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五冊 (3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冊 (3)

1. 癘風

羌活白芷散,治風熱血燥,手掌皴裂,或頭面生瘡,或遍身腫塊,或膿水淋漓。

羌活,白芷,軟柴胡,荊芥,蔓荊子,防風,豬牙皂角,甘草,黃芩(酒炒),黃連(酒炒,各一錢)

上水煎服。

海藏愈風丹,治癘病,手足麻木,眉毛脫落,遍身生瘡。及癘風癮疹,皮膚瘙癢,搔破成瘡,並皆主之。

苦參(一斤,取末四兩),皂角(一斤,銼寸許,無灰酒浸一宿,以水一碗,按成汁去渣,入砂器中,文武火熬),土花蛇(一條,去腸陰乾,酒浸,取淨肉,曬乾為末,大風症用之),白花蛇,烏梢蛇(各一條,依前酒浸,取肉為末)

上為末,入前二味和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六七十丸,空心煎通聖散送下,乾物壓之,日三服。間日浴之,汗出為度。

愚按:前方果系癘風,用之必效。若肝經血熱,脾經血虛,腎經虛火,脾肺氣虛,遍身作癢,搔破成瘡,或內熱生風而眉須脫落,或皮膚赤暈,或搔起白屑而類癘風者,服之反成癘風矣。

當歸飲,治血熱癮疹癢痛,或膿水淋漓發熱等症。

當歸,白芍藥,川芎,生地黃,防風,白蒺藜,荊芥(各一錢五分),黃耆(炒),甘草,何首烏(各一錢)

上水煎服。

胡麻散,治風熱癮疹搔癢,或兼赤暈寒熱,形病俱實者。

胡麻(一兩二錢),苦參,何首烏(不見鐵器),荊芥穗(各八錢),威靈仙,防風,石菖蒲,牛蒡子(炒),甘菊花,蔓荊子,白蒺藜(炒,去刺),甘草(炒。各六錢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酒調下。

耆婆治惡病論曰:疾風有四百四種,總而言之,不出五種,即是五風所攝云。何名五風?一曰黃風,二曰青風,三曰白風,四曰赤風,五曰黑風,其風合五臟,故曰五風。五風生五種蟲,黃風生黃蟲,青風生青蟲,白風生白蟲,赤風生赤蟲,黑風生黑蟲,此五種蟲,食人五臟。

若食人脾,語變聲散;若食人肝,眉睫墮落;若食人心,遍身生瘡;若食人肺,鼻柱崩倒,鼻中生瘜肉;若食人腎,耳鳴啾啾,或如車行雷鼓之聲;若食人皮,皮膚頑痹;若食人筋,肢節墮落。五風合五臟,蟲生至多,入於骨髓,來去無礙,壞於人身,名曰疾風。疾風者,是癘病之根本也。

病之初起,或如針錐所刺,名曰刺風;如蟲走,名曰遊風;遍身掣動,名曰瞤風;不覺痛癢,名曰頑風;肉起如桃李小棗核,從頭面起者,名曰順風;從兩腳起者,名曰逆風;如連錢團圓,赤白青烏斑駁,名曰𤻪風。或遍體生瘡,或如疥癬,或如魚鱗,或如榆莢,或如錢孔,或癢或痛,黃汁流出,肢節壞爛,悉為膿血,或不癢不痛,或起或滅,青黃赤白黑變易不定。

病起之由,皆因冷熱交通,流入五臟,通徹骨髓,用力過度,飲食相違,房室不節,虛動勞極,汗流遍體,因茲積熱徹五臟,飲食雜穢,蟲生至多,食人五臟、骨髓、皮肉、筋節,久久壞散,名曰癘風。是故論曰:若欲療之,先服阿魏雷丸散出蟲,看其形狀青黃赤白黑,然後與藥療,千萬無有不瘥。胡云迦摩羅病,世醫拱手,無方對治,名曰正報,非也。

白話文:

