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八冊 (29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冊 (29)

1. 咽喉

2. 喉痹

甘桔湯(《和劑》),治風痰上壅,咽喉腫痛,吞吐有礙。

苦桔梗(一兩),炙甘草(二兩)

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七分,食後溫服。

荊芥湯(《三因》),治咽喉腫痛,語聲不出,咽之痛甚。

荊芥(半兩),桔梗(二兩),甘草(一兩)

上銼散,每服四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六分,去滓溫服。

甘露飲(見齒。)

半夏桂枝甘草湯(《活人》),治暴寒中人咽痛。

半夏,桂枝,甘草(各二錢半)

水二盞,生薑五片,煎至八分,去滓,旋旋呷之。

解毒雄黃丸(《和劑》),治纏喉風及急喉痹,卒然倒僕,牙關緊急,不省人事。

雄黃(研飛),鬱金(各一兩),巴豆(去皮,出油,十四枚)

上為細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熱茶清下七丸,吐出頑痰立蘇,未吐再服。至死者,心頭猶熱,灌藥不下,即以刀尺鐵匙斡開口灌之,下咽無有不活。如小兒驚熱,痰涎壅塞,或二丸三丸,量大小加減。一法,用雄黃丸三粒,醋磨化灌之尤妙,其痰立出即瘥。

小續命湯(見中風。)

玉鑰匙(《三因》),治風熱喉痹及纏喉風。

焰硝(一兩半),硼砂(半兩),腦子(一字),白殭蠶(二錢五分)

上為末,以竹管吹半錢入喉中,立愈。

玉屑無憂散(《和劑》),治纏喉風,咽喉疼痛,語聲不出,咽物有礙;或風涎壅滯,口舌生瘡,大人酒症,小兒奶癖,或誤吞骨屑,哽塞不下。

玄參(去蘆),貫眾(去蘆),滑石(研),砂仁,黃連(去須),甘草(炙),茯苓,山豆根,荊芥穗(各半兩),寒水石(煅,一兩),硼砂(一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乾摻舌上,以清水嚥下。此藥除三尸,去八邪,闢瘟療渴。

清心利膈湯,治咽喉腫痛,痰涎壅盛。

防風,荊芥,薄荷,桔梗,黃芩,黃連(各一錢半),山梔,連翹,玄參,大黃,朴硝,牛蒡子(炒研),甘草(各七分)

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
碧玉散(《寶鑑》),治心肺積熱上攻,咽喉腫痛閉塞,水漿不下;或喉痹、重舌、木舌腫脹皆可服。

青黛,盆硝,蒲黃,甘草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研勻。每用少許,吹入咽喉內,細細嚥下。若作丸,用砂糖為丸,每兩作五十丸,每服一丸,噙化嚥下。

防風散,治咽喉疼痛,虛者用少,實者用多。

防風(去蘆,一兩),羌活,殭蠶(炒),白藥子(蜜炙),硼砂,荊芥,黃藥子,大黃(濕紙包,煨令香熟),細辛,川芎,紅內消,山豆根,鬱金,甘草(各半兩),牙硝(三錢),薄荷(半斤)

上為細末,研薄荷汁同蜜少許調,每服一匙,不拘時服。

追風散,治咽喉腫痛。

黃丹,朴硝,豬牙皂角(煅),砂仁殼(煅灰。各半兩)

白話文:

