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六冊 (33)
第六冊 (33)
1. 淋
琥珀散,治五淋澀痛,小便有膿血出。
琥珀,海金砂,沒藥,蒲黃(炒。各等分。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通草煎湯調服。
淡竹葉湯,治諸淋。
淡竹葉,車前子,大棗,烏豆(炒,去殼),燈芯,甘草(各一錢半)
上作一服,水二盞,煎七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。
沉香琥珀散,治諸淋不通,皆可服。
沉香,琥珀(各三錢),通草,忘憂根,萹蓄小茴香(炒),木通,麒麟竭,滑石,海金砂,木香(各半兩)
上為粗散,每服一兩,水二盞半,燈芯一把,竹葉十片,連根蔥白三莖,同煎七分,去滓,空心食前溫服。
如便硬加大黃半兩,水道澀痛加山梔半兩,淋血加生地黃一兩,瀑流水煎,極驗。
琥珀散,治五淋。
琥珀,滑石(各二兩),木通,當歸,木香,鬱金,萹蓄(各一兩)
上為末,每服五錢,水一盞,蘆葦葉五片,同煎,食前,日三服。
〔胞痹〕
腎著湯,治胞痹小便不通。(見傷濕。)
茯苓丸,治胞痹,小便內痛。
赤茯苓,防風,細辛,白朮,澤瀉,官桂(各半兩),栝蔞根,紫菀,附子,黃耆,芍藥,甘草(炙。各七錢五分),生地黃,牛膝(酒浸),山藥,獨活,半夏(湯泡),山茱萸(各二錢五分)
上為細末,蜜丸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食前溫酒下。
巴戟丸,治胞痹,臍腹痛,小便不利。
巴戟(去心,一兩半),桑螵蛸(切破,麩炒),杜仲(去粗皮,酥炙),生地黃(焙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肉蓯蓉(酒浸,去皮,切,焙),續斷,山藥(各一兩),遠志(去心,三錢),石斛(去根),鹿茸(酥炙),菟絲子(酒浸一宿,別搗),山茱萸(去核),五味子,龍骨,官桂(各七錢半)
上為細末,入別搗藥,研和令勻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溫酒下,日再。
腎瀝湯(見痹。)
〔妊娠〕
羚羊角散,治血風,身體疼痛,手足無力。
羚羊角(鎊),酸棗仁(炒),生地黃,檳榔(各一兩),五加皮,防風,赤芍藥,當歸(酒洗),骨碎補(炒),海桐皮,川芎(各五錢),甘草(三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
安榮散,治子淋甚妙。
麥門冬(去心),通草,滑石,當歸,燈芯,甘草,人參,細辛(各五分)
上水煎服。
龍膽瀉肝湯,治肝經濕熱,兩拗腫痛,或腹中疼痛,或小便澀滯等證。
龍膽草(酒拌,炒黃),澤瀉(各一錢),車前子(炒),木通,生地黃(酒拌),當歸(酒拌),山梔(炒),黃芩(炒),甘草(各五分)
上水煎服。
加味逍遙散,八味丸(俱虛勞。)
地黃丸、腎氣丸,即六味丸。(虛勞。)
地膚大黃湯,治子淋。
大黃(炒),地膚草(各三兩),知母,黃芩(炒),豬苓,赤芍藥,通草,升麻,枳實(炒),甘草(各二兩)
白話文:
琥珀散,用來治療小便時澀痛,有膿血排出的五種淋症。
藥材:琥珀、海金砂、沒藥、蒲黃(炒過),各等份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用通草煎煮的湯調服。
淡竹葉湯,用來治療各種淋症。
藥材:淡竹葉、車前子、大棗、烏豆(炒過,去殼)、燈芯、甘草,各一錢半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盞,煎煮至七分,去渣後溫服,服用時間不拘。
沉香琥珀散,用來治療各種小便不通的淋症,都可服用。
藥材:沉香、琥珀,各三錢;通草、忘憂根、萹蓄(炒過)、小茴香(炒過)、木通、麒麟竭、滑石、海金砂、木香,各半兩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散,每次服用一兩,加水兩盞半,燈芯一把,竹葉十片,連根蔥白三莖,一同煎煮至七分,去渣,空腹飯前溫服。
如果大便乾燥,可加入大黃半兩;如果小便時水道澀痛,可加入山梔半兩;如果小便帶血,可加入生地黃一兩,用水煎煮,效果極佳。
琥珀散,用來治療五種淋症。
藥材:琥珀、滑石,各二兩;木通、當歸、木香、鬱金、萹蓄,各一兩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一盞,蘆葦葉五片,一同煎煮,飯前服用,一天三次。
(膀胱痹痛)
腎著湯,用來治療膀胱痹痛導致的小便不通。(具體內容參見傷濕篇。)
茯苓丸,用來治療膀胱痹痛,小便時內部疼痛。
藥材:赤茯苓、防風、細辛、白朮、澤瀉、官桂,各半兩;栝蔞根、紫菀、附子、黃耆、芍藥、甘草(炙過),各七錢五分;生地黃、牛膝(用酒浸過)、山藥、獨活、半夏(用湯泡過)、山茱萸,各二錢五分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飯前用溫酒送服。
巴戟丸,用來治療膀胱痹痛,肚臍腹部疼痛,小便不暢。
藥材:巴戟(去心,一兩半)、桑螵蛸(切碎,用麩炒過)、杜仲(去粗皮,用酥油炙過)、生地黃(烘乾)、附子(炮製過,去皮臍)、肉蓯蓉(用酒浸過,去皮,切片,烘乾)、續斷、山藥,各一兩;遠志(去心,三錢)、石斛(去根)、鹿茸(用酥油炙過)、菟絲子(用酒浸泡一夜,另外搗碎)、山茱萸(去核)、五味子、龍骨、官桂,各七錢半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另外搗碎的藥材,研磨均勻,用煉製的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,一天兩次。
腎瀝湯(具體內容參見痹症篇。)
(妊娠)
羚羊角散,用來治療因血風引起的身體疼痛,手腳無力。
藥材:羚羊角(磨碎)、酸棗仁(炒過)、生地黃、檳榔,各一兩;五加皮、防風、赤芍藥、當歸(用酒洗過)、骨碎補(炒過)、海桐皮、川芎,各五錢;甘草,三錢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服。
安榮散,用來治療妊娠期間的淋症,效果極佳。
藥材:麥門冬(去心)、通草、滑石、當歸、燈芯、甘草、人參、細辛,各五分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
龍膽瀉肝湯,用來治療肝經濕熱引起的兩側胯部腫痛,或腹中疼痛,或小便澀滯等症狀。
藥材:龍膽草(用酒拌過,炒黃)、澤瀉,各一錢;車前子(炒過)、木通、生地黃(用酒拌過)、當歸(用酒拌過)、山梔(炒過)、黃芩(炒過)、甘草,各五分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
加味逍遙散、八味丸(都用來治療虛勞。)
地黃丸、腎氣丸,也就是六味丸。(用於治療虛勞。)
地膚大黃湯,用來治療妊娠期間的淋症。
藥材:大黃(炒過)、地膚草,各三兩;知母、黃芩(炒過)、豬苓、赤芍藥、通草、升麻、枳實(炒過)、甘草,各二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