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六冊 (42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六冊 (42)

1. 遺精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鹽酒或鹽湯下。

水中金丹,治元臟氣虛不足,夢寐陰人,走失精氣。

陽起石,木香,乳香(研),青鹽(各二錢半),杜仲(去皮,薑汁製炒),骨碎補(炒),茴香(炒。各半兩),白龍骨(一兩,緊者,捶碎,絹袋盛,大豆同蒸,豆熟取出,焙乾,研),黃狗腎(一對,用酒一升煮熟,切作片,焙乾),白茯苓(一兩,與腎為末)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皂子大。每服二丸,空心用溫酒下。忌房事。

香茸丸,滋補精血,益養真元。治下焦陽竭,臍腹㽲痛,飲食減少,目視茫茫,夜夢鬼交,遺泄失精,肌肉消瘦。

鹿茸,糜茸(二味俱用火燎去毛,酥炙。各二兩),麝香(別研,半兩),沉香,五味子,白茯苓(去皮),白龍骨(火煅),肉蓯蓉(酒浸一宿,切,焙乾。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和勻,用熟地黃三兩,焙乾為細末,以酒二升熬成膏搜藥,入臼內搗千杵,如硬,更入酒少許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、鹽湯任下。

既濟固真丹,治水火不既濟,精神恍惚,頭目昏眩,陽道痿弱,陰濕多汗,遺瀝失精,脾胃虛怯,心腎不寧。凡腎水欲升而沃心,心火欲降而滋腎,則坎離既濟,陰陽協和,火不炎上則神自清,水不滲下則精自固。常服壯陽固氣,溫脾益血。

白茯苓,沉香,肉蓯蓉(酒浸一宿,如無,以鹿茸酥炙代之),北五味子,附子,龍骨(各一兩),川巴戟(去心),當歸(酒浸),川椒(去目。各半兩),柏子仁(去殼,炒),酸棗仁(去殼,炒),金鈴子(去核,炒),菟絲子(酒浸,別研),益智仁,補骨脂(炒。各二兩)

上共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以辰砂末三錢為衣,每服五七十丸,空心用鹽酒送下。

內固丸,澀精健陽。

天雄,龍骨,鹿茸,牡蠣,韭子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冷酒送下,臨臥再服。

〔平補〕

心腎丸,治心腎不足,精少血燥,心下煩熱,怔忡不安,或口乾生瘡,目赤頭暈,小便赤濁,五心煩熱,多渴引飲,但是精虛血少,不受峻補,並宜服之。

菟絲子(淘淨酒蒸,搗),麥門冬(去心。各二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食前鹽湯下。

枸杞丸,補精氣。

枸杞子(冬採者佳),黃精(各等分)

為細末,二味相和,搗成塊,捏作餅子,干復研末,煉蜜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水送下。

葛玄真人,百補交精丸,治夢泄,精滑不禁。

熟地黃(酒浸一宿,切,焙乾,四兩),五味子(去梗,六兩),杜仲(去粗皮,銼碎,慢火炒斷絲,三兩),山藥,牛膝(去苗銼碎,酒浸一宿,焙乾),肉蓯蓉(酒浸一宿,切碎焙乾。各二兩),澤瀉,山茱萸(去核),茯神(去木),遠志(去心),巴戟(去心),石膏(火煅赤,去火毒),柏子仁(微炒,另研),赤石脂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蜂蜜煉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空腹時用鹽酒或鹽湯送服。

水中金丹,治療因元氣虛弱不足,導致夢中與女性交合而遺精。

藥材:陽起石、木香、乳香(研磨)、青鹽(各二錢半),杜仲(去皮,用薑汁炮製後炒)、骨碎補(炒)、茴香(炒,各半兩),白龍骨(一兩,選擇堅實的,搗碎後用絹袋裝好,與大豆一同蒸煮,待豆子煮熟後取出,烘乾後研磨),黃狗腎(一對,用一升酒煮熟,切片後烘乾),白茯苓(一兩,與狗腎一起磨成粉末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煮麵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皂子。每次服用二丸,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忌諱房事。

香茸丸,滋補精血,增強元氣。治療下焦陽氣衰竭,導致肚臍及腹部疼痛、食慾減少、視力模糊、夜間夢見與鬼交合、遺精、肌肉消瘦等症狀。

藥材:鹿茸、糜茸(兩味藥材都用火燎去毛,再用酥油炙烤,各二兩),麝香(另外研磨,半兩),沉香、五味子、白茯苓(去皮)、白龍骨(煅燒)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一晚,切開後烘乾,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再加入烘乾的熟地黃細末三兩,用二升酒熬成膏狀,將藥粉加入膏中,用杵搗一千下,如果膏體變硬,可再加入少許酒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在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。

既濟固真丹,治療水火不相濟,導致精神恍惚、頭暈目眩、陽痿、陰部潮濕多汗、遺精、脾胃虛弱、心腎不寧等症狀。凡是腎水向上滋養心臟,心火向下滋養腎臟,就能使水火既濟,陰陽調和。火不上升,則精神清明;水不下泄,則精氣固守。長期服用可以壯陽固氣,溫養脾胃,補益氣血。

藥材:白茯苓、沉香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一晚,如果沒有,可用酥油炙烤的鹿茸代替)、北五味子、附子、龍骨(各一兩),川巴戟(去心)、當歸(用酒浸泡)、川椒(去籽,各半兩),柏子仁(去殼,炒)、酸棗仁(去殼,炒)、金鈴子(去核,炒)、菟絲子(用酒浸泡後另外研磨)、益智仁、補骨脂(炒,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末,用酒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用辰砂末三錢作為藥丸的外衣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在空腹時用鹽酒送服。

內固丸,具有澀精、健陽的功效。

藥材:天雄、龍骨、鹿茸、牡蠣、韭菜子(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煮麵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空腹時用冷酒送服,臨睡前再服一次。

平補

心腎丸,治療心腎不足,導致精少血燥、心煩發熱、心悸不安、口乾生瘡、眼紅頭暈、小便赤濁、五心煩熱、口渴多飲等症狀。適用於精虛血少,不宜使用強烈滋補藥物的人。

藥材:菟絲子(淘洗乾淨後用酒蒸,搗爛)、麥門冬(去心,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蜂蜜煉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在空腹、飯前用鹽湯送服。

枸杞丸,可以補益精氣。

藥材:枸杞子(冬天採摘的最好)、黃精(等量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混合後搗成塊狀,捏成餅狀,烘乾後再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煉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在空腹時用溫水送服。

葛玄真人所傳的百補交精丸,治療夢遺、精滑不止等症狀。

藥材:熟地黃(用酒浸泡一晚,切開後烘乾,四兩)、五味子(去梗,六兩),杜仲(去粗皮,切碎後用慢火炒至斷絲,三兩),山藥、牛膝(去苗,切碎後用酒浸泡一晚,烘乾),肉蓯蓉(用酒浸泡一晚,切碎後烘乾,各二兩),澤瀉、山茱萸(去核)、茯神(去木)、遠志(去心)、巴戟(去心)、石膏(用火煅燒至赤色,去除火毒)、柏子仁(微炒,另外研磨)、赤石脂(各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