喉痹

甘桔湯:這個藥方出自《和劑局方》,主要治療因為風邪和痰液阻塞,導致咽喉腫痛,吞嚥困難的情況。

藥材是苦桔梗(一兩),炙甘草(二兩)。

使用方法是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,飯後溫服。

荊芥湯:這個藥方出自《三因方》,主要治療咽喉腫痛,聲音沙啞說不出話,吞嚥時疼痛加劇的情況。

藥材是荊芥(半兩),桔梗(二兩),甘草(一兩)。

使用方法是將藥材切碎成散劑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六分,去藥渣後溫服。

半夏桂枝甘草湯:這個藥方出自《活人書》,主要治療因為突然受寒導致的咽喉疼痛。

藥材是半夏,桂枝,甘草(各二錢半)。

使用方法是用水兩碗,加生薑五片,煎煮至八分,去藥渣後,慢慢地喝。

解毒雄黃丸:這個藥方出自《和劑局方》,主要治療纏喉風和急喉痹,這些病症會導致患者突然倒地,牙關緊閉,失去意識。

藥材是雄黃(研成粉末),鬱金(各一兩),巴豆(去皮,去除油份,十四枚)。

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研成細末,用醋煮過的麵糊做成丸子,像綠豆那麼大。用熱茶送服七丸,如果吐出頑痰,病情就會好轉,如果沒吐,就再次服用。對於已經死亡,但心口還溫熱的人,即使藥灌不下去,也要用刀、尺或鐵湯匙撬開嘴巴灌藥,只要能吞下,就能救活。對於小兒因為驚嚇發熱、痰液阻塞的情況,可以服用二到三丸,劑量根據年齡大小調整。另一種方法是,將雄黃丸三粒,用醋磨化後灌服,效果更好,痰液立即排出,病就會痊癒。

玉鑰匙:這個藥方出自《三因方》,主要治療風熱引起的喉痹和纏喉風。

藥材是焰硝(一兩半),硼砂(半兩),冰片(一字),白殭蠶(二錢五分)。

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研成末,用竹管吹入半錢到喉嚨裡,病情會立即好轉。

玉屑無憂散:這個藥方出自《和劑局方》,主要治療纏喉風,咽喉疼痛,聲音沙啞說不出話,吞嚥困難;或因風邪痰液阻塞,導致口舌生瘡;也可用於治療大人飲酒過多引起的疾病,小兒因吃奶引起的疾病,或者誤吞骨屑導致哽咽無法下嚥的情況。

藥材是玄參(去蘆),貫眾(去蘆),滑石(研磨),砂仁,黃連(去鬚),甘草(炙烤),茯苓,山豆根,荊芥穗(各半兩),寒水石(煅燒,一兩),硼砂(一錢)。

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直接撒在舌頭上,然後用清水吞服。這個藥可以除去體內的三尸,祛除八邪,還能治療瘟疫和口渴。

清心利膈湯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咽喉腫痛,痰液過多的情況。

藥材是防風,荊芥,薄荷,桔梗,黃芩,黃連(各一錢半),山梔,連翹,玄參,大黃,朴硝,牛蒡子(炒後研磨),甘草(各七分)。

使用方法是用水兩碗,煎煮至一碗,飯後服用。

碧玉散:這個藥方出自《寶鑑》,主要治療心肺積熱向上攻,導致咽喉腫痛閉塞,水和食物都無法下嚥;也可用於治療喉痹、重舌、木舌腫脹等情況。

藥材是青黛,盆硝,蒲黃,甘草(各等分)。

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研成細末,混合均勻。每次取少量吹入咽喉,慢慢嚥下。如果做成丸劑,則用砂糖做成丸子,每兩做成五十丸,每次服用一丸,含化後嚥下。

防風散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咽喉疼痛,體虛的人用量少一些,體實的人用量多一些。

藥材是防風(去蘆,一兩),羌活,殭蠶(炒),白藥子(蜜炙),硼砂,荊芥,黃藥子,大黃(用濕紙包裹,煨烤至香味出來),細辛,川芎,紅內消,山豆根,鬱金,甘草(各半兩),牙硝(三錢),薄荷(半斤)。

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研成細末,用薄荷汁和少量蜂蜜調和,每次服用一匙,不拘時間。

追風散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咽喉腫痛。

藥材是黃丹,朴硝,豬牙皂角(煅燒),砂仁殼(煅燒成灰,各半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