羌活白芷散,治療因為風熱血燥引起的疾病,症狀包括手掌皮膚乾裂,或是頭部、臉部生瘡,或是全身出現腫塊,或是流出膿水。

藥方組成:羌活、白芷、軟柴胡、荊芥、蔓荊子、防風、豬牙皂角、甘草、黃芩(用酒炒過)、黃連(用酒炒過),每種藥材各用一錢。

使用方法:用水煎服。

海藏愈風丹,治療癘病,症狀包括手腳麻木、眉毛脫落、全身長瘡,以及癘風引起的皮膚搔癢、起疹子,抓破後形成瘡,這些情況都可以用此藥治療。

藥方組成:苦參(一斤,取磨成粉的四兩)、皂角(一斤,切成一寸左右的塊狀,用無灰酒浸泡一個晚上,然後加一碗水按壓取汁去渣,放入砂鍋中文火慢熬)、土花蛇(一條,去除內臟後陰乾,用酒浸泡,取淨肉曬乾磨成粉,這個主要用於治療嚴重的大風症)、白花蛇、烏梢蛇(各一條,處理方法同土花蛇)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然後加入前面熬製的苦參和皂角汁,和在一起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一樣大。每次服用六七十丸,空腹時用煎好的通聖散送服,再吃些乾的食物壓一下,一天服用三次。每隔一天洗一次澡,以出汗為標準。

我認為:如果前面說的病確實是癘風,用這個藥肯定有效。但如果是因為肝經血熱、脾經血虛、腎經虛火、脾肺氣虛,導致全身發癢,抓破後形成瘡,或是因為體內熱氣生風導致眉毛、鬍鬚脫落,或是皮膚出現紅暈,或是抓撓後出現白色皮屑,看起來像癘風,這種情況下服用此藥反而會變成真正的癘風。

當歸飲,治療因為血熱引起的風疹發癢疼痛,或是流膿水、發熱等症狀。

藥方組成:當歸、白芍藥、川芎、生地黃、防風、白蒺藜、荊芥(各用一錢五分)、黃耆(炒過)、甘草、何首烏(各用一錢)。

使用方法:用水煎服。

胡麻散,治療因為風熱引起的風疹發癢,或是同時出現皮膚紅暈、發冷發熱,身體狀況屬於實證的情況。

藥方組成:胡麻(一兩二錢)、苦參、何首烏(不能接觸鐵器)、荊芥穗(各用八錢)、威靈仙、防風、石菖蒲、牛蒡子(炒過)、甘菊花、蔓荊子、白蒺藜(炒過,去刺)、甘草(炒過。各用六錢)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酒調服。

耆婆在《治惡病論》中說:風病有四百四種,總的來說不出五種,就是被五種風所影響。這五種風分別是:黃風、青風、白風、赤風、黑風。這些風對應五臟,所以叫五風。五風會產生五種蟲子,黃風產生黃蟲,青風產生青蟲,白風產生白蟲,赤風產生赤蟲,黑風產生黑蟲。這五種蟲子會吃人的五臟。

如果蟲子吃人的脾臟,說話聲音就會變調,氣息渙散;如果吃人的肝臟,眉毛睫毛就會脫落;如果吃人的心臟,全身就會長瘡;如果吃人的肺臟,鼻柱就會塌陷,鼻腔中長出息肉;如果吃人的腎臟,就會耳鳴,聲音像車輪滾動或雷鼓一樣;如果吃人的皮膚,皮膚就會麻木不仁;如果吃人的筋,肢體關節就會脫落。五風與五臟相合,蟲子大量繁殖,進入骨髓,來去自如,破壞人體,就稱為疾風。疾風是癘病的根本原因。

疾病初期,感覺像被針刺一樣,稱為刺風;感覺像蟲子在皮膚上爬,稱為遊風;全身抽搐,稱為瞤風;沒有痛癢的感覺,稱為頑風;肉裡長出像桃子、李子、小棗核一樣的東西,從頭臉開始長的,稱為順風;從兩腳開始長的,稱為逆風;如果像連在一起的錢幣一樣呈圓形,紅、白、青、黑顏色斑駁,稱為𤻪風。或者全身長瘡,或者像疥癬,或者像魚鱗,或者像榆樹莢,或者像錢幣上的孔洞,有的癢有的痛,流出黃色的汁液,肢體關節腐爛,全是膿血,有的不癢不痛,有的時好時壞,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顏色變化不定。

疾病產生的原因是,冷熱交錯進入體內,流到五臟,深入骨髓,加上用力過度、飲食不當、房事不節制、過度勞累、汗流不止,導致熱氣積聚在五臟,飲食不潔,蟲子大量繁殖,吃人的五臟、骨髓、皮膚、肌肉、關節,時間長了就會腐爛,就稱為癘風。所以說:如果要治療這種病,先要服用阿魏雷丸散驅蟲,觀察蟲子的顏色是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哪種,然後再用藥治療,就沒有治不好的。有些人說這種病是迦摩羅病,醫生也束手無策,認為是天生的,這是不對的。