
將藥材磨成細末。取長約一尺的皂角三根(約三兩),炮焦後捶碎,用好酒煮軟,取汁熬成濃稠的膏狀,再與藥末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飯後用蔥茶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
內消丸,用於治療瘡腫初起,以及瘰癧結核、熱毒鬱滯等症狀,服用後能使病灶內消,療效顯著。
將青皮、陳皮(各二兩)、牽牛(八兩,取頭末二兩)、薄荷葉(八兩)、皂角(八兩,選用無蛀蟲的,去除粗皮,捶碎,用一斗冷水煮至極軟,揉出汁液,去除渣滓,熬成膏狀)等藥材,先將青皮、陳皮和牽牛磨成細末混合均勻,再與皂角膏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荊芥茶、清茶或溫水送服。
必效散,用於治療瘰癧,即使氣血並無虧損,但內有腫塊難以癒合者。
將南硼砂(二錢半)、輕粉(一錢)、麝香(五分)、巴豆(五粒,去心膜)、白檳榔(一個)、斑蝥(十四枚,去足翅,與糯米同炒)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取雞蛋兩個,去除蛋黃,用蛋白調藥,再放回蛋殼內,用濕紙多層封口,放入飯甑蒸熟,取出曬乾,研磨成粉末。體虛者每次服用半錢;體實者服用一錢,用炒過的生薑酒在五更時(凌晨五點左右)服用。如果服用後感到小腹疼痛,服用益元散一劑,藥毒會隨大便排出。孕婦禁用。藥毒排出後,多服用益氣養榮湯,瘡口自然會癒合。(《精要》中記載:治療瘰癧,使用必效散和栝蔞散交替服用,療效顯著。
後來有人不分虛實,一概使用必效散,殊不知斑蝥藥性猛烈,毒性很大,會利水破血,嚴重損傷元氣。如果氣血實者,用此藥劫邪後再服用補藥,或許可以痊癒。但如果體虛而服用此藥,或服用其他攻伐的藥物,即使瘀肉消除了,瘡口卻無法癒合,反而會導致病情難以挽回。)
雞鳴散,用於治療氣滯引起的疼痛及熱毒結核,或伴有煩悶發熱而不寒的症狀。
將牽牛(一兩)、胡粉(一錢)、大黃(蒸熟,二錢)、朴硝(煉成粉,三錢)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在雞鳴時(清晨),用井水送服,以通便為度。如果未通便,可再次服用。
法制靈雞彈,用於治療生長在腋下的瘰癧、馬刀瘡。
取斑蝥七個(去除頭翅足)。將雞蛋一個,在頂部敲開小孔,放入藥物,用紙封好,放在米飯上蒸熟,取出後去殼,切開取出藥物。五更(凌晨五點左右)空腹,將藥物與米飯一起嚼服。待小便通暢,顏色如同米湯,狀如油脂,即為見效。如果大便、小便不通,則服用琥珀散二、三劑催之。然後經常服用後兩種藥物,效果更佳。
妙靈散,服用前藥後,再與連翹丸交替服用,待瘡瘍癒合後方可停止服用。
將木香(三錢)、沉香(二錢)、牛膝、何首烏、當歸、海螵蛸、桑寄生(各一兩)、海藻(二兩)、海帶、青葙子、昆布、甘草節(各半兩)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三、二錢,飯後用溫酒送服。
內消連羌丸
將連翹(三兩)、漏蘆、胡桃仁、夏枯草、土瓜根、射干、澤蘭、沙參、白芨(各一兩半)研磨成細末,加入胡桃仁研磨均勻,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空腹飯前,用鹽酒送服。
玉屑妙靈散
將滑石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煎好的川木通湯送服。
六丁神散
將苦丁香(六枚,或秤半錢)、白丁香(一錢)、苦參末(五分)、磨刀泥(青石磨成的最佳,名為龍泉粉)、赤小豆、白殭蠶(去絲嘴,炒熟,各一錢)、大斑蝥(七個,去頭足,炒熟)等藥物混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